你不必控制情绪,去创造情绪 | 贝曼Ⅰ《生命·成长》第二季
▲「此念」嘉宾 约翰·贝曼
导读
约翰·贝曼,世界顶级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模式,由美国心理学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创立,是当代有名的心理学流派。著名的“冰山理论”就是这个模式的重要理论,贝曼博士也是此理论的重要发展者。
萨提亚的一项效果比较震撼的治疗技术就是“雕塑”,是将内心互动外显化,让参与者不只是用头脑而是整个身心去体验改变的过程。
本期,我们就和约翰·贝曼博士,一起去发现孩子们的幸福源泉来自哪里?以及鼓励孩子表达情绪的重要性是什么?
▲ 点此观看《生命·成长》第二季贝曼(第一期)
约翰·贝曼
世界顶级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
心理学博士
治疗师和教育家
《生命·成长》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01
学会对孩子说“你怎么了”
每个父母带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去学校上学,孩子不想去,你打他或惩罚他,都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我们想做的是改变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而不是改变父母原来的目标,我们想将目标和方法分开。
所以你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孩子就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而如果父母改变方法之后,孩子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回应。即使是在简单的“雕塑”演示中,父母都会说“我之前的确是这么指责、惩罚孩子的”,而我们想告诉父母,让他们学会对孩子说:“你怎么了?”
如果我的父母这样对待我,那我会与他们产生连接,一旦有了连接,我就会愿意改变我的态度,愿意和父母友好相处。有时候一些改变可能在一天之内发生,像奇迹一样。
02
孩子本身比做了什么更重要
有些家长可能最终的目标是一定要孩子第一名,考上名牌大学。我们有根深蒂固的攀比观念,“比较”随时随地都在发生,人们会总是想知道谁是最优秀的。
在我们的讨论课上,一些学生会说“我在家里是最优秀的”或者说“我哥哥是家里最优秀的,因为我是一个女孩”。这种比较的观念非常强烈,我们是否可以仅去比较他们自己的成就,而不是去和别人作比较。
我会设立一个标准,那是你要去尽力达成的目标,这个标准不一定是成为第一名。
第一名只有一个,如果你是第一名,那么这间教室其他的人就都是失败者了。我们想让家长明白,成为第一名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以此来让他们转变观点,意识到只要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就行,而不是一直告诉他,你必须得第一名。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我们希望父母能把孩子的幸福和快乐看得更重要,而不是孩子是否能够满足我的需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其实是把自己的需求投射到了孩子身上。
有一种情况是“我是一名医生,所以我希望孩子也能成为医生”。还有一种情况是“父母没有实现的目标,希望能够通过孩子实现,这样父母就感觉比较好”。有时候有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期待是十分不切实际的。我们要帮助他们正确处理失望的情绪。
父母还要意识到,孩子本身要比他们的成绩更加重要。如果父母能够接受这一点,那么他们就能放弃对那些不切实际目标的执念了。
03
允许孩子们自由地发展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找到幸福感,那就要让孩子把自己的能量用在最擅长的地方。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让他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物,也要对孩子的兴趣有敏感的觉察力。
如果孩子坐在屋里,一刻不停地看书,父母叫他吃饭或做其他事,他都要父母等他读完这一页。这个时候,家长就能从这个举动中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这个孩子可能是做学术研究的材料。有时候家长是能够从孩子的言行当中觉察到他们的特质以及他们的兴趣之所在。
我认为孩子们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会找到自己愿意投入其中的事情以及想要取得的成就,而不是由家长来提前决定孩子的未来,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要允许孩子们去自由地发展,去自由地探索不同的答案。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04
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希望家长能够鼓励孩子们去表达自己的感受, 孩子如果被允许去觉察自己的感受,这对他们自己是非常有益的。这样孩子能够更容易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哪怕是愤怒的情绪,父母都可以鼓励地去问他“你感受到了愤怒,你打算如何应对这种情绪?你自己能化解它吗?你能应对愤怒、失望带来的种种情绪吗?”
父母要给孩子提供机会,让他们体会自己的情绪,这样孩子就能更容易地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并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每一次生气,都是因为某些期待没有得到满足,如果我从始至终都不想要什么,我就根本不会生气,你的愤怒是对自己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人们通常总是会说,“把你的愤怒宣泄出来就好了”,这个方法可能暂时有一点用。但是实际上你应该做的是,找出那些未被满足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我希望得到支持、得到认同,我想得到爱和关注等等”。如果没有得到这些,就会感到愤怒。现在其实可以尝试忘掉那些不愉快的过往,立足于当下。想一想该如何在当下获得认同和关心?你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渠道获得:
第一个是从外界获得;
第二个是通过自身获得。你可以尝试这样告诉自己:“我在过去是需要的,但我现在已经不需要了,我拥有的已经足够了。”这样就能化解掉那些过往没有得到满足的预期。
因为萨提亚模式,希望人们能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不必去控制情绪,你可以创造情绪,我们能通过一些步骤来创造一种情绪。
▲ 长按保存图片分享朋友圈
作为家长要学会聆听孩子的情绪并表达对孩子这些情绪的认可。当孩子有情绪时,可以对他说“这是你的情绪,但是这并不能定义你是谁”。这样你就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情绪而不是去控制这些情绪了。
结语
父母需要更多地去接纳、理解自己的孩子,与孩子之间更多地连接才是第一位的。一旦做到了这些,以爱贯彻始终,这才是一个好的方式。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连接,建立在欣赏孩子的本身,而不是孩子做了什么或成绩如何。父母要去更多地了解孩子本身,然后才能与孩子携手向共同的目标努力。
2020年
《生命·成长》系列教育纪录片第二季
看见生命、看见成长,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生命·觉者》原班人马
历时两年制作,再次诚意出品
此念出品
《生命·成长》系列纪录片
第二季嘉宾名单
尹烨|华大基因CEO,科普大V
彭凯平|心理学家,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
严伯钧|科普作者,“得到”《西方艺术课》讲师
田宏杰|儿童心理教育专家
董梅|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
叶逊谦|戏剧教育者、导演
黄仕明|生生不息催眠学院创始人
郝景芳 | 雨果奖《折叠北京》作者童行学院创始人
约格·迪尔克斯|一行禅师德国正念禅修中心导师
王昱珩(水哥)|《最强大脑》中国战队队长之一
史炎|脱口秀演员,噗哧学院院长
李松蔚|心理学科普大V
林欣浩|作家,著《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等
杰弗瑞·萨德|“现代医疗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嫡传大弟子
潘宗光|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教授及荣休校长
约翰·贝曼|世界顶级萨提亚家庭治疗大师
奥托·夏莫 | U型理论创始人
周芳 | 纪录片《水下中国》导演
- END -
出品 | 此念
编辑 | 演忱
排版 | 王啊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