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生谈太极拳原理

纵观宇宙空间,从宏观天地到微观世界,都有浑然太极之理。古人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仔细揣摩,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无一不处于阴阳动静的运动中。因此,用阴阳哲理来剖析某一特定事物的始终,就一定会抓到事物的本质。同样,用阴阳哲理来指导实践,也一定会理为吾用,事成圆满。
目前流传于世的太极拳流派很多,有关太极拳的理论论述也不少,但是页变不离其宗,集诸家百说于一理,我想是否可用以下几句话来概括,即“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应该是太极拳的庐山真面目。
俗话说, “天下把式是一家”。从理论上讲,任何拳术都讲究动静分明,刚柔相济,虚实显隐,不离阴阳,变化循八卦,运步轨五行。这岂不是武术运动的普遍规律。本书正是从武术正宗上来探讨太极拳的理论问题,以科学观点进行研究。

(一)太极拳的哲理
太极哲理在我国哲学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为了练好太极拳,我们就太极哲理进行探讨。因为前人阐述的还不系统,我们就以它为基线来进行研究。
太极哲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为太极之象,示之于图:无。另一个为太极图说,用文字阐述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几,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太极--互相对立着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如图像之双鱼图形。 无极——统一体,指事物或过程和图像之圆形。
动静--世界恒动,动者动之动,静者动之静。动是绝对的运动,表现为显著地变动状态;静是相对的运动,表现为相对的静止状态。

几--动而未形,有无之间叫几,即趋势、趋向、苗头、动向、征兆、因素、可能。

动静之几:阴阳动静、互相转化的趋向、趋势转化到与之对立的方向去。分:不平衡、舒展、张大。合:平衡、收束、缩小。
其义理联系起来说,就是统一体(无极)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太极:即太极--阴阳,阴阳--太极,太极者阴阳之母),这就是太极者,无极而生,无极而太极的意思。换句话说,互相对立的双方因一定的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太极本无极也)。一定的条件说的是互为存在的条件,无独有偶成对存在,互生互灭、世界恒动。因此,对立的双方(阴阳)始终存在着互相转化运动趋向(动静之几)。

运动有两种状态,即相对的静止(静)和显著的变动(动),由于对立双方互相斗争而产生动静之间的互相转化。在相对静止时,对立双方表现为平衡状态。事物发生性质变化(动之则分),由平衡(合)转化为不平衡(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过程完毕,问题得到解决,即“以静制动”之意。旧的阴阳对立关系消灭,旧的过程结束,产生新的阴阳关系,新的过程开始走向新的发展道路,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新陈代谢”作用。
(一)两仪:阴阳是互相对立的双方的总称。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而有不同的内容和特定名称,如有无、虚实、刚柔、上下、前后、左右、顺背、表里、进退、攻守、形意等等。若以一方为阳,则他方为阴,反之亦然。为了说理清楚,一般顺序是上为阳,下为阴,刚为阳,柔为阴。
(二)多体:在复杂的事物中,同时存在着许多个阴阳对立体,但有主客之分,其中惟有一个是主体,其他则属于客体。主体变化影响着其他客体的变化。
(三)整体:在同一个阴阳体中,亦有主客之分。主体决定着事物的性质。
(四)中极:阴阳互动相交之微称为中极。中极之玄,亦阴亦阳,非阴非阳,所谓镞矢之疾有不行不止之时。中极之妙,曲可成直,直可成曲;圆可成方,方可成圆。
练太极拳要始终用太极哲理作为指导,因地制宜地随着变化而变化(“因敌变化示神奇”)。不要违背这个规律,这就是“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之意,否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枉费工夫。
实际上太极哲理就是辩证法,就是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和转化规律,事物发展的法则,故日一阴一阳。因此,太极哲理说明太极拳的拳经、拳论、行功心解、总势歌等的确是闪烁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它有逻辑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应细心地领会和体验。
太极拳是对人的精神和体质进行锻炼的方法。因此,首先对人身运用太极哲理进行分析,其次研究与外界的联系,从分析事物的阴阳关系找出锻炼的方法达到身心兼修的目的。

(0)

相关推荐

  • 无极、太极、阴阳的状态区别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拳经一开始就讲了三种状态:无极,太极,阴阳 无极是空无一物的状态.这个空无一物,主要是讲心中无思无虑,一念不生.其次是身体松静. 太极是从无极的状态而生出的另一 ...

  • 近代太极拳理论出现的一个笑话,太极是阴阳之间的“S”线

    "太极阴阳鱼图"是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是用来表达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哲理的"象.数.理"中之"象". 以"理"言 ...

  • 在“变”字中找太极打拳,是不是太极拳?推...

    在"变"字中找太极 打拳,是不是太极拳?推手,是不是太极推手?要在"变"字中找! 1.道是虚无是0.无极是太初浑然一气是一.太极是二,为什么呢?--老子说:&q ...

  • 依据!为什么叫太极拳?

    <太极拳论>第一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太极"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哲学体系中,代表&quo ...

  • 命名!试解《太极拳论》第一句

    <太极拳论>第一句:"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以下纯属本人漏见,并不代表权威解释,仅供参考.交流.文中对有关字词的注释(用下划线标记),参照了198 ...

  • 读经典 |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杨澄甫注: 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空气变动而生太极,遂生阴阳,放练太极先讲阴阳,而内包罗万象.相生相克,由此而复化矣.太极本无极生,而阴阳之母也. 太极者, ...

  • 想要读懂《太极拳论》,先要明白这四件事

    作为太极拳的经典,<太极拳论>我们都不陌生,细细品鉴,我们从中可以学到四个方面: 1.太极的体性及含义: 2.太极拳的身法及性能: 3.太极拳的次笫功夫: 4.太极拳的主要要求和禁忌. 我 ...

  • 王培生谈太极拳技击十大要素

    吾师王培生先生精太极技击之道,不仅武艺精湛,而且精研武学理论,把技击心得整理成文字,教给学生.笔者遵照先生"得秘籍不可私藏"的教导,把先生传授的太极技击之法公之于众,以飨同好. 1 ...

  • 王培生谈太极拳的修炼意念

    一."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本质特征. 太极拳是内功拳的一种,也可以说她是"意拳".而内功拳首在练意."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最显著的特点, ...

  • 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谈太极拳最高境界

    以下为王培生大师语摘要<授密歌>.它是由唐人李道子传下来的,原词只有八句,其余都是后人加的,并且还有错字.原词是这样的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罄.虎吼猿鸣,泉清水静.翻江搅海,尽 ...

  • 王培生的太极拳《五行步法歌诀》

    太极拳的八门五步是每位太极拳习练者都再熟悉不过的概念,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与进.退.顾.盼.定共同建构了太极拳十三势.在太极拳理论中,掤.捋.挤.按与东.南.西.北四正方相配,採.挒.肘.靠 ...

  • 王培生:太极拳练习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与其说是肢体的运动,不如说是心意的锻炼".--王培生 这是吴式太极拳名家王培生老师在八十年代中,接受中国日报英文版记者采访时说的一句话.王师言简意赅,一语道破了作为内家拳种 ...

  • 王培生谈太极的练习方法

    太极拳是中华人的共同体一项具备悠长汗青的.科学的体育项目练习太极拳能帮忙咱们锻炼身体,健总和魄,坚强意志,提高工作效率对某些体弱及患病的人,有帮忙恢复身体的力量,促进疾病痊愈的功效. 太极拳切合生理要 ...

  • 王培生解太极拳最高境界

    潍坊形意拳之家:(您最忠实的朋友) 以下为王培生大师语摘要<授密歌>.它是由唐人李道子传下来的,原词只有八句,其余都是后人加的,并且还有错字.原词是这样的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 ...

  • ​王培生:太极拳十三要

    鸣生亮武学研究会  王培生:吴式太极拳十三要 1 不要用无谓的力 : 一般太极拳家对于不要用力的解释是:常人本来具有的力是拙力--叫做浮力,并不是真力(即内劲).拙力的存在妨碍真力的产生,所以必须把 ...

  • 太极拳大师王培生先生谈无极桩功

    吴式太极拳以无极桩为预备式.站无极桩则是太极拳的基础功法之一.吴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王培生先生说过:"练好了预备式(无极桩)太极拳就学会一半了."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是内功拳,&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