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7964- 以色列建国时一无所有吗?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到底怎么绝地求生

可能大家会认为,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军队里都是新兵,百废待兴。但其实,当以色列宣布复国重建时,有一部分犹太人武装组织加入了年轻的以色列军队,这其中就包括了哈加拿、帕尔马赫、伊尔贡。

▲以色列军队

一、阿以两军实力一览

哈加拿起源于奥斯曼帝国时期,发展于20世纪初巴以冲突,是由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组成的军事组织。在以色列复国时,哈加拿这个组织就已经成了半个世纪左右了,而且拥有着多年的前线战斗经验。

帕尔马赫则是英国殖民时期的一支归属英国的军事部队,拥有三支战斗力极强的地面战斗旅,以及下属的航空、海军、情报单位。后来,在以色列复国时,帕尔马赫的部分力量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其余部分解散,但自加入以色列国防军以来,该组织的成员一直是以军中最高指挥部的中坚力量。

伊尔贡这个组织的本质,其实可以说是一个恐怖组织。它起源于1931年,也即是在二战之前。在以色列复国之前,该组织也一直活跃于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旧地,在那个年代经常策划恐怖的爆炸和刺杀行动。如今,它在以色列的身份是利库德党。

由此可见,以色列刚刚复国时,其军事力量并非一片空白。有了这些强而有力的犹太军事组织的加入,至少在战斗力上是不会差太多的。

▲阿拉伯联军

不过,当我们看到战斗初期以色列和阿拉伯联军总体的军事力量对比时,又不禁为新生的以色列捏一把汗:

▲战争初期两军军备对比,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

从战争初期两军军备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新生的以军在装备上远远不如阿联军。特别是在装甲武器的对比上,以色列看似根本就没有胜算。

▲战争初期两军军队人数对比,数据来源于维基百科

从战争初期两军军队人数的对比上,我们可以看出,战争初期阿拉伯联军总投入是28800人以上,而以色列国防军的人数总数为29677。表面上,双方人数似乎旗鼓相当,但我们要清楚一点,以军中还是有一部分是新兵,所以在人员总体的战斗力及经验上,以军可能还是略逊于阿拉伯联军。

因此我们可以说,新生的以色列军队还是具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只不过在人数和装备上,还是阿拉伯军队占优一点。那么,以色列到底是如何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打败阿拉伯联军求得生存的呢?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得从战争刚开始时说起。

▲点击观看第一次中东战争精彩原创视频

二、阿军猛攻!以军节节败退!

战争伊始,埃及首先派出两个旅,分南北两路,于以色列南部发起进攻,矛头直指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

不过,由于北路军在加沙以北、特拉维夫以南被以军阻击,因而不得不转进内格夫。

就在以色列人刚刚松一口气时,外约旦派出的军团就杀向耶路撒冷,而伊拉克的军团则越过死海占领了纳布卢斯,并不断向地中海方向进攻,让以色列面临着南北被切割的困境。

而在北边,叙利亚和黎巴嫩军队与当地以军激烈战斗,犹太军队首尾难顾、疲于招架。

由于阿拉伯国家突然宣战,刚成立未久的以色列军队陷入空前的危机。面对战斗力胜于自己的阿拉伯联军,以色列士兵甚至没有足够的大炮来向敌人回击。但是,阿拉伯军队的刺刀和坦克似乎并不想给以军任何喘息,约旦军团甚至于5月18日占领了耶路撒冷旧城!此时的以军,似乎是被阿拉伯联军按在地上摩擦。

三、为了生存,反击!

正当犹太人的心提到嗓子眼的时候,阿军的铁蹄却突然停止了下来。前线一片肃萧,让人摸不着头脑。原来,由于阿联军的指挥开始紊乱,他们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团结,因而错失了乘胜追击的良机。就在此时,以色列抓住时机向美国紧急求援,在美国的提议下,联合国同意要求双方停火4周。而这,终于让以军得到了喘息之机。

“生存!”此时这群祈盼生存的犹太人,当然没有浪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停火期间,以色列抓紧时机重新组织力量、大量召集犹太移民补充兵员,并进口了大量的坦克、火炮、战斗机和舰船等装备。到战火重燃的那一刻,以军不仅得到了修整,甚至在军力上反超了联军。7月9日开始,以军在中部战线以四个旅的优势兵力出击,打退了约旦部队,通向耶路撒冷的道路从此畅通;在北面,以军则顶住了叙利亚军队的进攻,并击垮黎巴嫩军队,夺回加利利地区;

在南面,以军甚至在短时间内修复了一条古罗马时期的小道,并借此对埃及军队发动奇袭。

由于这突然的奇袭,埃军很快陷入混乱,战略据点也接连在以军的突击下失守。最终,阿联军俞战俞怯,全面溃败。就在这时,在国际介入调停之下,以色列和阿拉伯诸国陆陆续续签订停战协定。至此,第一次中东战争落下帷幕。

然而,这次战争带来的民族矛盾问题、宗教冲突问题、难民问题,都让原本已然动荡的中东火上浇油。巴勒斯坦地区的划分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引发了更强的纠纷,为接下来数次的中东战争埋下了隐患。

从此,中东战乱不息,甚至一度沦为恐怖主义的乐园。刚刚告别世界大战阴霾的中东人民,又被另一片乌云笼罩。曙光呢?仍在未知的远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