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类洞为发生在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包括磨牙和前磨牙的合面洞、上前牙腭面洞、下磨牙颊面合2/3的颊面洞和颊合面洞、上磨牙腭面合2/3的腭面洞和腭合面洞。
用锋利的裂钻从中央窝处钻入牙体组织,达到釉牙本质界下0.2-0.5mm(洞深约2mm)。由于牙本质和牙釉质的硬度不同,故钻针进入牙本质内时,术者手指可感觉阻力减少,且磨下得牙本质粉末也明显增多。钻入釉牙本质界后,扩展至所设计的外形。扩展时注意只向侧方加压,不向深部加压,以免加深窝洞。用低速手机扩展时要一次达到深度,不可层层加深,以免产热过多刺激牙髓组织。术中应保持钻针长轴垂直于洞底,采用点磨法,即钻针钻磨时向合面方向提拉。盒状洞型。可用小球钻在牙尖下面的侧壁线角处形成倒凹。-用低速手机扩展时要一次到达深度,不可层层加深,以免产热过多刺激牙髓组织。用高速手机扩展时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层层加深,以使水流能喷至钻针尖端。适用于小到中等的、完全位于釉质内的V类洞缺损。不需预备直的洞壁或固位沟。预备后的窝洞呈敞开的“勺”状。预备时仅需要用金刚砂钻将洞壁磨粗糙,在釉质洞缘预备斜面即可。适用于替换已有的V类洞银汞合金修复体,或者较大的根面龋损。特点:在传统预备型的基础上对釉质洞缘呈直角,轴壁深度为0.75mm,根据窝洞大小可备或不备固位沟。釉质斜面宽度为0.25~0.5mm。适用于龋损或缺损完全位于根面,而未累及釉质的V类洞。特点:洞缘均呈直角,轴壁深度0.75mm。轴壁呈一定弧度,与颊面的生理弧度一致。根据缺损情况,可沿龈轴线角或切轴线角预备固位沟,固位沟应位于切壁或龈壁,深度为0.2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