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鸣中医理论怎么看?西医治疗常用药又是什么?

脑鸣”这一词语来源于明朝《医学纲目》,西医并无“脑鸣”的正式描述及定义,就诊时被告知脑鸣原因为脑供血不足的患者不在少数,也有直接当做耳鸣来治疗的,但治疗效果一般都较差。脑鸣的位置通常不明确,常涉及整个头部或多处,症状持续不间断,一般白天轻、晚上重,多伴有抑郁情绪、头昏及头闷不适。虽然发病过程中不会伴随听力下降,但严重时会合并抑郁症,长期脑鸣还会影响记忆力及增加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中医学理论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脑为髓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说明脑鸣与肾虚密切相关,脑与精神活动密切有关,气血、精髓为其物质基础,若因思虑劳倦过度, 损伤心脾, 以致气血不运, 不能上荣清窍, 则出现脑鸣眩晕诸症。,因此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对于脑鸣,西医一般认为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所以治疗上主要是以治疗动脉硬化,改善脑微循环,同时调整神经紊乱为主。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有银杏叶制剂,比如银杏叶提取物片、银杏酮酯分散片,同时还可以配合着一些改善神经功能的药物,比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必要时还可以配合着镇静安眠药,比如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安眠药。对于脑鸣,中医可以分为实证和虚证,实证是由于着急上火之后出现的。对于这种情况可以给予病人口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或者当归龙荟胶囊。如果是一些老年人考虑是肝肾亏虚导致的,可以给予病人口服金匮肾气丸或者六味地黄丸,必要时还可以根据舌苔、脉象给予中药汤剂的调理,以及针灸、按摩缓解脑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