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中“向前向上”的感觉找得到
歌唱家的秘诀:声音往前“走”,咬字清晰,不能“吃”字
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廖昌永教授大师课,告你歌声必须肯定地往前走,不能“吃”字。“靠前”与“靠后”是人在发声时,对声音走向的一种感觉。而演唱者自己的感觉和听者的感觉有时又是不一样,不统一的。我们要求歌唱时声音要充分唱出来,要求声音明亮而有穿透力。听者的感觉是靠前的,但唱者对声音走向的内在感觉却可能不是靠前的。
伟大的歌唱家,卡鲁索认为自己歌唱时声音在颈背后,好像从背后地板上发出来的一样。但在听者的感觉上,他的声音色彩明亮,有着最大的穿透力,是充分靠前的。我国传统京剧中铜锤花脸的“堂音”等唱法,在说法上是“靠后”的,但实际声音效果是明亮,集中,靠前的。老师要求学生“靠后”,是让学生声音的走向后方(通道),并不是将声音抠在里面,而是希望学生的声音能不费力地向前唱出来,也就是说“靠后”是指演唱者发声时的自我感觉,而“靠前”则是客观听者的声音感觉效果。
如果有人接受了的秘密是“靠前”的概念,而拼命追求“靠前”,往往唱出来是逼紧的白声。而有的老师要求学生“靠后”唱,将声音抠在里面,闷着出不来,发出一种暗涩而没有色彩的声音,那也是误入歧途。
因此,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弄清楚这两种概念,不要将这两种概念对立起来。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情况,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调整,使自己的声音内在感觉与外在客观效果达到统一。
歌唱中的“靠前”与“靠后”,要在歌唱的练习中,依据正确的方法,慢慢地在练习中自己不断的摸索,正确的理解它们的意义,只有真正的理解了它们的含义,才会在歌唱中发出好的声音。
唱歌如何把握声音的方向性?声音向上传还是向前传效果好?
如何把握声音的方向性:
流行歌曲的演唱就如何掌握声音的方向性是很重要的。
因为在演唱过程中,它需要位置不断移动,包括口腔开启的状态是否到位,需要很细致地去体会每一个音符,那么在移动过程中,尤其向后移动的时候,容易发生声音向上,而不注意声音向前。无论你是唱低音、高音,头脑里的意识要非常的清晰,声音的发向咬字永远是像前的。鼻腔张开,时刻保持通畅无阻。通俗歌曲的演唱,切忌在口后半部咬字,声音容易向后倒,听起来象美声似的,听不清楚在唱什么,声音也不容易出来。声音的流线性像音和音相互滚动的连接,到情绪不断递进,进入歌曲中的高潮部分。都要保持不变的思维,即我的声音是向前方的。
练声状态:
气息是任何一种演唱发法的原动力,正确的呼吸方法决定了发声的对错。通俗歌手气息的训练,我在教学中一般采用歌唱性强的练习曲进行练声。
把几个简单的母音,编成一首小曲,使学生在歌唱的状态下练声,或者选一首旋律很流畅的曲目,然后再选一首较轻快跳跃的曲目让学生试唱,找出其中有代表性的乐句,使学生感觉它的歌唱性,在用这种感觉去练声。
喜欢唱歌的朋友可以点击文章下面的“了解更多”进行系统的学习,让老师帮你做一个专业的发声测试,先找到你的问题帮你调整一下
这样做很容易使学生保持全身心的投入和演唱状态。发声练习不是一个机械的练习。如果把发声练习当做是一个机械的练习,会给日后的歌唱造成一个声音概念和状态的错觉。要用情绪带动着去练习,才能有效地找到松弛自然的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