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镇江,古巷深深

游江南古巷、品古城文脉,真的不必赶在烟花三月、桃李争芳之时,仲秋之后的景象也很煽情。君不见,保留老街原貌的青石路蜿蜒冷静,雨后的苔藓略显苍凉,斑驳的古桥依然舒展。时见老墙缝隙,一丛野草固执地支撑身躯,羞涩动人。时见丝雨迷离,结伴而行的南国女子,伞下轻语。她们偶尔停在巷口,侧耳听几句悠扬清冷的评弹,仰头看一眼无力飘摇的茶幌,继而转头对视、嫣然一笑,轻盈地走向五光十色、车水马龙的新型商街。我猜想,青石深巷、灯火阑珊,是一阕宋词,繁华新街是一台时尚秀,连接两街的游步道,莫非是解读古今的册页?
实在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独自在镇江西津渡漫步。朦胧拂晓、晨风轻柔、民居上方,一丛金桂的枝头探出墙外,暗香醉人。面对明清时期留存完好的街巷,我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莫非前世曾经在茶楼上听曲品茗?在古戏台下随声喝彩?在千年古渡解缆挥别?在蒜山亭中摇扇吟诵?一条条古街巷,在眼前无限延伸……

记得数十年前,我曾走进保留苍古底色的镇江。见名街古巷纵横交织,亭台楼榭之间多有波光潋滟。须髯垂胸的老人,在褪色门楼之下,用民间口诀向外来客概述镇江老巷,我听到,“一泉路、二道巷、三官塘、四牌楼、五条街、六摆渡、七里甸、八角亭、九如巷、十(石)浮桥”之说。

于是,我开始穿行这些名街深巷,去追寻古今名家的足迹,一路感慨、一路陶醉。因为,或在这里出生、或客居于此的古今人物,大多遵循“名利一时荣,文章千古事”的古训,以做人、做学问为人生最大乐趣。我深知,“十二部中国文学入门书之一”的《抱朴子》作者葛洪,曾从某一条老巷走出,渐行渐远;中国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作者刘勰,曾在某一座茶楼会客,谈笑风生;编纂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的萧统,曾经在某一家书坊翻阅,低调面市。北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曾在某处碑刻前凝视,深解其风。镇江深巷自古藏龙卧虎。古代,在此徘徊者,有笔记小说首创者、《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十一世纪科学坐标”《梦溪笔谈》的作者沈括、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化通史《中国文化史》的作者柳翼谋、中国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文字著作《康熙字典》的编纂人张玉书……近现代,从那里走出了中国第一部文学史名著《中国医学史》的作者陈邦贤、中国第一部古桥技术研究专著《中国古桥技术史》的作者茅以升、诺贝尔文学奖名著——《大地》作者赛珍珠……够了、够了,何须再一一举例!古人那句“京口(镇江)江山为天下冠。清淑之气、扶舆盘礴,以钟乎人者,代不乏才”的感慨之言,难道说的不精准?
记得当时,我放开步履,任老街深巷的古人遗迹,在眼前铺展开来。有时随手一指,阁楼之上,便居住过一位名流。在一座宅院门前,无意间手碰到门环,拉门迎客的,大多是饱学之士的后人!
那日,我看到张家巷标牌,顺口咨询了一下,原来是清顺治进士、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的故居。在丹阳访仙镇东街,我没有见到那位仙家遗迹,却走到现代数学名家华罗庚的老宅门前!继而,在镇江润中山路,又走到赛珍珠故居门前。与茅以升、华罗庚仅相隔几年出生于美国的赛珍珠,在襁褓中便来到这座风光秀美的城市,度过了童年、少年、青年。她无数次踏着秋叶在纵横交错的深巷内徘徊,构思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把镇江称为中国故乡、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一生中创作了百余部力作,为中西方的沟通、交流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被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称之为“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最后,在大洋彼岸的青山农场,弥留中念叨着“镇江烧饼”,与世长辞。
深秋的镇江,景物倍觉清晰。古巷、古桥、古民居、古地名在这里成为一道文化风景。我似乎听到,有人吟唱记载镇江老巷老桥的一幅名联:“石婆婆磨刀劈竹竿万家箍桶,范公公拖板搭浮桥千秋太平”。由于时间所限,我不可能遍访石婆婆巷、箍桶巷、竹竿巷等,也不可能探寻范公桥、拖板桥、千秋桥等。然而,磨刀巷内的传经楼岂能错过?我在传经楼前反复徘徊,仿佛再次嗅到书册的油墨香味儿。当年,与梁启超、刘师培等齐名的江苏学者陈庆年,曾集20多万卷藏书于楼中,包括名人著述、碑帖拓片、清末民初时期的报刊和图谱等。另有当时出土的甲骨文片若干和两部珍贵的印度贝叶经卷。内容涉及到经史子集各个门类。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藏书,陈庆年还自刻《横山乡人类稿》、《横山乡人丛书》、《嘉定镇江志》、《至顺镇江志》、《西石城风俗记》等书,除赠送一些大图书馆外,还与藏书家交换图书。当时,社会名流纷纷向传经楼赠书,盛况醉人。那天,我也在翰墨书香中陶醉了,弯腰拾起一枚落叶,举在晨光中透视,无数粗细不同、长短不一的叶脉在伸延、在扩张,很像一代“书痴”们那带有想象力的思绪和带有张力的神经。
我始终没有找寻到万家巷。想去这条老巷,不是因为找寻那里的万家灯火,而是因我仰慕的作家汪曾祺,在那里留有一联一画,被当地人以“姐弟深情”传为美谈。那年,汪曾祺被打成右派之际,姐夫自杀。自身难保的汪曾祺依然不忘用好言宽慰、用稿费资助住在镇江万家巷、孤苦无依的姐姐。一次途径镇江,送给姐姐一幅篆体条幅,上书:“灯火万家巷,笙歌一望江”。并送一幅“兰桂图”。从此,艰辛度日的姐姐,眼前不再是寒风衰草,而是兰叶春如水、灯火笙歌的景象。我深感作家的襟怀,面对坎坷乐观向上、爱心依然。
叹如今,那一条条萦回浩荡文风的老巷,早已在异军突起的现代建筑中所剩无几!偶见遗存,也远非当年情景。好在还有西津渡遗迹,还有金山湖塔影,还有南山读书台,还有一些名人故居……悠悠文脉,仍可赏读。由此,我依然喜爱这座江南名城……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一桥弯弯跨古今 丨毕子祥

    一桥弯弯跨古今 作者:毕子祥  编辑:董祖芹 作者:毕子祥,真名毕祥,男,1969年2月生.安徽省散文随笔学会副秘书长,安徽作家协会会员,安徽明光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明光文学>执行主编 ...

  • 诗推荐 || 梦在深巷 / 下午的阳光如一粒粒子弹,穿透十一月

    梦在深巷 作品 xi yun zhai chu pin 十一月书 下午的阳光如一粒粒子弹,穿透十一月 邻家女孩的"咯咯"声,打湿了一枚词性 如同一片秋叶,一朵淡云 我看见动词从枯竭 ...

  • 散文||下港尾的回忆

    下港尾的回忆 题记:现实的拆迁,精神的话别 随着挖掘机轰隆隆的响声,一幢幢老厝被推倒,此刻心情起伏不定,有一种被告别的酸楚,排山倒海地涌入心头.想起关于下港尾的回忆,零星却珍贵,"老厝情结& ...

  • 行走丨金华古子城

    [婺学正源,走来北山四先生] 一条婺江,儒学渊源流长 "邹鲁"南渡,讲学群起 范浚"朱子三访地,朝廷七聘家" 开"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 ...

  • 慢羊公会丨故乡古巷,柳叶流芳。黛瓦粉墙,画栋雕梁。

    Cocoon 音乐: Jack Johnson - On and On 王岱珩,男,1992年生于北京.北京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系联合国iov国际组织中国青年文艺学会全国理事会理事.中国教育学 ...

  • 撑着一把花折伞,慢慢走过陂洋古寨深深的古巷【罗惠香 | 文学看台2224】

    ............................................................................. 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 蒋述卓 题 ...... ...

  • 行走丨古堰画乡

    待我们匆匆赶到古堰画乡,已近傍晚时分. 古堰,通济堰:画乡,大港头镇.隔一条宽阔江水,两岸村落没有陆路,往来全靠摆渡,由此生出一个极俱想像力的名字一一古堰画乡,也是丽水最有代表的旅游胜地之一. 今年的 ...

  • 行走丨蒲津古渡•黄河大铁牛

     由运城向西南,不大一会儿就到永济(古蒲州)市蒲州镇西厢村.看地图,在潼关.中条山北.东临<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普救寺,西近历史文化名楼鹳雀楼,为关中门户,是"河东.河北陆道进入关 ...

  • 行走丨后土祠与蒲州古渡

    山西省运城界内万荣县庙前村,是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与黄河交汇的地方. 汾黄交汇处的北侧,有一座小山丘,是传说中轩辕皇帝扫土成堆.立高坛祭祀大地之母的地方,地母也可以理解为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 " ...

  • 行走丨古村烟雨

    那年,我翻过南屏山,迈入南屏村.深感江南许多山川形胜,不在于地广,多见于神巧. 如烟如梦的丝雨覆盖南屏村,为碎石铺就的古道.森然静穆的祠堂.曲折幽深的庭院,连同兀立在绿野上的牌楼作一次刷新.我踏着的石 ...

  • 【行走徽州】鲍家庄:歙县县郊的绝世古巷,如今早已人去楼空

    [行走徽州]鲍家庄:歙县县郊的绝世古巷,如今早已人去楼空 司马狂/文 之前在朋友圈,曾经看到一段视频,视频里撑伞的人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巷子中,两旁一栋栋徽派房舍紧紧挨着,除却拍视频者,街上竟然没有一个人 ...

  • 行走丨盛夏,浅浅遇深深爱

    盛夏,是炙热的,也是热烈的.绿意葱茏,遍地都是瓜果蔬菜,西瓜.黄瓜.豆角.西红柿,以及夏花绚烂,蝉鸣交织,无不洋溢着生命的热情. 夏日的遇见,淡淡的,浅浅的,却又蕴含着大自然对人间浓郁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