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曹魏禁卫武官制度之关于领、护军「主武官选」问题
据晋、宋官志记载,领军「掌内军」,「主五校、中垒、武卫三营」,护军「掌外军」,「主武官选」,二职分工明确。然而学界对此曾有异议,一种意见认为:曹魏时期领、护军职掌,「可能仍然相同,即一面各领营兵,为宿卫禁军之主;一面共典武官选举」,其「共典武选」时之分工「殆亦如历代之左右丞相、左右仆射然」。曹魏领军典武官选不见于官志记载,其说果真成立吗?提出这种看法的根据主要有二。
1.《北堂书钞》卷64〈设官部十六?护军将军〉「典武官选」条,本注引《晋起居注》:「泰始七年诏曰:『中护军韩浩与中领军史涣,皆掌禁兵,典武选。』」92按泰始七年(271)距二人之为中领军、中护军已逾70年之久,以此论证显嫌乏力。《书钞》节引诏文,辞义不明,恐有脱误,亦不排除后人传抄、刻版致误的可能。《通典》卷34〈职官十六?勋官〉,本注引《晋起居注》:「武帝诏曰:『中护军职典戎选,宜得干才。』遂以羊琇为之。」这一条史料是西晋初年中护军职典武官选之强证,可反证曹魏时中护军具有主武官选的职能。《太平御览》卷240〈职官部三八?中护军〉:「《晋起居注》曰:武帝太(泰)始七年诏曰:『中护军职典武选,宜得堪干其事者。左卫将军羊琇有明瞻才见,乃心在公,其以琇为中护军。』」此条可与上引《通典》及《晋书》卷93〈外戚?羊琇传〉相印证。很显然,晋武帝泰始七年诏中所谓「典武选」仅指中护军而不及中领军。而《书钞》所引不仅文理欠通亦难为其它史料所左证。又,同上《书钞》「武士管钥」条引《皇甫谧集》:「护军,武士军之管钥。」似亦表明护军职主武官选举,即从武士中选拔类似上引史料中之牙门、百人督一类低级武官。
2.《太平御览》卷149〈皇亲部一五?太子四?附太子妃〉引王隐《晋书》:「于是贾妃讽旨于外,说张泓孝廉郎才,语领军举高第。」同书卷138〈皇亲部四?惠帝贾皇后〉引此条史料而未及「语领军举高第」事。这一记载的可靠性颇有疑问:此事当发生于太康三年(282)前后争论太子司马衷废立之时,当时无领军,职当领军者为北军中候。其时晋武帝在位,掌握实权,贾南风深居东宫,根本不可能干预政事,怎能「讽旨于外」?关于护军主武官选举的记载除前引宋、晋官志及《通典》记载之外,有关史料还有:《三国志》卷9〈夏侯玄传〉,注引《世语》曰:「玄世名知人,为中护军,拔用武官,参戟牙门,无非俊杰,多牧州典郡。立法垂教,于今皆为后式。」「顷之,为征西将军,假节、都督凉州诸军事。」注引《魏略》曰:「玄既迁,司马景王代为护军。护军总统诸将,任主武官选举,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故蒋济为护军,有谣言:『欲求牙门,当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晋书》卷2《景帝纪》:「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看来中护军主武官选举的职责甚明,这可能与其原本负监护诸将之责有关,因其监护将领,便可对其优劣加以品评并向朝廷提出选用意见。而领军要全盘负责禁卫事务,武官选似不宜兼任。当然,如果护军确实隶于领军,则护军主武官选也可以认为是领军主武官选。但是,曹魏一代很难找到护军隶领军的确凿证据,故由护军主武官选推断领军亦具此职能的看法难以成立。正因为中护军主武官选,职在用人,所以当司马懿诛曹爽而执掌政权后,为了稳定政局「问明时事」、「详求理(治)本」之时,中护军夏侯玄提出「夫官才用人,国之柄也」,并对此详加论述。这正是他职典武选,熟悉选举用人问题的重要表现。
根据上引史料中时人有关叙述,护军所主选之武官包括「参戟牙门」、「百人督」等;而且「护军总统诸将」。牙门将在当时常出任郡守兼杂号将军,故所谓「诸将」及「牧州典郡」者亦应属于牙门将之类,而不可能是与护军地位相当的高级武官。唐人杜佑对领军将军是否主武官选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历代史籍皆云「护军将军主武官选」,则领军无主选之文。唯陶藻《职官要录》云「领军将军主武官选举」,而护军不言主选。又引曹昭叔《述孝诗叙》曰:「余年三十,迁中领军,总六军之要,秉选举之机。」以此为证。今按:汉高帝初,以陈平为护军中尉,已令主武官选矣。故平有受金之谗。又《魏略》云:「护军之官,总统诸将,主武官选。前后当此官者,不能止货赂。..及夏侯玄代(蒋)济,故不能止绝人事。及晋景帝代玄为中护军,整顿法度,人莫敢犯者。」又王隐《晋书》曰:「景帝为中护军,作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又《晋起居注》云:「武帝诏曰:『中护军职典戎选,宜得干才。』遂以羊琇为之。」〈宋志〉又云「主武官选」。
按此,则护军主选明矣。而陶藻所言领军主选及昭叔之〈叙〉者,当因省并之际,为一时之权宜,非历代之恒制。我认为杜佑的看法符合历史实际。关于这一问题,还可补充两条材料以为佐证。《晋书》卷44〈李胤传〉:「入为尚书郎,迁中护军司马、吏部郎,铨综廉平。」据上下文可知,时当曹魏中叶,很可能是在上文所述司马师为中护军时。由下文载「文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郎」来看,李胤属司马氏一派人物。西晋时中护军仍具有这一职能,同上卷《郑袤传附球传》:「累迁侍中、尚书,散骑常侍、中护军、尚书右仆射,领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