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园之大观楼——上海、浙江3日游第1日(1)
★旅游地点:上海大观园之大观楼
上海大观园位于青浦区淀山湖西侧,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园林是根据曹雪芹《红楼梦》的描写设计而成的仿古园林。该园竣工于1988年,但直到1991年才改名为大观园的。
我们乘坐大巴到上海虹桥,转虹桥枢纽6路抵达青浦汽车站,朋友不愿意坐公交车,因此提议打车前往大观园。
出租车司机听说我们要去大观园,似乎带着九分不解和一分迷惑,并言大观园那里根本没有人去,凄凉到可能整个大观园只有我们俩。不会吧?我表示不相信,因为北京也有一座大观园,我记得旅游的人还挺多的,当然,那是87版《红楼梦》的拍摄外景地。不过,司机却一再跟我强调,《红楼梦》就是在上海大观园拍摄的。
我疑惑了,当年拍摄《红楼梦》的时候,上海大观园分明还没有建成,怎么可能拍摄电视剧。可是司机信誓旦旦,并说自己就是大观园那里人氏,亲眼看到《红楼梦》拍摄。我只知道北京的大观园确实是为拍摄《红楼梦》而建造的,那上海的这个,难道也是为哪个版本或者是电影版的《红楼梦》而建的么?或许拍到后期,上海大观园建成,有些戏在这里拍的?
不过,当司机说到大观园都是原来的旧房子,是当时《红楼梦》里发生的故事,我就差点笑喷了。这司机也太能侃了吧?谁不知道《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的一部小说啊,当然近年来也有扒出红楼作者另有其人的说法,但确实是一部小说,还真能在现实里找到小说里的东西?再说了,小说里的人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跟上海本来就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红楼梦》选择的地点是京都,旧家是金陵繁华地,即使追溯到贾氏上几辈子,人家的祖籍也是扬州的。就是从作者曹雪芹的家世来看,也跟上海八竿子沾不着边,可是上海却凭空营造出了一个大观园来,不得不说人家脑子活络。
我们一路神侃,才知道司机只看过《红楼梦》的电视,估计也没有看齐全了,书是压跟儿没有读过,难怪他把大观园定位为老头老太怀旧的地方,并宣称里面处处都是蛛网,所以对于我们俩要去大观园,表示了一万分的惊奇。我也疑惑着,莫非书中甄士隐解的《好了歌》里那句“蛛丝儿结满雕梁”,竟是先知先觉,一语成谶?
司机在路口停下,让我们去买一点面包充饥,据说大观园里面是没有餐饮服务的。这一点我倒是有那么一点相信,如果大观园真那么冷清,恐怕餐饮服务也不会每天营业,毕竟今天又不是周末,天气还不算好。可是我百思不得其解,大观园好歹也紧邻着淀山湖,再不济离朱家角也不甚远,朱家角我可是才去过不久,那里的人气足足的,怎么想大观园也不至于冷落到如此地步啊?不过,朋友还是信以为真,于是,去买了两袋面包,打算带进去当干粮。
汽车停在大观园门口,我立刻发现尽管微雨,可是大观园还是有不少人的。当然,老头老太真有不少,可是年轻人也并非凤毛麟角,还间或夹杂着花样美少女,虽然不如5A景区那样人山人海,但旅行社和散客都有。我顿时心情大好,虽然我素来喜欢景区清静,但是对于酷爱《红楼梦》的我,还是不愿意大观园这个景点会那么冷落。
大观园的门很气派,门口有着应景的鲜花,看起来就不像是冷清的景点。走进大门,离景区还有一段距离,停车场上停着半数的私家车。道路两侧桂花盛开,甜香沁人,顿时无语。都说人家东北人能侃,可人家说得有理有据,这上海的司机,也侃得太信口雌黄了吧?景点的建筑我都嫌弃它太新,哪来的蛛丝网迹啊?
地上微湿,我的脚步也渐渐地轻快。景区门口的湖边,有杏花村饭店,完全不是司机说的什么没有餐饮服务之类云云。
我在游客中心拿了一份导览图,立刻发现上海的这座大观园和北京的有着明显的不同,利用江南水乡的特点,在园里布置了大面积的人工湖泊。整个建筑以大门——体仁沐德——大观楼为中轴,共有十多组建筑,二十多个景点。还有一大片免费景区,从太虚幻境开始才是收费景点。
走进太虚幻境的牌坊,迎面是一块巨大的石刻,正面是女娲补天遗石图,这是贾宝玉的来历。当年女娲补天炼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偏偏只用了其中的三万六千五百块,而剩下的一块顽石便未作补天之用,弃在青梗峰下。女娲炼的石自然不一样,灵性已通,正逢一僧一道说起红尘富贵,便求二者带他下凡,在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恰神瑛侍者下凡历练,这块石头便成了贾宝玉衔玉而生的那块玉了,从此成了贾宝玉命根儿一般的存在,也是全书最重要的一个物件。
背面是十二金钗图,中间带着侍女的大概不是金钗中的人物,只是单凭石刻,还真难以一一辨认,只有巧姐因为身量最小,所以还能够轻易认出来。而其他十一钗,只能胡乱配一气,勉强把十二钗给对上。
曲径通幽的大假山作为入口的屏障,这也是原著中的大观园亮点。贾政当年就赞:“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这个设计是大观园的亮点,“其中微露羊肠小径”,而今可以沿着高低起伏的太湖石爬上爬下,估计小朋友们比较喜欢。
体仁沐德应该是元春下轿更衣的地方,虽然贾府一早就接到省亲恩旨,不过一溜程序下来,元春到晚上才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贾府。从这里出去又有两条路,我们选择的是前往丹凤榭。
丹凤榭是元妃等待上船的码头。贵妃候船处有荷塘,不过现在已经过了花季,倒是一尾黄金锦鲤,在枯荷败叶中独自嬉戏,败叶枯梗,却因为这尾黄金色泽的鱼,而显得生机盎然。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省亲别墅的汉白玉牌坊就格外的醒目。其实不过是百米的湖面,绕一下也费不了什么体力。红楼梦里的贾氏是包衣(这一点存疑,如果著者并非曹氏后人,红楼故事便成大明遗事),按理说并不像汉人缠小脚,却偏偏要省亲的贵妃乘坐画舫,难怪这位见怪了皇家奢华场面的妃子还要念叨:“太奢华了!”游幸之后奖赞之余仍劝:“以后不可太奢,此皆过分之极”,临别时尚不忘叮咛:“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可见,贵为皇妃的元春,也觉得贾府这次的银子花得太多了些。
当然也或许曹雪芹笔下的湖要大得多,或许还真需要一艘画舫,一则节省体力,二则也显示排场。元妃省亲是贾府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也不过是瞬息繁华,盛筵必散。后来听得有一位导游介绍,说大观园是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建造的,那这湖似乎又只有这么点大,只能说贾府众人自上而下都是忒会享受了。
省亲别墅之后是大观楼,这是大观园的主体建筑。据说门口镇守的石狮子来历不凡,是北京某王府的旧物。以前有传这对狮子曾经八国联军的枪子儿,于是我绕着找了两圈也没有看到弹孔,大概是以讹传讹了。
两侧有两幢房屋,一为红楼书画研究院,一为大观园书斋,倒是充分发挥了红楼的文化,研究院并不开放。
大观楼里的大殿类似于故宫的太和殿,这应该就是元妃接受贾府满门朝拜的地方了。大殿左侧有长廊,图文并茂地叙述了《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深入浅出,即使没有读过《红楼梦》,只要有几分耐心,应该就能理清十二钗和宝玉之间的关系了。当然,仅仅是了解红楼里各色人物表面上的这些关系,更深的脉络至少需要熟读红楼几遍。这里也是当年的元妃省亲,与亲人团聚,并且首肯林薛二人才情稍胜一筹的地方。
宝玉独做四首,苦思未得,黛玉悄悄操刀,果然该首被元春大加赞赏。可见虽然贾母自谦贾氏的几个女孩子并没有读什么书,只认识几个字不做睁眼瞎,其实如果不是林薛二人珠玉在前,贾府四姐妹也是工诗善文的。
虽然元春位列十二钗,却只是在大观园省亲一回。她曾隔帘泣道:“田舍之家,虽齑盐布帛,终能聚天伦之乐;今虽富贵已极,骨肉各方,然终无意趣!”可见,她也是个感情充沛的女子,或许我们也能揣测,纵然贵列皇妃,恐怕在宫里的生活也像现代清宫戏那样,免不了勾心斗角,从《恨无常》来看,元春的死亡似乎并不正常,“恨无常又到”,来得有些突然。这位年尚青春的女子心情定然并不快乐的,至盛年暴亡,成为十二钗中继秦可卿之后,又一个在贾府尚未败落即已死亡的美女。不过前八十回还没有写到她的死亡,后四十回里草草给她安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病症而已。
大观园的两侧应该分别是缀锦阁和含芳阁,里面陈列着一些旧物件,大约这就是司机说是老房子的缘故了,但房子是新建的,只是这些桌椅可能是从周边搬进来的。
整个大观楼的行宫,总共有五重建筑,从正门、垂花门,到大观楼、寝殿,最后是后门,中间有四进院落,规模也算是很宏大的了。而在原著中,宁国府除夕祭宗祠的时候,却分明写到了九重门,门深九重,一般是皇家的规格,而真正皇妃省亲,却只五重门。所以,有人就索隐出贾氏是皇家,至于是前太子后裔,还是朱明皇室,就是众说纷纭了。
还有一位十二钗中人物,甚至在大观园未建时就已经去世,然后托梦告诉王熙凤,说是有一件泼天的富贵喜事,她就是书中身世成谜的秦可卿。
秦可卿是宁国府的人,出现的场次并不多。却借贾母之口,极写其能干,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情既相逢必主淫”,曹雪芹的原标题里有“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可见秦可卿的死,再与焦大说的“爬灰的爬灰”,不难联系到贾珍与秦可卿非正常的关系。
秦可卿的死是个疑团,她的身世更让人觉得奇怪。按书里的介绍,秦可卿出身贫寒,且秦钟是从养生堂抱来的。秦钟要交束修的二十四两银子还要东拼西凑,这样的人家只因与贾氏有一点瓜葛就能结亲?试想贾府一门非富即贵,贾蓉又是贾珍的嫡子。贾珍是谁啊?宁国公的长房,贾氏的族长,怎么会为儿子娶一房贫寒人家的女儿呢?因此,红学爱好者们就推测秦可卿的身世,恐怕是前太子的公主。之后的死因,便更是一个谜团了,闻听她的死讯,竟然全家都觉得纳罕。
相较于北京的大观楼,上海的这座要气派得多。且其前有中央大湖,虽然从原著里找不到大观园是否真有这个大湖,但却让整个大观园显得颇具灵气。只是繁华成锦,最终不过南轲一梦,虽然花团锦簇,也不由让人唏嘘。
秋月无声草如茵,琴架又蒙尘。忧思满腹,一腔情重,还付流云。
前盟难抵金镶玉,草木不成姻。黯然焚稿,情丝难断,半缕香魂。
——调寄《眼儿媚》
自由行:上海大观园之大观楼
10月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