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的榆次城
谁能想到,榆次往事的第一篇文章,竟然是写外地人的
榆次位于山西中部汾河平川东部,西北与太原市区相邻接。
榆次方言属于晋语并州片,有五个声调,平声不分阴阳,入声分阴阳。
这段话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然而榆次境内的方言却其实不那么简单。因为,至少榆次居民的来源不是那么简单。
因为太远的历史已不可考,若暂以明代为界,榆次的居民(不包含暂住)就至少有几批,
1,明代以前就已经定居的家族
2,明初移民
3,明清移民
4,清末民国逃荒移民
5,1949年以后的逃荒移民
6,50~90年代的工业移民
7,机关厂矿的外地籍工作人员
8,其他零散的外来人员
目测即使把1~3当作榆次本地人,4之后算作外地人的话,恐怕外地人的比例也要至少占到六七成以上。
华北平原人的避难所
榆次位于晋中盆地的东北缘,平川,丘陵和山地自西向东三分全境,潇河自境东北流入,穿过大山,沿老城南侧又向西而去,最终注入汾河。
榆次的位置其实自古就是晋中盆地的一个入口。地处汾河中游谷地的东缘,向东可通达井陉关,进而通往石家庄和京津;向北可通往省城太原,向西南是晋中盆地腹地的太祁平等县,进而是晋南和西安,向东南则是太行深处的上党地区。榆次的区位,可以说天生就是一个枢纽。在古时候是京省官道、榆省官道和京陕官道的枢纽,近代就成了同蒲铁路与石太铁路的枢纽(后来又有了太焦铁路)
历史上,每逢华北平原遇到兵燹或灾荒,自河北中南部一带而来的逃荒者,便会络绎不绝地穿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境内。而这其中有不少就会通过滏口陉和井陉两条通道,一路西行经寿阳东赵,或北上经和顺石圪塔长凝,最终从源涡向西翻过猫儿岭,在榆次落脚,榆次的位置恰好就是这两条通道的汇合点。
这大约是因为华北平原的人不太喜欢山里——而榆次城一带,就刚好是他们穿过大山后,豁然开朗,见到的第一片大平地。
于是榆次其实一直不是一个典型的晋中县份,因为榆次的居民里有不少是这样祖籍在河北或其他外地,因为逃荒而留在这里的。这一点从榆次方言的许多特征都能感受到一二,今后有机会详说。
榆次城东至今有一村,名为直隶庄。显然这是一个河北人的村,它形成于民国时期,居民大多来自河北中南部及河南北部一带(原属直隶)。大约在十几年前的2000年左右我还进到过直隶庄村里,当时村中的大喇叭,讲的仍是某种冀鲁官话方言。
还有北关,榆次北关原本是荒地,并没有村落。光绪三十三年(1907)石太铁路通车,在榆次北门外设了榆次县站(位置在今栈房街,同心桥西侧)。于是榆次的北门外开始热闹了起来,粮店街一带逐渐店铺林立形成了商业街。再后来的大事是1919年,晋华纺织厂在北关开工生产。由于便利的交通,加上晋华大量的用工需求,短时间内,北关一带就集聚了大量的外地农民劳动力,他们搭棚或掏窑,从此就在此居住下来,或做小买卖,或在晋华上班,总之是留了下来,最终在1958年,正式成立了北关村。
而事实上,北关不止是村。
如今的顺城街,晋华街,粮店街,道北街,新建街,正太街,菜市口,羊毫街…甚至迎宾路,锦纶路,桥东街,新华街,建西街…这些范围内统统都是北关,而这二十世纪的榆次城就是从这一块开始延伸出来的。据有关资料,1958年成立北关村时,村民来自8省118县,共1591人,1965年,又由外省迁来341户710人,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后期,仍旧不断有从河北等地过来,落户在北关的村民。
而其实,当时更多的外来人口,获得了晋华纺织厂的工人身份,并没有成为北关村民,而是成为了“晋华人”——早在1956年,榆次就设立了晋华和北关两个街道办事处,来管辖这里的非农业人口,而在当时,全榆次只有三个街道办事处(另一个为西南街道,管辖范围为老城一带),随着晋华人口的增多,后又于1973年增设了新建街道办事处。
如今的新派榆次话,就形成于当时的晋华职工群体中。
当然远不止北关,也远不止河北人。比如南关红薯园,原本是潇河北岸的一片荒滩,1910年代,山东胶县来晋的焦姓人家在此处定居,之后又陆续有数十户逃荒者迁来,最终在这里形成了以山东河北河南人为主的自然村。目前,红薯园居民已有千余人。
时至今日,榆次近郊的各村几乎都有比例不少的外来户:
河北人较多的有大东关,南关,王湖,南沟,安宁,窑上,荣村,郭家堡,使赵……
河南人较多的有小东关,南关,郭家堡,使赵……
山东人较多的有王湖,窑上,安宁,南关……
源涡居民来自9省108县,王湖居民来自9省81县……
而东北部山区的许多村,大量居民是几十年之内由河北井陉,及省内的五台、定襄、寿阳、昔阳等地迁来……
因此总体上来讲,逃荒来的多半是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另有少量胶辽官话及其他的晋语区方言。
山西中部重要的工业城市
不止逃荒,在1950~1990年代,有不少外地迁入企业,带来了大量的随迁职工家属,另有新设工矿企业招募的大量外地农民工。1950年,我国最大的纺织机械厂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在西郊郭家堡开建,并于1954年投产。一时间就迎来了来自上海,辽宁,青岛,广东等地的数千职工家属,于是榆次又有了沪语(沪普)方言岛。1960年,设立经纬街道办事处。
1965年,我国第一家液压件生产企业榆次液压件厂又在郭家堡开建,又一次为榆次带来了来自沈阳,天津等地的千余名职工及家属。1973年,以液压和太铁等单位为主体,设立了路西街道办事处。
1960年代,吕梁十余个县划归榆次专区,原汾阳专区直属单位有数千人举家来到榆次。
1960年代,因修建多项企业基建工程,原建工部八局五公司(今晋建集团的前身)落足榆次道北西街,省电建三公司落足菜园街,均以辽宁人为主。
1970年前后,因修建太焦铁路,铁三局移驻山西太原,而铁三局驻在榆次的,就有五个处,逾2万人。铁三局以东北三省人为主,也有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人,这次迁入的人口规模,几乎相当于当年榆次城区人口的半数。1979年,以锦纶厂、三建、及铁三局五处等单位为主体,设置了锦纶街道办事处。1984年,以铁三局新运处、晋华部分单位为主体,设置了安宁街道办事处。
1984年,铁十七局四处基地2000余人迁入榆次安宁,人员来自五湖四海。
1991年,原在方山县车鸣峪的三线兵工厂——山西新建机器厂整体军转民,职工家属千余人迁入榆次安宁,同样以辽宁人为主。
此外,如锦纶厂、轻机厂、电缆厂、挂车厂、卫东厂等,525库、172处、528台、139处,以及太铁各单位,各中职学校,行署各机关单位,部队单位,都是外地人集中的地方。
总体上来讲,工业移民以东北人为多数,兼有华北、江浙、河南、四川,以及省内其他县市人。
流动人口
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速度的加快,榆次作为山西中部较大的城市,逐渐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主要来自河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省份,以从事建筑业、工业、及个体工商、服务业等为主。
如,有改开初期就来到榆次的温州裁缝群体,长子理发行业,建筑行业有名的林县帮(河南林州),还有开超市、开文印店的四川人、湖南人等……
新世纪的新移民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几年来,随着新一轮的城市化高潮,榆次城区迎来了新一轮的扩张,晋中下属各县的人口也逐渐向榆次城区流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榆次城的面积和高度都有了明显的增长。
不知不觉间,榆次城区居民们口中最常提起的地名,早已不再是80年代以前的“猫儿岭”、“北门外”、“师专”、“纺校”、“百货大楼”、“体育场”、“专医院”、“儿童公园”、“经纬厂”、“卫东厂”、“锦纶厂”、“八一饭店”……,甚至也不是8090年代的“华矩”、“购物中心”、“迎宾路”、“校园路”、“工人俱乐部”、“玉湖公园”……,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城”、“碧桂园”、“蕴华街”、“体育公园”、“老城”、“晋商公园”、“万达”、“印象城”、“奥特莱斯”……
而在今天的城北城东的各大新建小区里,听到榆社、左权、寿阳、和顺、昔阳、介休、灵石、交城、孝义以及吕梁等地方言的几率,远比听到榆次话的几率要大得多。
应当说,在这过去的几千年里,人们不断进进出出来来往往,才是榆次的常态。不断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进来逗留或定居,又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出走他处。如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又能有多少是本地老居民呢?
或许榆次的过去可以套用一下深圳的那句口号:来了就是“榆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