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参考论文
目前,在数字公民素养教育领域,无论是理论上的研究,还是实践上的探索,大多集中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方面。总体上来说,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增强数字公民安全、积极上网的能力,并在数字世界中表现出责任感,从而推动数字世界有序发展。虽然世界各国在开展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时关注的重点不同,教育的目标各有侧重,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但总的目标与内容是一致的,主要包括数字伦理与道德、数字安全与防护、数字技术素养和数字健康四个方面。
● 数字伦理与道德
数字伦理与道德教育是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培育遵循数字伦理与道德的公民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目标。例如,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简称ISTE)发布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版)》中,明确倡导学生要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与技术,对使用技术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负有数字公民责任的领导力。[1]美国学校图书馆员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Librarians,简称AASL)发布的《21世纪学习者标准》责任标准中,重点规定了数字公民的行为,如尊重版权和知识自由的原则,遵循道德和法律准则,践行安全伦理的行为等。[2]日本中央教育审议发表的《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的应用状态》报告曾指出:必须教给孩子有关隐私权、著作权保护、安全性等信息伦理道德知识。[3]
数字伦理与道德主要是指数字行为中所表现出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包括法律与法规、道德与礼仪等方面。数字伦理与道德方面的教育日益受到普遍重视。例如,日本静冈县富士市立田子浦小学对本校著作权教育指导内容的规定是: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要了解著作权的概念;六年级学生要了解拷贝著作的处理和信息发送的责任;等等。美国阿拉斯加州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涉及数字伦理与道德教育,其学习目标为:能准确评价已有技术的潜力和局限;能区别技术运用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能在电子环境中尊重他人的隐私;能从道德和法律的层面上认识到尊重知识产权是创新思想的保证;等等。[4]常识媒体(Common Sense Media)是一个致力于让孩子在媒体和技术的世界中茁壮成长的非营利性组织,它提出了教授儿童数字礼仪的七个准则:①语境就是一切:在一些网络社区可以取比较随意的网名,但如果给学校发送邮件,就需要用正式的名字。②在发送信息之前要检查:如检查你写的事情是否容易被误解等。③选择高尚的行为:当别人发送粗鲁的信息时,不要进行报复。④语法规则:在网络公共场所书写的信息要符合语法规则。⑤保守秘密:在你上传照片、文字和视频时,是否会考虑让自己或他人陷入窘境,如果是的话,就将其视为隐私不要上传或者删除它。⑥不要隐藏:在适当的场合,儿童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彰显自己的个性。⑦记住黄金法则:不要说一些你不会对别人说的话。[5]
● 数字安全与防护
数字安全与防护教育是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重点。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国家和机构通过开发课程、制定准则等方式,教导学生保护自己的隐私,明确怎样应对网络风险、网络欺诈与欺凌,使学生更加安全、明智、积极地参与网络活动。例如,为了向青少年的在线安全提供建议与指导,英国互联网安全中心(UK Safer Internet Center)开发了大量的课程资源,内容包括社交网络的隐私、网络风险、网络交友、个人信息、在线声誉等。[6]美国国家网络安全联盟(NCSA)开发的“C-SAVE”课程,是关于网络个人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的学习课程以及资源,课程内容包括保持网络环境和设备的安全,以及保护个人信息两大方面。[7]美国国家网络安全联盟(National Cyber Security Alliance,简称NCSA)制定了一个“STOP. THINK. CONNECT”的指导原则,以帮助所有数字公民安全上网。STOP即上网前,要了解网络风险和潜在的问题;THINK即要明确上述风险是存在的,并考虑自己的网络行为将怎样影响到自己、家人等周围的人;CONNECT即已经采取了正确的措施保护自己和设备,然后要自信地享受网络。[8]根据学校教育需求的变化,新西兰myLGP网站开发出了新的网络安全模型——学习、指导、保护(Learn Guide Protect,简称LGP)。学习:教育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培养积极的道德行为。指导:教育者利用专业的学习资源和课程活动,教育数字公民课程活动,并创建积极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校园文化。保护:发展技术、基础设施和学校政策,支持创建安全可靠的技术环境。[9]
数字安全与防护主要涉及个人隐私安全、网络安全防护、网络欺凌与欺诈等内容。个人隐私安全教导学生保护好个人账户和密码,设置相对复杂安全的密码;在社交网站等公共平台不要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泄露出去,防止身份盗窃和欺诈;选择正规的途径上网;对自己的文件要及时备份,以防丢失等。网络安全防护教导学生保护好自己的网络以及计算机等设备,做好病毒防护和防火墙管理,及时更新这些防护软件,防止恶意软件、钓鱼网站、计算机病毒等的入侵。例如,Media Smarts网站一直在为加拿大家庭、学校和社区等提供服务,为家长等成年人开发数字和媒体素养项目和资源,目的是让成年人帮助青少年培养数字安全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该网站分为三个主要领域:教育、提高公众意识以及研究和政策。其中帮助解决的数字问题包括网络欺凌、网络安全、过度使用互联网、网上仇恨、网上道德、在线营销、隐私等。[10]
应对网络欺凌这种较恶劣的网络行为,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协同应对。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保护青少年安全上网;家长要关爱孩子,监督孩子的网络行为,留意孩子是否有异常行为;学校要教育和引导学生防范网络欺凌。应对网络欺凌,可以先让学生意识到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了网络欺凌,网络语言暴力、披露隐私、网络骚扰等都属于网络欺凌;然后让其学会如何应对网络欺凌事件,具体方式包括阻断不良信息、不要进行报复、向有关部门投诉、联系学校、告知家长等。例如,最早致力于网络安全教育的网站——Wired Safety,提出了应对网络欺凌的措施:①保护个人信息。②停止、阻塞和告知。“停止”即在遭受到网络欺凌时,先不要做任何事,冷静几分钟;“阻塞”即阻止事件进一步发展;“告知”即告诉信任的成年人,不要独自面对。③在谷歌上搜索自己:删除曾经发布到网上的个人信息,防止身份盗窃和被追踪等事件。④远离网络几分钟:放下鼠标,远离计算机,尝试做读书、打球等其他活动,这样就不会受到伤害。⑤明确立场反对网络欺凌:不要对网络欺凌事件袖手旁观,不要忽视别人的痛苦,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⑥践行互联网“黄金法则”:首先,发送信息时明确信息是否有价值,让收信人知道是谁发送的信息,确保发送路径正确;其次,不要在网上攻击他人,未经他人允许不可分享或转发他人信息,不要回复垃圾信息并及时删除。[11]Child net International是英国的一家非营利性组织,该组织致力于让互联网成为儿童安全活动的场所,提出了应对网络欺凌的建议,其中对青少年的建议是:①在上网时要尊重他人。②发信息前要考虑是否合适。③设置自己的安全密码。④阻止欺凌事件的发生。⑤不要随便回复。⑥保存证据。⑦告知信任的成人、机构或学校。⑧不要袖手旁观。对家长和社工的建议是:①要知道自己的孩子可能会成为网络欺凌的对象。②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使用互联网和电话的方式。③使用网络工具的安全功能。④提醒孩子不要报复。⑤保留犯罪的证据。⑥报告网络欺凌事件。[12]在网络欺凌方面的教育,澳大利亚制定了国家网络安全教育计划,澳大利亚政府的儿童网络安全委员办公室(Australian Government Office of the Children e-Safety Commissioner)提供一站式的网络安全服务,为澳大利亚儿童、父母、社工和教育者提供有关网络安全的一系列最新信息和资源,并且运营投诉系统,使青少年可以在大型社交媒体网站上报告严重的网络欺凌事件等。[13]
● 数字技术素养
数字技术素养是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目前,各国和组织对数字技术素养的理解各不一样,其中201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简称ALA)对数字技术素养的定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使用。ALA数字技术素养任务组将“数字技术素养”定义为: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发现、理解、评估、创造和交流数字信息的能力,这个过程需具备认知和技术技能。[14]
数字技术素养的内容在不同的组织中也各有侧重。ALA数字技术素养任务组认为一个具备数字技术素养的人应该具备如下技能:①具有多种技能,如查找、理解、评价、创造并交流各种数字信息的能力,包括认知和技术两方面;②能恰当并有效使用各种技术来检索并获得信息、理解查询结果、判断信息质量的能力;③理解技术、终身学习、个人隐私及恰当管理信息之间关系的能力;④使用这些技能和技术,与同龄人、同事、家人及公众进行沟通、合作的能力;⑤使用这些技能,有效参与社会活动、为社区做贡献的能力。[15]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简称P21)发布的“21世纪学生能力”中,也明确规定了数字技术素养内容,涉及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以及信息、通信与技术(ICT)素养三个方面。[15]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此外,数字技术素养的内容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有不同体现。例如,英国Computing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做到如下几点:①可以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抽象、逻辑、算法和数据表示;②能分析计算方面的问题,并有重复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实践经验,用以解决这些问题;③评价和应用信息技术,包括新的或不熟悉的技术,分析解决问题;④成为负责任的、有能力的、自信的和富有创造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人员。[16]
● 数字健康
数字技术在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给人们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数字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层面。首先,要树立身体健康意识,注意上网时间,保持正确的坐姿,防止眼睛疲劳、头疼等;其次,要关注心理健康,增强自制力,不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社交,避免疏离现实的人际交往;最后,学会自我保护并遵守网络规则,知道如何应对不良的网络对话、信息以及不健康的网站,避免受其诱惑误入歧途。
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数字生活,许多学者和机构纷纷开展研究和实践,完善数字健康的教育内容。例如,美国学者Mike Ribble在其著作《学校中的数字公民素养教育》中强调,数字健康是数字公民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家长和教育工作者要意识到孩子在技术使用过程中的身心健康问题及隐患,如重复性压力、眼睛疲劳等。[17]为了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韩国学校探索出了网瘾预防教育学习系统,该系统能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了解网瘾的危害,“体验”网瘾, 最终让青少年做到自觉制订上网计划,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18]
参考文献
[1]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tandards[DB/OL].http://www.iste.org/docs/pdfs/nets-s-standards.pdf?sfvrsn=2.
[2]Standards For The 21st-Century Learner[DB/OL].http://www.ala.org/aasl/sites/ala.org.aasl/files/content/guidelinesandstandards/learningstandards/AASL_Learning_Standards_2007.pdf.
[3]Takashi Sakamoto.The Issues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se in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Japan. Improving Study[M].Jilin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2001(6).
[4]韩忠强,董玉琦.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05):53-55.
[5]7 Rules to Teach Kids Online Etiquette[EB/OL].https://www.commonsensemedia.org/blog/7-rules-to-teach-kids-online-etiquette.
[6]UK Safer Internet Center[DB/OL].http://www.saferinternet.org.uk.
[7]C-SAVE[EB/OL].http://www.staysafeonline.org/teach-online-safety/csave.
[8]STOP. THINK. CONNECT.[EB/OL].http://www.staysafeonline.org/stop-think-connect.
[9]Digital Citizenship in New Zealand Schools Overview[DB/OL].http://elearning.tki.org.nz/content/download/402/2195/file/Digital_Citizenship_in_New_Zealand_Schools_Overview.pdf.
[10]MediaSmarts[EB/OL].http://mediasmarts.ca/about-us/what-we-do.
[11]Stopcyberbullying[EB/OL].http://www.stopcyberbullying.org/take_action/take_a_stand_against_cyberbullying.html.
[12]Cyberbullying: A whole-school community issue[DB/OL].http://www.digizen.org/downloads/cyberbullying Overview.pdf. 参考论文
[13]Cyberbullying[EB/OL].https://www.esafety.gov.au/esafety-information/esafety-issues/cyberbullying.
[14]Digital Literacy, Libraries and Public Policy: Report of the Offic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olicy's Digital Literacy Task Force[DB/OL].http://www.districtdispatch.org/wp-content/uploads/2013/01/2012_OITP_digilitreport_1_22_13.pdf.
[15]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DB/OL].http://www.p21.org/storage/documents/docs/P21_Framework_Definitions_New_Logo_2015.pdf.
[16]The 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 Framework document[D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uploads/system/uploads/attachment_data/file/335116/Master_final_national_curriculum_220714.pdf.
[17]Raising a digital child[DB/OL].http://www.digitalcitizenship.net/uploads/09-0489_AWAY__26_DIGKIDS_.pdf.
[18]昝玉林.国外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07(0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