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诸葛亮的人生四次选择成就了其不朽的声名?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位失败的英雄。虽然他竭忠尽智、呕心沥血,但是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实现他攘除奸凶、恢复汉室的政治理想。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失败的英雄,在他去世后,却受到了上至帝王,下至百姓的各个阶层的推崇。尤其是在士人阶层中,诸葛亮更是成为忠贞的典范,道德的楷模。那么,是什么成就了诸葛亮不朽的声名?是从诸葛亮隐居隆中到病逝五丈原,正是先后四次非同寻常的选择,成就了他不朽的声名。

一、身为隐士,选择有为

在选择刘备出山之前,诸葛亮是一位躬耕于南阳的隐士。“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道出了他隐居不出的真实原因。身逢乱世,作为一介布衣,诸葛亮只想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并不奢求自己的声名能够在诸侯间广为传播。隐士文化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代。在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战争频仍的乱世,知识分子很难有所作为。因此,隐居成为他们一种无奈的选择。诸葛亮作为饱读诗书的一名知识分子,自然会受到隐士文化的影响。

但是除了隐居避世的思想之外,从诸葛亮的志向和言行中看到他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专待春雷惊梦回,一声长啸安天下”,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诸葛亮并不是真的沉迷于隐士的美梦,而是在静心等待施展才能安定天下的时机。在隐居过程中,诸葛亮也不像其他隐士那样流连山水,虚度时光,而是行踪不定,四处游历。诸葛亮忙碌的身影,表明他正在为日后的“出山”做着积极的准备工作。第三十七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未出隆中,已知天下大事,正是他心怀天下、积极有为的最好证明。诸葛亮出山后,足智多谋,屡建奇功。不能不说,身为隐士,积极有为的生活,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雄厚的基础。

诸葛亮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与其四位好友的对比中,表现得更加明显。第三十八回当刘备盛情邀请他的好友出山时,四位好友都婉言谢绝了。他们虽然和诸葛亮一样,知晓天下形势,拥有治世之才,但选择的是无所事事空老于林泉之下。自言乐于耕锄,懒于应世的诸葛亮,经过一番内心的矛盾纠结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山。此外,还有一处细节,值得我们注意。诸葛亮即将离开隆中之时,他不忘嘱咐他的弟弟要好好耕种田地,“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一样淡泊名利,钟情归隐,诸葛亮选择的是功成身退,而好友却是不求功成安于身退。可见,同样是隐士,诸葛亮与好友在思想上有着本质的不同,而这种不同恰恰是“儒家”积极入世与“道家”消极避世思想的根本差别。

总之,诸葛亮作为一位读书人,他的思想较为复杂,受到儒、道两家不同的影响。但是儒家始终占据着他思想的主体地位,而道家只不过是其避祸存身的无奈选择或大功告成后的人生追求。

二、利钝相伴,选择刘备

在诸葛亮隐居隆中的十多年间,天下各路诸侯的政治形势已十分明朗,尤其是南方的孙权集团和北方的曹操集团。此时,孙权占“地利”,且继承父兄的基业,已具备相当的实力。曹操占“天时”,统一了北方,实力最为雄厚。在曹、吴两个强势政治集团招揽人才之际,诸葛亮有很多选择的机会,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登上政治舞台。可是为什么他在二十七岁以前一直隐居隆中不肯出山呢?“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诸葛亮的《待时歌》给出了答案,就是因为他有所选择。由此可见,诸葛亮绝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良臣择主而事”的观念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意中人”?在这件事情上,诸葛亮可谓是煞费苦心,用心良苦。“三顾茅庐”是小说中的华章精彩,对不同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对刘备来说,体现了他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而对诸葛亮来说,则是他对刘备的考验,考验他是否值得自己效忠。通过诸葛亮的考验,刘备表现出如下品质:

(一)诚心

刘备顶风冒雪,不畏严寒,三顾而往,尤其在第三次,在诸葛亮“无礼”的情形下,刘备对诸葛亮显示出了极大的尊重与诚意。当时,刘备四十七岁,以仁义著称,天下皆知;而诸葛亮二十七岁,躬耕南阳,默默无闻。两个人在年龄、地位、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悬殊。这份诚心确实是令诸葛亮感动的。

(二)仁心

在地方为政时,刘备已经留下了与百姓秋毫无犯的仁义美名。对此,博闻多识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对刘备的“仁心”有了近距离的感受。当诸葛亮拒绝随同刘备出山时,刘备“泪湿衣襟”,说出了“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这样的肺腑之言。正是刘备对天下苍生的这份诚挚情感,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作为一名正统文人,士人政治家,诸葛亮选择什么样的主公来辅佐,必定有他的道德标准。而刘备的“仁心”恰恰符合他的道德标准。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也就是选择了道德,选择了正道,选择了追求的正义事业。

(三)雄心

在小说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独具慧眼,看出了落魄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和曹操一样,诸葛亮也是慧眼独具。他清楚地知道刘备之所以不辞劳苦,三顾茅庐的终极原因就是他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自比为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也只有在雄心勃勃的刘备这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诸葛亮选择刘备,事实证明完全是明智的,二人确立了亲密和谐的君臣关系。但事情具有两面性,正如司马徽所言,诸葛亮虽然得到了明君,但是“不得其时”,所谓“不得其时”,就是指天时不利,就当时的政治形势来看,意味着诸葛亮最终想实现他恢复汉室、统一中原的政治理想,其难度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不单单是司马徽有这样的预测,诸葛亮的几位好友也同样有。他们认为诸葛亮出山是逆天而动,注定会奔波辛劳。确实如此,从现实处境来看,刘备将寡兵微,东奔西走,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从长远目标来看,天时不利,他想统一中原恢复汉室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诸葛亮选择刘备,从不利的方面来说,意味着选择了一条与“天时”抗争的道路,一条很可能劳而无功一败涂地的道路。

旁观者对“天时”看得一清二楚,诸葛亮会不会是“当局者迷”呢?并非如此。第三十六回,当徐庶向诸葛亮推荐刘备时,他并不看好刘备,认为跟随刘备就是去做“享祭之牺牲”,即无辜的牺牲品。既然诸葛亮知道“天时”不利,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跟随刘备出山?表面看来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了实现他所追求的正义事业,他“虽知天命,必尽人事,欲伸大义于天下耳”。诸葛亮知道“天命”不利,但是为了伸张正义之事,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士人肩负的使命责任。再有,诸葛亮笃信“事在人为”,他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谋略,“天时”不利未必注定会失败。在第三十七回诸葛亮对刘备谈论天下大势时,他认为曹操打败袁绍的原因,除了“天时”,“人谋”也至关重要。因此,“天时”不利,诸葛亮绝对不会“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谋”的作用,化“不利”为“有利”。

值得商榷的是,在诸葛亮选择刘备这件事情上,大多数观点认为体现了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笔者认为,更准确的应该是“知其有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因为,它体现了诸葛亮自信乐观务实吃苦的精神。正是依靠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诸葛亮积极谋划,四处奔走,最终辅佐势孤力薄的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目标。可以说,从出山到辅佐刘备蜀中称帝(207-221),十四个年头,就是诸葛亮“知其可为而努力为之”的奋斗史、成功史。

如果说,诸葛亮出山前身为隐士,选择有为,体现了他积极入世的精神。那么选择刘备,就是将儒家的这种“入世”精神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选择正义事业,选择逆流而上,选择奋发有为。

三、忠诚事业,选择北伐

在刘备白帝托孤之后,诸葛亮继续以惊人的魄力进行着刘备未尽之事业。由此可见,诸葛亮不仅是忠诚于刘备,更是忠诚于自己追求的正义事业。在长途跋涉平定南方之后,诸葛亮没有选择偏安一隅,贪图安逸,而是马不停蹄地又开始了艰难漫长的北伐征程。诸葛亮选择北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坚定的政治目标,“汉贼不两立,王室不偏安”;二是坚信“事在人为”,“天时”不利,但绝不能坐以待毙;三是蜀地人才匮乏,等人才凋零之际再去北伐,已为时以晚。

诸葛亮一贯忠诚于自己的事业,而耗时七年的北伐将其“忠诚”展现得最淋漓尽致也最催人泪下。六出祁山,屡败屡战,但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经年累月,以致积劳成疾;事无巨细,亲自操劳,非不自惜,恐辜负先帝;“秋风五丈原”,命在旦夕,仍强支病体,出寨遍观各营;秋风拂面,彻骨生寒,发出了沉重的叹息:“再不能临阵讨贼,悠悠苍天,曷其有极!”弥留之际,妥善安排蜀汉大军的撤退;卧榻上手书遗表,劝勉后主仁政爱民;奄奄一息,昏迷复醒,等待李福,交代朝廷大事。以上种种事例足以表明,对事业的忠诚诸葛亮真正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正如他给自己立下的誓言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其可为”,要“为”就要“为”到倾尽全力,“为”到至死方休。无疑,诸葛亮不仅是儒家思想的继承者,更是儒家实践精神的发扬光大者。

“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的北伐事业最终付诸东流。但是,与选择刘备一样,选择北伐同样表现出了诸葛亮“知其可为而努力为之”的精神。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诸葛亮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及时调整自己的北伐策略,蜀汉敌对双方互有胜负。之所以北伐最终没有成功,和“可怜天不助英雄”有极大关系。假如诸葛亮的寿命能够再延长十几年,北伐成功不是没有可能。

忠诚事业,选择北伐,更加彰显了诸葛亮不计利钝的崇高品质,他的精神人格在不断地超越不断地提升。

四、恪守臣道,选择撤退

为完成北伐大业,当诸葛亮不遗余力全力以赴时,他会随时面临各方阻力,而最大的阻力便是来自后主刘禅。三出祁山,均以失败告终,而四出祁山迎来了难得的转机,蜀军大获全胜士气高涨,魏军却被打得丢盔弃甲抱头鼠窜。但就在距离成功一步之遥功业唾手可得之际,却接到了后主刘禅班师回朝的一纸诏令。是进还是退,是抓住战机不顾君命还是放弃时机服从君命,在正好建功和完善道德的两难之间,诸葛亮陷入了生平最大的艰难抉择当中。但最后为了维护“忠”的人格,恪守臣道,他还是放弃了千载难逢的建功良机。作为一名士人政治家,诸葛亮虽然渴望千秋功名,但是他把名声道德看得更为重要,他不允许忠臣的名节有任何的道德瑕疵。可见,在成就事业上,诸葛亮在不断地挑战着自己,在道德人格上,他同样也在不断地挑战着自己。因此,诸葛亮的忠贞,既有对事业的无限忠诚,也有对君王的无限忠诚,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他会忍痛割爱,选择后者。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虽然是一位“智绝”,但是在智慧谋略上,与他旗鼓相当的人物大有人在,可是,在人格道德上与之相比,无出其右。智谋足可与诸葛亮争锋的曹操、司马懿,他们在羽翼未丰之时无不表现出对君王、朝廷的忠心耿耿,但是随着大权独揽,私欲膨胀,篡权的野心日益暴露。而诸葛亮在后主刘禅执政时期,同样是权倾朝野,但是他的“忠贞”却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改变。不仅没有改变,比起对刘备的忠诚,他对刘禅的忠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杜甫的诗句“两朝开济老臣心”,正是对诸葛亮这种忠君思想的高度盛赞。

选择是一个人重塑的过程。选择有为,选择刘备,选择北伐,选择撤退,一次次的选择,构成了诸葛亮人生的轨迹,也成就了他理想的人格。四次选择,正是诸葛亮人格外化、提升臻于至善的过程。

(0)

相关推荐

  • 【中国古代史归纳专题】42之谋士篇2:三国两晋南北朝18大谋士

    公众号[我是柳成荫]历史文章汇总:以下链接不能直接打开,需要复制链接后发送到微信文件小助手后可直接打开. [上·天文](数学) https://mp.weixin.qq.com/s/0y8bWBVFw ...

  • 诸葛亮身为三国头号政治家,明知道北伐无望,为何还要一意孤行?

    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三国头号政治家,诸葛亮治蜀成就斐然,但有一项事业却毁誉参半,甚至可以说是批评大于赞扬,此即五次出兵北伐曹魏.其实,以诸葛亮的深谋远虑,他当然很清楚在"益州疲弊" ...

  • 四十多岁,人生需要重新选择,该怎么走呢?

    尊敬的易老师您好,非常感恩在迷茫的时候遇见了您,现在阅读您的文章,成了我每天夜深人静时的保留节目,常常被您透彻的分析和大爱无疆所感动,您无私地帮助别人,开导别人,是不可多得导师是网络上的一股清流!而如 ...

  • 【荐品】人生的四种选择:读书、走路、做人、做事

    读书 首先是读什么书.要成为一个有用之才首先要读书,多读书.诸葛亮<诫子书>中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才须学也,学须静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读书 ...

  •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九十四天:人生下半场的选择

    阅读 能够经理好自己"人生下半场"的人可能只占少数.大多数人会继续做他们正在做的事,尽管他们对工作感到厌倦.每天重复例行公事.度日如年,但他们也会继续做下去,直至退休.但是,正是这 ...

  • 人生必须面对的四种选择

    人生必须面对的四种选择 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 如果改变不了,那就去适应吧, 如果做不到适应,那就只好回避吧, 如果连回避也不行,那就只有放弃吧. 改变不了外界,就改变自己.既然我们不能改变世界,就 ...

  • 人生四不要

    不要把烦恼带到床上,因为那是用来睡觉的地方: 不要把怨恨带到明天,因为那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不要把忧郁传染给别人,因为那是不道德的行为: 不要把情绪挂在脸上,因为那是令人讨厌的表情.

  • 人生就是不停选择,不停放弃

    人生就是不停选择,不停放弃

  • 人生四识:常识、学识、见识、胆识 个人的...

    人生四识:常识.学识.见识.胆识   个人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这四"识",分别是常识.学识.见识.胆识.   一是常识. 常识,是普通知识,也是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知 ...

  • 人生四大正能量:

    人生四大正能量: 1.遇到爱你的人,学会感恩:遇到你爱的人,学会付出. 2.遇到欣赏你的人,学会感激:遇到你欣赏的人,学会赞美. 3.遇到嫉妒你的人,学会低调:遇到你嫉妒的人,学会转化. 4.遇到不懂 ...

  • 人生不能少选择——57岁有感

    门在那!走出去,会有风雨,也有阳光! 这张图是我三月间在诺和西海社区巡查时偶然拍到的.雨幕后面的阳光透过森林的间隙洒落下来,让人感觉到穿过这雨幕,你会突然看到一个灿烂的世界. 在我过去的56年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