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加献:公安局追查文学小册子|散文

倪熊:苦楝花,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殿后煞尾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细纱车间有一个叫俞旦的,是文学爱好者,喜欢写诗。在北京培训班,他认识了在北京做建筑的M县人柴子枚,也喜欢写诗。1984年他们都先后回到了M县城,俞旦介绍柴子枚与米方长、李文浩认识了,他们一起喝酒、谈诗、争论、舞文弄墨。米方长还将那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字送给了柴子枚,他挂在了大学宿舍里作为自勉。
他们密切关注着当时的文坛与诗坛。
1978年8月11月,《文汇报》整版发表了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伤痕”这个词很快成为一个文学思潮的名称,卢新华也因此被视为“伤痕文学第一人”。
也是在这一年的冬天,思想解放的春风吹到了诗歌界。诗人北岛等人在北京创办了民间诗歌刊物《今天》,这本刊物被视为中国朦胧诗的聚散地。那时候,全国青年追捧的诗人舒婷、顾城、芒克、江河等,都在《今天》上活跃创作。
一时间,大家都在传抄和吟咏他们的诗——“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全国创办或复刊了上百家诗刊。
八十年代,那是一个充满感性情怀和理性批判的诗歌年代。
在万物复苏大地回春之际,面对充满希望的明天,那些沉寂的诗人开始思考人生和憧憬理想。
诗人的梦都在八十年代,关于理想,关于青春,关于爱情,读诗的时候,身边还会有妩媚羡慕的眼神。柴子枚、米方长他们边喝边聊,畅谈酒逢知己千杯少的海阔天空,几杯下肚,无所不谈,有若高山流水的默契和简单。他们一起诵读,一起讨论。甚至发生激烈的争吵,进而摔杯而起,不欢而散。过不久又聚在一起,上演下一幕的慷慨激昂,怒目而视。
俞旦喜欢舒婷的丰富细腻和清纯明净《致橡树》: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柴子枚喜欢席慕容的细腻和温存《一棵开花的树》: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米方长更喜欢食指的诗: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但凡郁闷的时候,他就大声呐喊:相信未来!
他们逐渐萌生了出一本文学小册子(像北岛创办的《今天》那种)的想法。米方长负责编辑、李文浩负责刻印、俞旦负责印刷。
最初的名字叫《带露折花》,取意鲁迅《朝花夕拾》序中的“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小册子主要是刊登他们4人写的作品。后来又更名为《草堂愤》,取意在俞旦家的草屋发愤努力。小册子大多就是在那草屋刻印、印刷和装订的。
这个小册子印量有限,只是在一些熟悉的文友之间传阅,相互学习欣赏。
柴子枚有一个同学叫杨正川,在厦门大学读书,他把小册子带到了大学。后来大学闹学,公安局发现了这些小册子,认为这是有组织有影响的宣传工具,一路追查,到了北京市M县公安局。
这天,米方长刚下夜班,厂保卫科通知他去公安局政治处一趟。他莫名其妙,洗了澡,吃过早餐,慢悠悠来到了M县公安局。
政治处在二层。一个面目严肃的人接待了他。
“今天找你来,一是核实一些情况,另一个我们聊聊天。你除了工作,都喜欢做什么?”
“看看书,打打球,也写点东西。”
“你会打篮球?”
“对呀,经常搞一些比赛,我是厂队队长。”
“那好呀,我也喜欢打球,有机会我们一起玩玩。”
谈话间,两人不知不觉熟悉起来。
谈到了他们的小册子,政治处的说:“你看你们的名字起得就不好,挺好的花儿折了,不爱惜花草呀。”
米方长笑了,“不是这样理解,带露指的是新鲜,折花是写东西,就是在脑海中刚有一些新鲜的想法就写出来,有激情,有新鲜感”。
“《草堂愤》更是有问题,小小的年纪哪来那么些愤怒?尤其是在敏感时期。”
米方长更笑了,“这个愤字,不是愤怒的意思,是发愤、发愤图强的意思,指自己感觉不满足,努力地做。不信你查查字典。”
政治处的当真拿来字典,一查,果然和米方长说的不差。
“那篇李文浩写的《讲话与出汗》,明显是在讽刺你们领导,他非常生气!”
“作为文学作品,是有评判标准的,但至少不应该望文生义。大多是艺术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怎么能够对号入座呢?”
谈话进行到了这里,政治处的也不得不佩服米方长的见识与辩才,加上自己的学识有限,还真的感到力不从心。
“那你说说,你们有没有组织,谁负责?”
“哪有什么组织呀,不过是我们几个臭味相投,在一起瞎玩罢了。”当时,柴子枚在校读大专,俞旦也经过复习考上劳教劳改学校,正在托人调档案提户口。“他们都忙,就我有空,大多是我做的。以后再问这些事,就直接找我好了。”
这个时候,政治处的真的服了米方长,这么大的事情,他一人都扛了,真够哥们的!
不知不觉快接近中午,“今天就到这里,有什么需要了解的,还希望你配合”。
“没有问题,随叫随到,包括咱们一起去打篮球。”
“一言为定!”
他们边说边握手,政治处的还亲自把米方长送到了楼下,挥手道别。
在厂院子里,章书记碰到了米方长,叮嘱到:“要把心思用到工作上,别总弄些邪门歪道,给厂子找麻烦!”
米方长看看章书记,不置可否,快步离开了。
【作者简介】郝加献,北京密云人,自由撰稿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
(0)

相关推荐

  • 不怕撕逼的记者才是好记者?

    原创稿件,转载请授权 在当下做一个记者,不但要精于写稿,也要敢于撕逼. 济南公安VS中国经营报记者郝成 近日,@济南公安 发微博称中国经营报的一篇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并发布了相关通报. 此后两个小时, ...

  • 「写作坊·美文」杨步辉|乡村记忆最难忘

    作家新 干线 乡村记忆最难忘 一一读<硬笔画里的沁源乡村记忆>有感 一个夏日的午后,大雨初歇.雨后的山城沁源干净.清爽.舒适,令人心旷神怡.我去县旅游局拜访仰慕已久的杨仆老师.杨仆,原名杨 ...

  • 这小册子,耐品!

    陈洪寿 雪泥鸿爪册

  • 郝寒梅:【父亲】(散文)

    父亲 ◎郝寒梅 [作者简介]:郝寒梅 ,宁夏银川市 ,健身教练,爱好读书.钢琴.骑行.旅游. 平凡中蕴涵真实,朴实中包含真诚,沉默中寓于伟大,谨以此文献给我最亲爱的父亲.. 图书馆里,我在书架间游览, ...

  • 2020, 我们一起走过

    2020, 我们一起走过 人生最美相遇 童年遇玩伴 青年遇红颜 中年遇知己 老年遇见忘年交 此生若说幸事 天命之年得遇 东微文友 人生若说幸运 童年不忧食 青年不忧衣 中年不忧业 老年不忧子女福 此生 ...

  • 郝加献:我是蜘蛛人|散文

    润芳:挖黄鼠|散文 文/郝加献 [作者简介]郝加献,北京密云人,在保洁公司工作.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20余万 ...

  • 郝加献:操作能手是这样炼成的|散文

    蒙琼英:尘封的记忆|散文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织布女工分三个工种:装纬工.挡车工和帮接工. 装纬工将小车上纱袋中的纬纱插进织梭里,然后放到自动补梭的梭箱:挡车工负责检查织造好的布面,因 ...

  • 郝加献:M县青年向往的地方|散文

    藜藿:回望中的故乡|组诗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大多为公有制,或全民或集体,对职工生活实行吃.喝.拉.撒.住.行等"全包",纺纱厂也没有 ...

  • ​郝加献:米方长的“精神城堡”|散文

    小鱼儿:写给雪的情书(外一首)|诗歌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准备车间的南面,大食堂的东侧,有一块空地.在厂团委的倡导组织下,厂员工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己去厂外拣石子,自己肩扛手推,自己 ...

  • 郝加献:“铁人”王进喜的榜样力量|散文

    郝加献:"锤"炼基本功|散文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1984年11月至1985年7月,纺纱厂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当时,纺纱厂与京棉二厂签署了二厂援助纺纱厂安装设备 ...

  • 郝加献:“锤”炼基本功|散文

    <阅读悦读>2019年12月热文榜(附奖励办法和标准)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室外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室内温暖如春,热火朝天. 培训班分批为学员们安排了"钳工&qu ...

  • 郝加献:梁八斗演讲|散文

    沧浪:儿子.父亲.银行卡|诗歌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南朝宋国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曹植 ...

  • 郝加献:我的青春,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留在了纺纱厂|散文

    毛颖:中年男人就是一部<西游记>|开心一笑 文/郝加献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37年前的1982年10月25日至29日,400多名热血青年分五批在京郊密云的一个游泳池集结,出发赴京学习纺 ...

  • 郝加献:毕业季的那些离情别绪,你还记得吗?|散文

    贾华:哀歌|诗歌 文/郝加献 [作者简介]郝加献,北京密云人,自由撰稿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大型征文优秀奖,20余万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