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志 164:徐邈传》

这是《真·三国志》第 164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徐邈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徐邈,字景山,今北京人。

在曹操平定河朔郡之后,任徐邈为丞相军谋掾,后又转任东曹议令史。

曹操曾经颁发了禁酒令,但是徐邈喜欢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有一次,校事赵达向他询问政事,徐邈称他为“中圣人”,后来,赵达将这事告诉了曹操,曹操大怒。

在一旁的鲜于辅说:我听说平常喝醉酒的人称清酒为圣人,称浊酒为贤人,徐邈平日里性情谨慎,不至于会说出如此胡话,想必他当时是喝醉酒了吧,主公息怒呀!

徐邈这才没吃官司。

后来,曹丕继位后,有一天问徐邈:徐邈,你如今还充任中圣人吗?

徐邈回答道:从前子反在谷阳喝醉了酒,半夜逃跑;当年御叔饮酒也被罚了重赋。我的嗜好和这二人相同而已,不能自我克制,所以时常喝酒,但嘿嘿,我却能常常因此而得到赏识。

曹丕闻之,哈哈大笑,对身边的人说:果然名不虚传呐!

213年,曹操封魏公,获得了自行设置尚书、侍中和六卿等官的VIP贵宾资格,徐邈便被任为尚书郎。之后,徐邈又先后任陇西、南安两郡太守。

220年,曹丕继位,期间,徐邈历任谯国相、平阳太守、安平太守及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良好的名声,因此被赐爵关内侯,后转任抚军大将军军师。

228年,曹叡因为凉州处于偏远地区,又与蜀汉接壤,于是任命经验丰富的徐邈为凉州刺史,出驻凉州。于此,徐邈才在史书上留下了一点笔墨,而不仅仅只是一堆官职。

徐邈刚任职不久,便遇上了诸葛亮兵出祁山,陇右三郡相继反叛,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徐邈派参军和金城太守等攻打南安叛贼,取得胜利。

河右地区少雨,经常因无粮而苦恼。徐邈在看到实际情况后,上表请求修缮武威、酒泉盐池,用以收藏从诸葛村夫那抢来的粮食。同时,他又开凿水渠,招募贫民租种土地,使得家家丰足,仓库满盈。

这期间,徐邈又从州中的军费中抽出一部分,用来交换附近胡人的金帛犬马,以供中原人消费。凉州本是荒凉之地,百姓民风彪悍,为了防止叛乱意外,徐邈逐步将民间的私藏武器收缴起来,统一保管,然后宣讲仁义,建立学校,限制过度铺张浪费的葬礼和祭祀。

在一系列的举动之后,当地社会风气大为改善,百姓心悦诚服,在徐邈的努力下,边远少数民族开始进贡。而后,因徐邈讨伐反叛的羌人有功,被封为都亭侯,加建威将军。

在与羌人与胡人打交道的时候,徐邈从不过问他们小的过失,但是若犯了大罪,那么徐邈会先通报他们的部帅,让他们知道,然而斩首示众,因此,徐邈深得百姓的信服和敬畏。

凡是朝廷赏赐的东西,徐邈都分给底下的将士们,从不拿回自己家,自己的妻儿却总是衣食不足,逢年过节也没几件新衣服穿。曹叡得知后,很是赞赏,便经常额外给徐邈家送去衣食。

在徐邈的统治下,凉州秩序井然,虽处于偏远地带,但心向中原,毋宁说,没有徐邈这等人的努力,光靠打,靠抢,靠蛮力,华夏也不会从小小的部落壮大成如今的庞然大物。

240年,徐邈回到洛阳,担任大司农,后转任司隶校尉,就算回到了中原,徐邈依旧兢兢业业,百官对其都很敬畏。后来,徐邈因公离职,转任光禄大夫。

248年,朝廷任命徐邈为司空,徐邈却感慨道:三公是坐而论道的官位,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就空着它,怎能让我这么一个多病的老头子去担任呢。

因此,徐邈拒绝了朝廷的任命。

249年,徐邈去世,享年78岁,朝廷以三公之礼厚葬,谥号穆侯,其子徐武继承爵位。

欢迎在底部留言,精彩的留言也是文章的一部分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