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鲁速
配图:鲁速 / 编辑:清懿
骄阳如火中迎来了立秋节气,由于时代的变迁,二十四节气中除了个别的已经成为法定假日的节气,很多节气都已经不被重视了,要知道在古代很多节气可都是隆重的节日,比如立秋就是其中的一员。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立秋一般都跟七夕紧邻,不是立秋在前就是七夕在前。而“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 “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不过由于中国的地域广阔,秋天落叶在中国很多地方是没有的,但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却是普遍适用于中国绝大部分区域,只是收获的果实不同而已。在中国古代社会,立秋一直是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因为无论是天子还是百姓,都盼望着能有个丰收年,立秋作为一个节日还可以追溯到周朝,在西周时期,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汉朝建立以后,依然沿用周朝的仪式。到了唐朝,虽然西周的仪式还在,但还增加了其他项目,那就是祭祀五帝。宋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立秋之日,男女都戴楸叶,以应时序,还有以石楠红叶剪刻花瓣簪插鬓边的风俗,也有以秋水吞食小赤豆七粒、吃瓜果等风俗。清朝在立秋节这天,悬秤称人,和立夏日所秤之数相比,或许这就是清朝的夏天不增肥,秋天徒伤悲吧。啃秋这个名词其实很多年轻人并不并不了解了,这也是传统节气文化被人遗忘的遗憾。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也是寓意丰收的季节能够被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 据说这样做可以不生秋痱子,毕竟在南方秋老虎不容小觑。在浙江等地,立秋这天要西瓜和烧酒一起吃,据说可以预防疟疾。四川东部和西部民间在喝立秋水, 一般都是在立秋时节 , 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水,他们认为这样能将夏天积压的暑气消除,到了秋天没有腹泻等疾病。“躺秋”在有些地方也叫做“卧秋”或者“睡秋”。其实躺秋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就是立秋以后,可以找一些阴凉的地方躺一躺了,表示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了,阴凉秋天就要来到,都可以躺在地上了。另外一层意思是,秋天多躺一躺,恢复一下夏天掉的肉。夏天的时候,人一般都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而且消耗也大,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实际上,在现代社会贴秋膘已经不可取,其实进补也好,贴秋膘也好,都是农耕文明时期的养生策略,那个时候物质匮乏,冬天的时候比较难找食物,储存的食物有限,因此需要在丰收的秋季多补充一些能量,以应对寒冷的冬季,不至于饿死、冻死。现代社会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相反,需要尽可能的多减肥才能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因此在立秋贴秋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如果本来就体重超重,还是以减肥瘦身为主,不管是减肥还是贴秋膘,都是为了能够健康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