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
十八
【注释】
(1)事君尽礼:事,服侍,事奉.尽,完全,所有的.
(2)人以为谄也:谄(chǎn),巴结,奉承.
【译文】
孔子说:“完全按照做臣子的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是在向君主献媚讨好。”
【感悟】
孔子在《学而第一》的第一章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论语》的开篇即提出了对君子的追求,不管别人是否理解,是否支持,自管按照君子的条件要求自己。可是,面对鲁国当时强大的权臣势力,孔子有时候仍然不免感慨一句:“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可见,君子其难也!但孔子就是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不管世事如何,也不管别人怎么说,孔子始终没有放弃对“礼”的追求。他认为君臣都要讲礼,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上下和谐,国家就能实现礼治。当时的鲁国,三桓当道,王室疲弱,三大家族根本就不把国君放在眼里,一般人都去攀附三桓势力,已经没有多少人再重视君臣之礼了。特别是三桓,僭越礼制的言行习以为常,看到孔子对国君还这样么用礼,他们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我们都不在意这个礼了,孔子还在尊礼,他就是在向国君献媚啊!”其实孔子怎么会去献媚,孔子这样光明磊落,坦荡无藏之人,无论做什么,都是在依自己的信仰,依自己的本性而行,尽自己的分内之责。他以为很平常的,却偏偏有人说他不正常,这是社会惯性,社会风气不好使然。一般人在那种不好的强大社会惯性和风气之下,往往会迷失自己,丢掉信仰,变得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最终泯灭了自己的理想和真性。但圣人就是圣人,孔子坚定如初,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始终用君子的条件约束和要求自己。这就是伟人和凡人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