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状元,晚年却被贼王强迫,结局让人甚是心疼

文/元气少女QMQ

中国科举制度从开创到被废除,前后经历了一千两百多年,其间大约产生了六百多名状元。而在中国古代,读书考试、当官入仕这些事情是被视作男子权利,所以这六百多名状元中,基本上也都是男子。

与之相反,古人对女子的要求不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是"无才便是德"。女子入学堂并非常见之事,女子考科举、中状元更是闻所未闻。

然而,在太平天国时期,真的就有过那么一位女状元——傅善祥。此女子到底是何方神圣?究竟有何本事,能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一绝呢?

▲傅善祥影视形象

据考究,傅善祥能够成为女状元,还真的不是靠运气。

一、父亲开明,自幼勤学

傅善祥是金陵人(今天的南京),父亲傅槐是清代的生员。傅姓多是书香世家,祖上多是读书之辈,历史上也出过不少的名人。如清朝的第一位状元——傅以渐,他曾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被尊为帝师。傅善祥的父亲亦不例外,中秀才之后,夫妻两人便在故乡金陵开了一间学堂,以教书育人为生。

傅槐在当地颇受尊重,因为自己是个读书人但却又不至于迂腐,他在这方面也比较开明,并不阻止女儿傅善祥读书写字。相反地,对女儿傅善祥的培养并不低于对儿子的用心,傅槐让傅善祥和哥哥一样进学堂读书学习,还会定时检查二人的功课。

傅槐对傅善祥悉心栽培,加上她本人天资聪慧,傅善祥小小年纪就已经能写一手好文章。可惜的是,父亲傅槐在傅善祥还未成年就辞世了,母亲哀恸不已,两年之后也撒手人寰了。

所幸,傅善祥的兄长这时已经成家立业,就这样,在兄嫂的抚养下,傅善祥出落成了一个大家闺秀,不久后兄长将傅善祥许配给当地一户清白人家。虽然傅善祥的丈夫比自己小六岁,但是夫妻和睦,感情很好,颇有几分当年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味道。令人惋惜的是,历来才女多波折,傅善祥亦未能逃脱这一关,新婚三年,丈夫因病离世,正值花样年华的傅善祥就成了寡妇。

二、太平登科,高中状元

公元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并以此地作为都城,用太平天国的管理加以改造,划分男女军营,重新拟定规章制度。傅善祥亦被编入女军营,从小未曾吃过苦的她在那里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

不过,傅善祥对局势了然于心,知道太平军如今正盛,与其反抗,不如做出一番成绩来为自己谋一条生路。傅善祥从小就熟读经史文书,通晓古今,经常提出一些颇为独特的见解。主管军队的杨秀清很快就注意到了傅善祥,于是将她招到自己麾下,为自己所用。

不久之后,太平军在南京的统治逐渐稳定,洪秀全意欲为天朝网罗人才,于是就颁布了诏书,举行科举考试。与以往的科举不同,洪秀全下令此次科举增设"女科",允许妇女参加,这也就意味着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样考试做官了。

得知此令之后,东王杨秀清极力推举傅善祥去参加科举。他还断言,傅善祥才思过人,金陵城中欲与其比肩者寥寥,必能夺魁。没想到杨秀清一语成谶,傅善祥果真高中状元。

当时女科的主考官,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副考官则有两位,王自珍和张婉如。文章试题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但当时的社会深受封建思想影响,考生们大多选择了附和孔夫子的这一说法,千篇一律。唯有傅善祥另辟蹊径,在文章中严厉地批判了这一说法,还举出了大量实例,证明女子相夫教子劳苦功高,不可把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文章言辞犀利,开合有道,令人拍案叫绝,天王洪秀全看完之后极为赞赏。

第二部分是诗作,题目是《欸乃一声山水绿》,傅善祥做的诗更是令人惊艳,韵律工整,构思精巧,用词清新独到,在青山绿水中行舟的快意描写的栩栩如生,令人为之向往。傅善祥的文章和诗作都被当时的考官评为最高分,傅善祥以此摘下了科举史上第一次"女科"的桂冠,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状元。

三、观念前瞻,推动女权

开榜那天,洪秀全亲赐女状元花冠锦服,又命侍卫护卫傅善祥左右,随其在金陵城内打马游街整整三日,好不风光。此后,女状元傅善祥的名字家喻户晓。

东王杨秀清是最早看中傅善祥的人,因而在傅善祥科举高中之后,杨秀清立马向洪秀全讨要傅善祥。于是,洪秀全任命傅善祥为东王府的"女侍史",负责起草东王诏命和文献的整理。傅善祥很快就显现出她的治理才能,将东王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除此之外,傅善祥还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女馆生活时,傅善祥曾见过妇女因与丈夫、儿子离别,悲痛到不惜自残的惨剧,她深知其中的痛苦,于是她向洪秀全提议废除女馆,恢复家庭制度,允许婚嫁。

这一提议虽与太平天国的观念相违背,但是的确说出了百姓的心声。洪秀全一开始十分犹豫,还曾责怪傅善祥"口出狂言","不知轻重",但是在多番考量之下,洪秀全还是采纳了这一建议,废除了女馆。同时,傅善祥也极力推进妇女解放,提高妇女地位,建议增设更多女官职,如女总制、女监制等职位,让妇女参与到天朝建设中来。

此外,傅善祥还成功说服东王杨秀清颁布保护文物的诏令,避免很多价值不菲的文物遭到无知官兵的破坏,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她还亲自去搜求文物,在东王府里面建立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傅善祥的举动得到了军民的一致认可,当时在军民中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就是:文有傅善祥,武有洪宣娇。

四、天国碎裂,去向成谜

然而,太平天国在之后却渐渐地走向了腐败。定都南京之后,天王洪秀全渐渐开始懈怠政事,引起了其他诸王为了王位明争暗斗,为天京事变埋下了伏笔。虽然在外头,太平天国的将士们仍在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但是在金陵城内,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已经丧失了当初的起义时的豪情壮志,迷失了方向,走向深渊。

东王杨秀清的腐化最为严重,不仅在部下面前骄纵作势,四处树敌,而且自恃手握重兵,越位之心日益增长,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

更过分的是,杨秀清还强迫傅善祥委身于她。傅善祥虽然是朝廷官员,但是终究还是一介女流,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无法反抗杨秀清,只得顺从。自此之后,傅善祥的工作再与政事国事无半点关系。这是傅善祥个人的不幸,亦是整个太平天国的不幸。

1856年,杨秀清击垮清廷的江南大营,一时风头无两,于是他"请"天王洪秀全到东王府中封他为万岁,这是明摆着要取代洪秀全。对此,洪秀全秘密召回北王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加上燕王秦日纲的配合,东王府阖府上下两万多人全都被屠杀殆尽,曾经东园的飘柳,如今只剩下斑斑血迹。

至于女状元傅善祥究竟去了何处,倒是无人可知。

有人说,血洗东王府那天,傅善祥亦被乱军杀死,最后被抛尸到秦淮河中。

也有人说,在天京事变发生之前,傅善祥已经多次劝诫杨秀清收敛,但是杨秀清不为所动。无奈下,傅善祥决意出家为尼,在金陵一间尼姑庵里剃了发,了断红尘。正因此,傅善祥逃过了一劫,最后与古佛青灯长伴了却余生。然而是否史书上却未能找到傅善祥出家的尼姑庵的具体地点,此说法有待考证。

民间人士大概是可怜傅善祥的遭遇,于是为她编造了个更为浪漫的结局,说是傅善祥在东王府中和何震川两情相悦,在天京事变之前早就远走高飞了。

太平天国灭亡之后,遗留下来的史籍资料大多被焚毁,可考的文献也没有多少,后人想考证傅善祥的去处也无迹可寻。于是,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的结局成为了一个无人可解的迷。在笔者看来,史书对女人总是苛刻的,与其让后人用傅善祥的生死评论她的品行,还不如让世人记得她的才情,对她来说,去处不明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

参考资料:

1、《中国第一位女状元傅善祥》,卢尘逸

2、《中国第一位女状元》,李肖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