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辨证和其它辨证方法的关系
关于六经辩证,我们谈最后一个问题,六经辩证和其它辩证的其它关系。中医学发展到今天,它的辩证方法很多,八纲辩证、脏腑经络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病因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等等,那么六经辩证和这些辩证方法是什么关系呢?
——六经辨证中包含八纲分证——
①六经中包含阴阳分证:三阳病多阳证,三阴病多阴证。
②六经病包含表里分证:太阳为六经之表,其它五经病为六经之里。太阳为三阳之表,阳明为三阳之里,少阳为三阳之半表半里;太阴为三阴之表,少阴、厥阴为三阴之里。伤寒、中风为太阳之表,蓄水、蓄血为太阳之里。
③六经中包含寒热、虚实分证: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但也有寒证、虚证;三阴病多虚证寒证,但也有实证、热证。
因此可以认为,八纲辨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辨证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纲领性的辨证方法。
应当说八纲辩证是辩证的一个大的纲领,它是从六经辩证中归纳提取出来的一种辩证的方法和思路。
那么从六经辩证来说,太阳病多表证,阳明病和三阴病多里症,所以这就有了表里的分症问题。从六经辩证来说,三阳病多阳症,三阴病多阴症,这就有了阴阳的分类。从六经辩证的角度,三阳病多实症,比方说太阳膀胱,蓄血蓄水是实症,阳明腑实是实症;那么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多虚寒症,这就有了实和虚的问题,也有了寒与热的问题,所以八纲辩证是后世医家从六经辩证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分证的大的纲领。
八纲辩证它的缺点是不能用于指导临床用方。你说我辨它是个表症,辨它是个里症,你用什么方?你是表寒呢,还是表热,你是中风呢,还是伤寒?所以八纲辩证不能直接指导用方。
我们刘渡舟老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说就像一个邮递员在送信,八纲辩证只是告诉你去哪个街道,哪个门牌号码呢,它没有告诉你。你要想把这封信直接送给收信人,你还必须要知道门牌号码,而六经辩证就指明了门牌号码,指明了这是一个太阳伤寒表实症,你就可以用麻黄汤来治疗。这是一个阳明腑实症的,以热胜为主,而腑气不畅的症候,那么你就会用调味承气汤来治疗。所以八纲辩证只是一个分纲,在临床上不能够具体的指导用方。
——六经辨证中含有脏腑经络辨证的内容——
六经病中的经络病证,是构成经络辨证的内容之一;六经病中的腑证和脏证,则是脏腑辨证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脏腑经络辩证是后世医家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方法,他把每一个脏腑和每一个经络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都给你列出来。
所以后世医家所归纳的经络辩证中,有一些内容就来自《伤寒论》的经证,比如说太阳经受邪之后,表现了头项强痛,或者项背强几几。这是在后世经络辩证中,就是太阳经的症候。
《伤寒论》中提到的阳明经受邪,可以表现为额头疼痛,缘缘面赤,目痛鼻干,夜卧不宁,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就可能变为阳明经脉的症候。
那么《伤寒论》所提到的少阳病,有目赤耳聋,胸胁烦闷,偏头痛,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就可能作为少阳经的症候的表现之一。
那么《伤寒论》中出现的厥阴经受邪,表现了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那么是肝家虚寒,浊阴不化,浊阴循经上挠清窍,出现了巅顶痛,那么这在后世的经络辩证中,这个巅顶疼痛就可能作为厥阴经的经脉辩证的一个项目。
后世的脏腑辩证,把脏腑可能出现的寒热虚实,种种症候都罗列来,当然,《伤寒论》中涉及到脏腑辩证的,也可以归属于脏腑辩证中的一项内容。
比方说膀胱的病症,膀胱气化不利的,表现了小便不利、小便少,少腹苦里急,可以引水消渴等等,那么在后世医家,他就把膀胱气化不利的气分症,就可能包括了太阳膀胱的蓄水证。
又比方说,表寒化热,循经入里,和血结于膀胱,表现了少腹硬满,或者少腹急结,其人如狂,或者其人发狂,那么这在《伤寒论》中,叫做太阳蓄血证,这在脏腑经络辩证的膀胱腑证中,也有可能把这种膀胱蓄血证列属于脏腑辩证中膀胱病症的一个证候。
所以脏腑辩证和六经辩证之间是这样一个关系,六经辩证的经络辩证为后世的经络辩证提供了资料;六经辩证中的脏腑辩证为后世的脏腑辩证提供了基本的资料,但是两者不能够完全代替。新经络公众号特别想提醒大家的是,《伤寒论》中的六经辩证,是张仲景根据临床客观实际,一条一条把病例摆在这里之后分类的。他所写的内容,都见于临床。而后世医家,他的脏腑经络辩证,他不一定来自临床实际,是坐在屋子里,分析了大量资料以后,在他的脑子里想像的某一个脏腑,应当有寒,应当有热,应当有虚,应当有实,他们的寒热虚实都用什么方子,这么罗列出来的。
所以我们今天在临床上,那么常用到脏腑经络辩证,里头的一部分内容,实际上和六经辩证有关的。
六经辨证为后世医家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给予许多启迪,在后两种辨证方法完善后,医家则以六经辨伤寒病,以卫气营血辨温病,以三焦辨湿温病,从而使外感病的辨证方法得以完备。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我们现在得温热病就比较多了。所以到明清以后,人们发现固守《伤寒论》中一些方子,对临床上的一些外感病,在治疗上效果不好,于是逐渐就产生了卫气营血辩证和三焦辩证。就我们今天来说,卫气营血辩证主要是辨温热病的,而三焦辩证主要是辨湿热病的。那么六经辩证主要是辨风寒邪气伤人阳气病变的。把这三种辩证方法综合起来,就涵盖了所有外感病的辩证方法。
《伤寒论》的治则、治法和疗法
——《伤寒论》的基本治则——
① 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
对每一病证,均遵照审证求因的原则,辨其病因之阴阳,病性之阴阳,病位之阴阳,然后按照病因、病性、病位的阴阳属性确定其相应的治法。
② 祛邪扶正,分清主次 。
三阳病属表、属热属实,正盛邪实为基本矛盾,故以驱邪为主;三阴病属里、属寒、属虚,正虚邪恋为基本矛盾,故以扶正为主。祛邪之时,不忘护正;扶正之时,不忘祛邪。
③ 调和阴阳,以平为期 。
不论扶正,还是祛邪,无论正治,还是反治,皆以协调阴阳,使阴阳协和为准则。
④ 明确标本,分清缓急 。
一般情况重在治本,特殊情况急则治标;先表后里为常法,先里后表为变法,表里兼治为权宜之法。
⑤ 正治反治,依证而行 。
表象与本质相符,用正治法,如三阳病热实证,治以“热者寒之”之法;三阴病虚寒证,治以“寒者热之”之法。表象与本质不一致,或病邪过强,拒药不受者,用反治之法,如白通加猪胆汁汤,即以白通汤破阴回阳,加猪胆汁和人尿引阳入阴,以防格拒。
⑥ 随证治之,变化灵活 。
《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虽是针对六经兼变证而提出的治则,实则是适用于所有疾病的论治法则。针对不同病证,采取不同的治法,是《伤寒论》中的基本治则之一。
⑦ 三因制宜,各有侧重 。
治疗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亦为《伤寒论》的基本治则之一。
⑧ 重视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 。
疾病的发生是正邪斗争的结果,祛邪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体的正气,如邪气已去而正气也亡,则失去了治疗意义,《伤寒论》在治病、选方、用药、护理、调摄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扶阳气、保胃气、存津液等固护正气的思想。
——《伤寒论》的基本治法——
包含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涩等方法。
——《伤寒论》的常用疗法——
主要有药物疗法、针刺疗法、艾灸疗法、饮食疗法等。药物疗法在剂型上有汤剂、散剂、丸剂、含剂、肛门坐药、灌肠剂等等,在用法上有外用、内服之分。还有药、针并用法,药、灸并用法,针、灸并用法,药、食并用法等等。
总之,《伤寒论》上承《内经》,下启后世,汇集了中医治则、治法之大成,开创了中医各种疗法和药剂技术之先河,为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伤寒六经与十二经关系
《伤寒论》是一部理论指导实践的中医经典著作,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籍。而如何理解它、掌握它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医疗,解决广大人民的疾病,则是学习它的主要目的。
众所周知,伤寒是以“六经辨证”为纲领,而“六经辨证”则是以十二经与脏腑学说为基础,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而辨证施治的。但是长期以来,《伤寒论》的注家,对于“六经辨证”与十二经的关系,始终未有统一认识。有的认为伤寒“六经辨证”,“是六种证候群,与十二经截然无关。”① 有的认为:“仲景的三阴三阳和针灸家、运气家完全不同……,就是和《热论》的三阴三阳,亦基本两样。”② 究竟是否“截然无关”或者“基本两样”,作为学习《伤寒论》者,这是应当搞清的,否则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辨证施治,将会缺乏充分的依据。
(一)六经辨证是以经络运行与脏腑活动为基础
何以说“六经辨证”是以经络运行和脏腑活动为基础呢?《伤寒论》序言中这样写道:“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说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都是由五种元素变化而产生,而人体内在脏腑、经络活动,阴阳构通,也是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这就突出说明人体生命基础,是脏腑和经络;脏动于内,而经络行于外,表里汇通,运行不息。伤者受也,寒者邪也,受邪以后通过经络而传于脏腑,邪在表时属三阳,邪入里时属三阴。从这个意义分析,六经”不过是归纳了经络、脏腑的疾病现象,由博返约而已,怎能说它与十二经“截然无关”呢?从下列条文也可说明它们的关系。
《伤寒论》24条说,“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太阳中风,理应服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调和营卫,可是初服桂枝汤后,不但病势未减,反而加剧了烦躁,这是阳气拂郁在表,当汗不汗,邪无去路之象,这时应当针刺风池、风府,疏通太阳之经,再服桂枝汤解肌发汗,邪随汗出自然而愈。
为什么刺风池、风府能以解烦呢?《内经・热论》说:“巨阳(即太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刺热论》也说:“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止。”仲景根据这些理论,所以提出刺风池、风府,是启其风邪入侵之户,使风邪有其去路,阳气畅通无阻,再以桂枝汤解肌发汗则烦自解。
再如108条说:“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日纵,刺期门。”109条说;“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尽管以上两条,注家提出异议,但刺期门是无疑的。因期门乃足厥阴经之穴位,无论是肝乘脾的纵,还是肝乘肺的横,属肝木过盛所致,所以刺期门以泻其纵横之邪,使木郁则达之,气滞以行之,则满胀自消矣。
再如142条说:“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鞭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太阳与少阳合并发病,呈头痛、项强,或者头昏目眩,胃部胀满,时如结胸那样心下痞鞭,这时应当针刺大椎、肺俞、肝俞,但是不可发汗。如果不慎而解表发汗,势必劫阴伤津,以谵言妄语,脉弦风动。若出现这些证候,迨至五日仍然不好,应当针刺期门以泻厥阴肝木之邪。
另如143条说“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妇人中风,发热恶寒,是风邪在表之证,值经水来潮,且七八日之久,尽管热退而脉静身凉,但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言妄语,此乃热入血室,而非真正热退之脉静身凉,应当针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以上两条,皆有表证未罢而传入里,因而时如结胸那样心下鞭满、谵言妄语。时如结胸而非真的结胸,故不用陷胸汤丸;谵言妄语,而非府实燥屎所致,故不用大小承气。且证情未稳,文有或、如之词,故汗下均非所宜,仲景用循经取穴法,刺期门以迎而泻之。
通过上文可以清楚看出,上述条文所论皆属十二经之范畴,“六经”不仅是十二经的简称,而且还反映脏腑的疾病,怎能说十二经之外,又有什么六经呢?如果说六经是孤立的六组证候群,那么对于上述条文,又当如何解释?
再以太阳经的循行部位与发病证候而言,《经脉篇》说,“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額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蹲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至小趾外侧。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腰似折……。”从本条描述来看,无论是经脉运行路线,还是本经证候表现,与太阳病之头项强痛,完全相符,怎能说六经与十二经“截然无关”呢?又怎能说与针灸家所论之十二经完全不同呢?
(二)十二经与脏腑病位的关系
十二经即手足三阴三阳经之总称,是五脏六腑加心包而成为六脏六腑运行于体表的外卫系统。这个系统,既能反应内在脏腑的动态,又能反应外在体表的变化,它是人体内外汇通的复杂系统,是人体组织的细致结构,因此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
但是这个系统,无论枝节多么复杂,结构多么细致,而其循行路线始终有一定的方向,一定的活动范围。手三阴经由脏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足三阳经由头走足。何以如此规律?因阴受气于五脏,阳受气于四肢。其运行路线,始于手太阴肺,而尽于足厥阴肝,复交于手太阴肺,如环无端,运行不息。所以《灵枢、海论篇》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本脏篇》说:“经络者所以行气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由于经络内外构通,运行不息,时刻反映脏腑及体表状况,所以《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以上文献说明,经络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体表与内脏的联络者、维系者,而且是气血营养的输送者,疾病的反映者,因此能决生死而处百病。所谓中医的整体观念,正因为重视了十二经与脏腑的密切关系,体表与内脏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申而言之,十二经的循行,既然代表着各自的脏腑,自然也就反映其脏之病位。如《灵枢、邪客篇》说:“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盖因手太阴肺与手少阴心之经脉均经肘中,足厥阴经脉布于两胁,足太阴经脉循膝骨内廉而入腹中,足少阴经脉出腘中内廉。此又证明内脏有病能以反映于体表者,皆由经脉循行的作用,内呼外应,各自反映其本脏的病位。据此,则人体除十二经与脏腑互相关连外,尚未发现其它什么“六经”独立存在而与十二经无关,且仲景本人也从未谈及“六经”与“十二经”截然无关。而少数注家,硬性规定它们无关,似嫌证据不足。
(三)六经与《热论》的关系
在《伤寒论》序言中,仲景特别指出他引用的参考书有:“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由此可见,仲景在治疗伤寒的过程中,主要是参考了上述各种文献,在其理论指导下,采用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归类法,作为治疗伤寒杂病的纲领,创造性地运用了辨证施治,为后世医家树立了楷模。
而少数注者,认为“仲景的三阴三阳,和《热论》的三阴三阳,亦基本是两样,如《热论》的三阳经证候,都是仲景的太阳证;《热论》的三阴经证候,都是仲景的阳明承气证;而仲景的少阳和三阴证,《热论》里没有谈到,因此,不能把《热论》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混为一谈,抹杀了临床事实,来作回曲附会之词。”③ 这种一口否定之辞,似乎有些欠妥。
《热论》明明写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所指的热病,只不过是伤寒的一部分,如冬伤于寒,其即发者谓之伤寒;至春而发者谓之温病;至夏而发者谓之暑病,暑即热也,所以说“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新经络公众号提示:如果因其不是全部,就肯定《热论》与《伤寒论》的三阴三阳不能混为一谈,那么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又是来自何处?
殊不知疾病是发展的,怎能设想仲景只用一篇《热论》,就指导治疗整个伤寒杂病,可是他运用“六经”归纳法作为纲领,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这是不容非议的。况且《素问》之中不只是一篇《热论》,还有《刺热》、《逆调》、《评热病》等论,都为伤寒“六经辨证”提供理论依据,所以仲景言《素问》九卷,而未言《热论》一篇。
由于疾病的发展变化,医学理论、治疗法则,自然也要相应的发展,所以一部医学史即是一部疾病发展史。《伤寒论》之所以有别于《热论》者,正是因为汉末时期,群雄並起,连年兵灾,气侯异常,疾病又有新的发展,所以仲景根据当时情况,发展了“六经辨证”,正如明末清初,温病流行,由于病因、病机不同于伤寒,因面发展了营卫气血学说,是同样的道理。
中医理论基础,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根本。六经即十二经之简称,如果认为十二经之外,再有什么六经存在,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源无本,即是脱离实际的空谈。
1978年湖北中医学院编写的《伤寒》,在六经病每篇之前,突出阐述了六经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运用脏腑、经络学说,解释各经的病变,合情合理,有依有据,深得仲景之旨。所以在学习《伤寒论》当中,一定要以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应当独立思考,不可人云亦云,注解仿寒者有百家之多,正确者固多,曲解者亦复不少。前人有曲解者,今人亦难避免,今之视昔,犹后之视今。一管之窥,不够全面,尚希批评指正。
一、六经头痛涵义辨析
1.与经脉循行部位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指头痛发生在该经脉循行部位者,如,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厥阴头痛。
2.与六经病病机相关的头痛。六经头痛是指与六经病相关的头痛。如,太阳头痛指伤寒太阳病头痛,阳明头痛指伤寒阳明病头痛,等等。《兰室秘藏·头痛门》所补出的太阴头痛与少阴头痛亦属此类。
六经头痛不但包括外感头痛,还应包括内伤头痛。头痛是极其复杂的病症,不但在病因病机方面有外感内伤之不同;就病位而言,可以涉及脏腑及其经脉。显然,对六经头痛从单一方面理解是不全面的。
3.三阴三阳六经病病机与经脉循行部位结合。如果将以上两种认识结合起来,则更适应临床需要,这是本文对六经头痛范围、属性的界定。《冷庐医话·头痛》:“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属阳明者,上连目珠,痛在前额;属少阳者,上至两角,痛在头角。以太阳经行身之后,阳明经行身之侧,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头痛在巅顶。太阴、少阴二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而亦痛。其辨之之法,六经各有见症。”明·秦景明在《症因脉治·头痛论》中指出“伤寒门头痛,皆是三阳经表症,今在杂病门,虽分外感内伤,然三阳三阴,皆有头痛。”
任何疾病就其属性而言不离阴阳虚实,不出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其病不属外感即是内伤。因此,将三阳三阴以及所属的脏腑经脉与外感内伤的病因病机有机结合起来对头痛进行辨证论治,既符合临床亦切合实用。
临证辨治头痛的基本要素大约有三条:一是能明确病位,二是能确定病性,三是能明确致病邪气的性质。以六经辨证论治头痛完全可以满足以上条件。
二、六经辨证论治头痛临证举要
(一)太阳头痛
1.部位:太阳头痛主要见于前额、巅顶、枕部疼痛连及项、背,或由项连肩。
通常所说的太阳头痛以后头部疼痛为主或连于项。《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冷庐医话·头痛》:“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项强腰脊痛。”由于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所至,还可以发生头侧头痛,如《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足太阳膀胱经见证 “头苦痛……头两边痛……项似拔……”
2.病因病机:风寒、风热外感常见,邪气阻滞太阳经脉;亦可见内伤为病者。
3.属性:外感内伤皆可致病,但以内伤为主;属实者居多。
4.证治:①经脉不利:头痛以枕颈部为主,痛连巅顶、前额,或牵连头侧,或颈枕部拘紧或酸痛,连及颞额,或伴肩背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紧。治法:疏利太阳经脉,通络止痛。方药:葛根汤加天麻、川芎、姜黄、天南星、当归。②瘀血证:头痛项强,或痛连肩背手臂,经久不已,颈部压痛,舌质暗或紫,或暗红,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涩。治法:活血化瘀,疏经通络。方药:葛根汤加当归、红花、丹参、羌活,或桂枝茯苓丸加味。③湿热证:头痛头重,颈项不舒,胸满恶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濡。治法:清热化湿,疏经通络。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生薏苡仁、土茯苓等。④风寒证:头痛起病较急,其痛如破,连及项背,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多浮紧。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方药: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加味。⑤风热证: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治法: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方药:葛根汤去麻黄、桂枝,加桑叶、菊花、僵蚕、蝉蜕或升麻葛根汤、桑菊饮。或用选奇汤,《伤寒大白·头痛》谓“此治太阳风热头痛之方。”⑥风湿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滑。治法:疏风通络,化湿止痛。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加术汤。
(二)阳明头痛
1.部位:头痛部位以前额、面颊、眉棱骨常见,或痛连齿龈,或颜面疼痛。《伤寒大白·头痛》:“阳明经额前痛,痛连眼眶,脉洪而长……”
2.病因病机:外感多热结或为寒凝;内伤多积热、湿热、胃火、热毒、酒毒。
3.属性:实证为主。
4.证治:①阳明湿热:头痛身重,胸脘痞闷,溲赤闭涩,口中黏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治法:清热利湿,和中止痛。方药:伴脘痞者用半夏泻心汤;大便不爽者用葛根芩连汤加味。湿热久结者用陈茶芽煎。②寒滞阳明经脉:头痛以前额、面颊为主,或见眉棱骨痛,遇风寒加重或诱发,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紧。治法:疏风散寒,疏通阳明经脉。方用选奇汤。《丹溪心法·眉眶痛》选奇方“治眉骨痛不可忍,大有效。”③阳明蕴热上蒸:头痛头胀,心烦面赤,口干或渴,胃脘不适,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治法:清泻胃热,通络止痛。方用白虎加白芷汤(《卫生宝鉴》卷九)。或白虎葛根汤(知母、石膏、葛根、白芷。《伤寒大白》)。热病后期,热伤气阴,余热未尽,头痛口渴,气短心烦,舌质红,舌苔黄,脉虚数,用竹叶石膏汤。④胃火上攻:颜面剧痛阵阵发作,其痛难忍,面赤灼热,口干口臭,溲赤便结,或鼻塞涕黄黏浊,舌质红,苔黄,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火,通络止痛。方药:清胃散,重用升麻,加生石膏、知母、天麻、葛根、僵蚕。鼻塞涕黄黏浊,加白芷、蒲公英、败酱草等。⑤阳明热结气壅:头痛面赤,口干口渴,心烦口臭,大便闭结,舌质红,舌苔黄或黄燥,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热,降气导浊。方用承气汤类方或防风通圣丸。
(三)少阳头痛
1.部位:疼痛以头侧为主,可连及耳、目外眦。《伤寒大白·头痛》:“少阳经头角痛,痛引耳前后……”
2.病因病机:外感以风热为主,风寒亦兼而有之;内伤则多肝胆气郁、化火或湿热壅滞。
3.属性:实证、热证多见。
4.证治:①少阳郁热(郁火):头痛以两太阳穴为主,或连耳目,胀痛并见,或见眩晕,口干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治法:疏利少阳,清散郁火。方药:小柴胡汤去半夏、人参,加钩藤、天麻、僵蚕、桑叶、菊花、连翘。②少阳气郁:头痛头胀,痛在两颞,时作时止,或游走不定,或痛连枕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治法:和解少阳,疏郁散结。方用柴胡桂枝汤。③少阳热结气壅:头痛胀痛,太阳穴尤甚,心烦口苦,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治法:疏解少阳,畅达气机。方用大柴胡汤。④特殊头痛——雷头风:头痛剧烈,发于耳上,痛处起核,不可触近,入夜加重,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有力。治法:疏利少阳,清热利湿解毒。方药:淸震汤加味。
(四)太阴头痛
1.部位:头痛部位不定,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2.病因病机:内伤为主:常见饮食所伤、劳役无度、久病失血等;或因情志内伤,肝木乘脾,运化失司,湿聚生痰。
3.属性:虚实兼见,以虚为主。虚证多见气血亏虚或清阳不升;实证则以痰湿、湿热、痰热、痰浊为主。
4.证治:①痰厥头痛:头痛昏蒙,胸脘满闷,呕恶痰涎,舌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弦或沉滑。治法:健脾和中,化痰降浊。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兰室秘藏》),或芎辛导痰汤(《奇效良方》)。痰郁化热,痰热上蒙之头痛,用加味二陈汤(《医方考》)。二陈汤为治疗痰厥头痛之基础方,如《伤寒大白·头痛》曰:“顽痰头痛,胸满恶心者,二陈汤加南星、海石”。即二陈汤加胆星、海浮石,名曰星石二陈汤。又以二陈汤加栀、连、胆星,名二陈栀连胆星汤,治“痰火上冲”之头痛。②气虚头痛:头痛而晕,心悸不宁,遇劳则重,自汗,气短,畏风,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治法:益气健脾,升达清阳。方药:顺气和中汤(《卫生宝鉴》黄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细辛、蔓荆子、川芎)。③气虚血瘀:枕部疼痛,经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痛连项背,固着不移,舌质淡暗,苔薄白,脉弱。治法:益气升清,活血化瘀。方药:清阳汤(《脾胃论》)。④气虚络痹:头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时作时止,伴见头目昏沉,精神疲惫,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治法:益气健脾,补虚通络。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枣)加当归、葛根、党参、仙灵脾、炙甘草。
(五)少阴头痛
1.部位:不定,以全头痛多见。足之阴经虽不行于头,却皆循于面,而“挟舌本”。如《灵枢·经脉》说:“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2.病因病机:少阴精血不足,不能生髓充脑,则脑髓空虚;阳气亏虚,既易感受寒邪,复不能温养清窍。
3.属性:以精血不足,阳气亏虚为基本病机变化。
4.证治:①肾阴不足:头痛眩晕,腰膝酸软,耳鸣少寐,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滋阴补肾。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天麻、桑叶、黑芝麻。②肾精亏虚:头痛而空,或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乏力,健忘头昏,耳鸣少寐,舌淡红,苔少,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填精,生髓荣脑。方药:加味左归饮(《医学从众录》,在左归饮基础上重用肉苁蓉,少佐川芎、细辛)。③肾气亏虚:头痛而空,每兼眩晕,腰痛酸软,神疲健忘,阳痿遗精,经闭带下,耳鸣少寐,舌淡红,苔少,脉沉细无力。治法:补益肾气,填精生髓。方用大补元煎加味。④肾阳不足:头空痛,手足不温,腰膝酸软,精神疲惫,或见眩晕,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法:温补肾阳,益气生精。方药:右归丸。⑤阳虚感寒:头痛经久不愈,时作时止,恶风畏寒,面白肢冷,舌质淡胖,苔薄白润,脉沉细。治法:温阳补虚,散寒止痛。方药: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川芎、生姜。
(六)厥阴头痛
1.部位:巅顶、颜面疼痛多见,或全头痛,或头痛部位不定。《灵枢·经脉》曰:“肝足厥明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贯膈,布胁助,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足厥阴肝经见证有“头痛”。
2.病因病机:情志伤肝,导致气郁、化火、气滞血瘀,阳亢风动;或久病虚寒。
3.属性:虚实兼见。
4.证治:①肝气郁结:头痛头胀,痛无定处,情绪不宁,或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治法:疏肝解郁,利气止痛。方药:四逆散合香茗散(《鲁府禁方》香附子、川芎、细茶。水煎温服)加天麻、天南星、白蒺藜。②肝郁化火:头胀头痛,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法:疏肝解郁,清热泻火。方药:白头翁汤合栀子豉汤加天麻、川芎、僵蚕、白蒺藜、生白芍;伤阴则用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加枸杞、菊花。③气滞血瘀: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性情急躁,失眠健忘,或胸胁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或涩。治法: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天麻、菊花、旋覆花、姜黄。④肝阳上亢:头胀痛而眩,面红面赤,心烦易怒,胁痛,夜眠不宁,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有力。治法:平肝潜阳,降逆止痛。方用天麻钩藤饮或滋生青阳汤。⑤肝经风火:颜面阵痛,面颊有烧灼感,痛连齿目,突发突止,作止无时,烦躁不安,耳鸣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疏风止痛。方用羚羊角汤(羚羊角粉、蝉蜕、夏枯草、薄荷、生地、菊花、石决明、天麻、白头翁)。⑥血虚头痛:头痛,或伴头晕目眩,胁痛,或惊惕不安,妇女月经不调甚则闭经,面色不华,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治法:养血柔肝,缓急止痛。方药:加味四物汤合四神散(《丹溪心法·眉眶痛》“治妇人血风,眩晕头痛”,用四神散。菊花、当归、旋覆花、荆芥穗),加天麻、僵蚕。血虚受寒用当归四逆汤,寒甚用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⑦肝寒上犯:巅顶头痛,干呕,吐涎,甚则四肢厥冷,舌淡红,苔白,脉弦。治法:暖肝散寒,温经止痛。首选吴茱萸汤。
(七)杂类头痛
《丹溪心法十二经见证》手足阴阳经合生见证:“头顶痛,足太阳、手少阴”。
1.全头痛:治从六经合病着眼。
2.游走痛:从肝胆、少阳着眼,从风、气着手。
3.头痛休作有时:求之于少阳、厥阴。
4.证治:①气血失和:头痛头晕,情绪不畅加重,伴见胸胁胀闷、心悸、恶心等症状,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治以疏调气血,和畅气机: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白芍、党参、炙甘草、大枣、生姜)加香附、旋覆花、天麻等。②肝胆湿热:头痛头胀,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利肝胆湿热:龙胆泻肝汤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