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乡土记忆】那些年我们过节
作者 李翠林
丹水扬花送少年,
几多趣事伴娇妍。
般般甘苦随流去,
怀抱相思夜入眠。
刘庆庆题
晋城记忆:那时我们过节
最难忘那些年的元旦节
❀ 李翠林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许多难忘的故事和人物,使我最难忘的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那几年的元旦节。
我是在农村上小学,那时生活清贫,学校很关心自己的学生,每年的元旦节那天,一至七年级的学生都要统一在学校吃一顿大锅饭,美美吃上一顿,用这样的形式来庆祝元旦节日。
记得那时候上学基本上都是以劳动为主,学习为辅,因为学校里的老师领着学生开荒种地,每年学校喂有一头猪,平时经常学生勤工俭学砸石子卖给工程队,以此能免除学生一部分学杂费,利用暑假秋假到地里捡麦穗拾杂粮,交到学校,打了粮食磨了面,元旦节杀了猪蒸上白面馍做一锅肉川汤犒劳学生,共庆新年。元旦节这天上午,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等待老师分配我们入户帮军烈属或孤寡老人做好事,抬水或打扫卫生,任务完成后回到学校排队打饭,每人一碗川汤一个白面馍,那时候大多数家庭都是生活条件差,一年吃不到一次肉,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吃一次,白面馍馍也是吃稀罕,所以,同学们对每年一次的聚餐吃好饭很珍惜,个个都是积极参与献爱心做好事活动,完成任务迅速回到学校,老师说:“大家可以在学校教室吃,最后锅里要有余剩的话还可以加半碗的。”虽然老师用“加半碗”的词来引诱,但同学们还是舍不得一个人吃了这碗美餐,无论家离学校多远都要端回家去让家里的爸爸妈妈和没上学的弟弟妹妹们品尝一下自己劳动换来的成果,一个白面馍每人都要分给他们一角吃,当然了,爸爸妈妈是舍不得吃一嘴的,站在旁边乐呵呵的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吃完才放心,高兴的像自己也吃到了一样心欢喜。
上五年级的元旦过的非常特别,当我们像往年一样帮孤寡老人抬满水缸水迅速回到学校等待享受美餐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说:今年元旦吃大锅饭前先吃一锅“忆苦思甜”饭,也就是用碾米糠和谷糠混合在一起熬的糠糊糊饭意思是回忆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想新社会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从而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每人一个碗糠糊糊,每年级端一锅在教室里老师看着喝,谁先喝完谁就先吃大锅饭,因为有好饭的诱惑,同学们不得不抢着喝糠糊糊,谁知只喝了一口,粗糙的糠皮就卡到了嗓子眼,教室里一片呛嗓发出的咳咳咔咔的声音,咳也咳不出,吐也吐不出来,实在是难下咽,这时,只见孙成宝同学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端着刚喝过糊糊的碗走到老师跟前,要求再盛一碗喝,同学们都看着他呼溜溜不一会功夫把第二碗糠糊糊喝的一点不剩,老师说:“都向孙成宝同学学习!大家鼓掌 ”于是,大家放下碗筷拍手叫好,顿时,教室里欢呼声掌声响起一片,同学们自觉的把自己碗里的忆苦饭憋着气都喝完了。
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现在日子好过了,但也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记得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这一美德,只有这样,我们的日子才会越过越红火,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
通过那次“忆苦思甜”饭,同学们受到很大启发,懂得了幸福生活来自不易,过去有些人因吃不上饭而饿死,今天我们能吃上香喷喷的饭菜和白面馍馍,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珍惜今天来自不易的幸福生活。
1976年上六年级的时候,班里转来了一位新同学,她是新调来的校长的女儿,名叫焦梅梅,老师分她和我同桌,她高个子,人也实在,很快我和她成了要好的朋友,转眼秋去冬来,元旦节快到了,元旦节前两天,学校要请厨师蒸馒头为元旦节学生会餐做准备,元旦前一天蒸馍,老师派我和焦梅梅把出笼的热馍从西北角处的厨房里用米筛抬到东北角处的小屋子里,然后一个个摆到铺在地上的凉席上让它凉冷后再装箱,蒸一笼抬一笼,大约抬了十几笼的时候,时间也快中午了,我俩又饥又累,看着满地的白面馍馍更是饥肠辘辘垂涎三尺,趁下一笼没蒸熟的空当,我俩坐在小屋子的地上稍作休息,闻着热馒头的香味,我俩不由自主添了一下嘴唇动了小心思,焦梅梅小声的和我说了 一句:“咱俩人偷吃一个吧?”我当时愣了一下说:“会不会老师记着多少数的,咱吃了少了一个被老师发现要追究咱俩人办?”焦梅梅接着说:“管他那么多干嘛,咱俩分吃一个不会犯多大错吧。”我心里暗暗盘算了一下:人家是校长的女儿,她说敢吃我怕啥的,真要挨批评也是两个人都批的,校长还能不庇护一下?想到这里,我回答说:“那好吧,咱不要说出去就行了。”于是,我俩关好那个小屋子的门,一个馒头分两半狼吞虎咽吃了起来,三两嘴就吃完了,确保最后一口完全吞下肚子里去了才抹了抹嘴巴,商量好了出去嘴就不敢动了,看老师和同学们发现我们像刚吃过东西的样子。更要保守秘密不要声张出去。
元旦过后,后来的几年在校生涯中从没和谁说起过这事,包括毕业后的几十年里,和老同学聚会谈起在学校的事也没有透露过偷吃馍馍这件事,今天大胆的分享给大家了。
现在回忆起童年的这些趣事,感觉童真真傻但傻的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