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转型成为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投平台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和政府融资模式下发展起来的,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
区县级政府融资平台是继省、市级融资平台运营相对成熟后,如法炮制而产生的。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在中央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下,区县级城投平台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根据相关文献和研究,可以将区县城投平台的发展历程归结为三个阶段:
区县城投发展现状:
目前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992年,上海城投作为第一家城投公司成立,城投公司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及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我国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在野蛮生长后的背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城投公司转型成为必然。中央及相关部委持续发文,推动并加快了城投转型步伐。
2014年,新《预算法》落实,从全国范围内规定了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权利,在根本上动摇了城投平台融资发债能力。2017年后,国家政策鼓点更加密集,明确要求平台公司必须转型。一系列严控规定要求之下,城投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城投转型难,不转型更难。转型对于长期背靠政府、吃政策饭的城投来说并非易事,然而不转型必然出局,一些区县级城投公司被清理、城投债违约事件已经屡见不鲜。因此,随着政府治理加快转型、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以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的推进,城投公司转型成为必由之路。
城投公司的业务以公益性为主,部分兼有准公益性、经营性业务。结合自身优势并依托区域资源,未来城投企业发展分为五个方向:
一是发展成为建筑工程公司。城投类企业依托建筑施工经验和专业资质、区域内竞争优势和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信用优势,实现建筑工程领域专业化经营管理,增加企业现金流量。比如山东金鲁班集团。
二是发展成为地产公司。城投类企业借力企业自身核心资源“土地”,通过土地资产和土地获取优势,多年积累的地产开发建设经验,利用城市区位地段,向住宅、商业地产、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型企业转型。比如陆家嘴地产。
三是公用事业类公司。城投类企业在区域内水、热、电、气、公共交通等公用事业资源获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转型发展成为公用事业综合服务公司,有助于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比如上海城投。
四是商业类公司。城投类企业通过发展已有的经营性业务,或者通过地方政府整合重组优质商业、产业股权,向商业、产业类公司转型。比如合肥建投。五是投资类公司。城投类企业通过产业投资成为投资型集团,或通过设立产业基金,以产业基金管理人的身份布局区域重点产业和区域外有发展前进的产业。比如盐城高新。
城投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新的环境变化使得城投行业产生新的趋势。
一是社会化趋势。城投类企业作为区域内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承担着提升民众幸福感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未来城投类企业的社会化属性仍将保持不变。
二是市场化趋势。随着城投类企业的转型发展,急需通过混改、员工持股、薪酬改革、引入职业经理人等途径,增强自身市场化运作能力,实现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是实体化趋势。城投类企业需要构建实体产业资源组合,包括通过投资公益性实体产业获取稳定的现金流、投资经营性实体产业保证公司利润,实现产业和资金的优化配置。
四是数字化趋势。随着国家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科技的广泛应用,数字化、智慧化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也将成为城投类企业的重点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