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三本院校学生能做到的,你有什么不能呢?

晨读课上,我们在 Mini Habits 中学到一个关键心理学术语:self-efficacy。

它的中文一般译作「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 1977 年提出的概念。它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简单说就是「你是否相信你能做到」。

这让我想到大三我刚开窍,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改变,就想无论如何先学好英语吧。我对自己说别想那么多,做总比不做强啊。心理上我告诉自己:我不比谁更聪明、更有天赋,但也我没比别人差那么多,别人能做到 90 分的,我至少也能做到 60 分吧。

现在回头看,我的开窍和初始行动得益于 self-efficacy,也就是虽然我啥也不是,但我依然相信我可以做到。然后无意中也践行了 mini habits 的理念:从最容易做的词汇学起,每天学一点。学着学着兴趣就越来越浓,也更愿意挑战自己为自己提出更多的目标,并且为它付出更多的行动。

另外我还想到,我们的一些教育就是在不断打击我们的 efficacy,让我们听话、乖、服从。以至于久而久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但是心理上是纸老虎,受不了挫折失败,骨子里不自信。

有些教育方式就像 PUA 的那套手段。PUA 的基本套路是 neg,也就是打压你让你不自信,自我评价降低,然后再让你对它产生依赖,视它为救世主。许多人上了这么多年学,受着父母、学校、社会的打击,self-efficacy 不断降低,到头来只敢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总有改变的念头,但到行动那一刻依然不敢迈出第一步。

当爸爸之后,我愈加告诉自己:不要说自己不能做这个不能做那个。因为我不想我的女儿会有这样的「怂」。我讨厌那种不相信自己的感觉。因此即使我知道一件事情很难,我很不习惯不擅长,但我也不会说「我不行」「我就是做不好」。说出来除了打击自己、给自己负面心理暗示,有什么帮助呢?只要想做,花费足够的时间和练习,至少可以做到及格,而及格就已经是很好了是不是?

听人劝,看别人的解法,从别人的经验中总结学习。同时也要警惕那些打击你的人——这些人要么是坏要么是好心做坏事。

谁都会有自我怀疑、焦虑、怂,不过我们要相信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就从践行 mini habits 开始,从 baby steps 到 small steps,一步一步来。忽悠大脑为你服务,体会迷你成就感,过更 mindful 的生活。

这个月晨读小伙伴们的践行心得

人的改变很多时候都是一念之间。我读书、发微博、做社群,做 2020 个俯卧撑、做口语书、每个月晨读,也是想告诉你:你不相信,我做给你看;你不知道该如何开始,那我就陪你开始每天都行动一点。

我一个高中辍学、高考 300 多分的三本生能做到的事情,你有什么不能呢?

猜你还想读:

· 19年最后16天,我做了2020个俯卧撑

· 英语学习中的「聪明」与「笨拙」

· 要自律,也要学会放过自己

· 洗心革面行动指南:去他妈的“希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