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章草笔法融进二王,有一种先天缺陷

中国书法历经风云数千年,所经历的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用笔习惯,以其时代特性下的笔法为基础,所形成的独特风格,被称为时风,也就是前人所总结的“晋韵、唐法、宋意、明清态”。

不说太远,仅从秦汉开始,至清、民、现代,每个朝代的书法理念都有所不同。造成理念不同的原因有多种吗,比如自然发展,文化反叛,改革求变等等。

种种原因,间接导致了其用笔取法的不同,故而造成了时风不同,流派不同。

今天我们就着重分析一个“时风”的真空期,元朝笔法。

我们先讲讲元朝这段真空期。

明朝时,董其昌有一项重大理论突破,他提出了“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的说法,第一次把笔法和时风联系到一起。

后经清朝理论家梁巘(音同眼)总结,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到现在,又有了一种新说法,是“晋韵、唐法、宋意、明清态”,无情的把元朝抛到了一遍晒太阳。

众所周知,书法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需要一定的时间验证和检验,所以当代说法是更为靠谱可信的。

那为何当代去掉了“元朝”呢?

以前的文章说过,元朝是一个文化反叛时期,时人因家仇国恨,痛恨宋朝统治者,所以在书法上也相对摒弃宋朝理念。

故而元朝取法开始“重归魏晋”“重归二王”。

要知道,元朝虽然轻汉人,但初期还算重视文人,所以像赵孟頫同期书家,混的都还不错。但毕竟不是所有统治者都有成吉思汗、忽必烈这样的胸襟和格局,元朝中后期文人的日子也不太好过,更能体会汉人的民间疾苦,所以当时文化选择“在压抑中爆发”,代表文化就是元曲。

文化爆发,书法作为文人性情的直接表达工具,自然会受到直接影响,故而从元中期开始,书法开始转向“变态”,也就是一些诸如张雨,杨维桢这样的“尚态”先行者。

在当时,这种书风转变也是小众的,是少数人推动的,最多算一个萌芽,所以我们今人才把元朝从“尚态”的行列中剔除,就像尚意萌芽在五代十国就已产生,宋朝是一个集中爆点。

刚才说到元朝主流为“重归魏晋”“重归二王”,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因为元朝名家几乎都以二王笔法为根基,这比较容易得见。

但不是大家是否注意到一个问题:

元朝书家,善章草者非常多。

章草在元朝又一次被重新唤醒,比如赵孟頫,邓文原,康里巎巎,宋克等人,都是章草大家。

这是一个典型的时代特征,元人选择重归魏晋,自然不能只归晋人,汉魏时期的“章草”也数魏晋笔法中的一环。

章草在当时非常盛行,而且章草笔法对元朝名家用笔,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最普遍的规律就是转笔多于折笔。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规律变化,这一点用笔变化,就会直接导致元人“行草”水平相对历代来说,都不提气。

其中甚至包括顶梁柱赵孟頫的行草,与其他时代一流名家比起来,虽然水平不弱,但并无突出优点,至于元人其他一流书家,行草水平反而是弱的。

所以,不懂这些逻辑的人学习元朝书法,容易流俗。

这就是很多人学赵孟頫字易俗的原因之一。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笔法规律带来的影响,如果没有系统分析就盲目学习,就好像一个人五脏缺一处一样,总有病态。

这一点,相信看过我《书法心法》专栏的朋友应该都能理解到,很多时候笔法是讲逻辑的,有前因,才有后果,古人绝不会无缘无故这样写。

题目中提到元明笔法的一条支流,说的就是“章草笔法”。

章草作为一种笔法,自然能融入到各个书体之中,比如赵孟頫行书,米芾行书,康里巎巎(音同挠)草书,都曾受过章草笔法影响。

这一点如果看不懂,很正常,但绝非信口,不是我说存在就存在,需要一些悟性和积淀。

元人中,把章草笔法融到二王笔法中最成功的,莫过于康里巎巎。

康里巎巎非常成功的把章草笔法融入到二王笔法,成为当时草书的一条支流。

虽然赵孟頫、杨维桢、邓文原等人也有不同程度的融入,但相对康里巎巎来说,晋人韵味着实差很多。

章草笔法入书,这是元人最独特的一点创新。

熟悉章草的朋友都应该知道,章草为隶书之简写,这种简写是建立在篆书转笔之上的减省,而隶书又以折笔为基础。

所以章草最初是转折笔法结合最好的一种字体。

在折笔上突出转笔,这是章草的特点,说白了就是转对于折。

先记住这个特点。

再说二王,二王笔法也以隶书为根基,多折。

且当时正书已经出现了楷书,二王的行书是建立在楷书之上的,也是多折。

所以二王行草书笔法可以简单归结为“多折少转”。

这个规律还是比较明显的。

那么问题来了。

“多转少折”与“多折少转”,这一对儿矛盾体,如何融合到一起呢?

真不容易。

多折少转,不够流畅,所以王羲之的行草书,总给人感觉一笔一划,写的很慢。

多转少折,太过油滑,折笔为“角”,角是方的,给人的视觉作用就是“撑框架”。

看过我笔法逻辑专栏的朋友都应该理解阴阳协调的重要性。

这二者能在笔法上相融,本身就已经极为不易,所以只要稍有偏差,就容易出漏子。

你像多折少转,框架是稳的,不算病。

但多转少折,框架就容易出问题,用笔就容易显油滑。

如果明白这个道理,大家就能知道为何写草书的人有没有楷书基础一眼就能明晰,为何学草书之前要有正书基础打底。

框架,框架,框架,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框架就是结构,就是字法。

你细看元朝人的字法,只要行草偏草,一定会有“结构”的毛病,这就是文章标题所说的时病!

举几个例子。

随便挑出一张赵孟頫的字帖,我们就能看到这些字。

凭良心说,单字拿出来,写的好吗?

说好的都是鬼扯,这些单字的水平其实并不高,很多初学几年的朋友都能写成这样,甚至要比这好,原因就是用笔太过油滑,章草笔法影响太深。

要知道,每个名家的字,都达不到字字好的程度,这很正常,但我们一定要有能力甄别哪里不好,哪里不可学。

他的楷书中从没有这种问题,原因就在所用书体笔法不同,所以这点一定是病。

像赵孟頫这样的大家,以“稳”著成书史的大家,写行草还会犯这种错误,何况普通人?

再对比其他朝代的书家,这种问题绝对没有赵孟頫这么频繁,所以可见章草笔势对“结字”是有影响的,稍微控制不住,会容易出纰漏。

康里巎巎则更不用提,笔法融合有多深入,病就有多明显,很多字的结字都有问题,虽谈不上问题很大,起码没有什么水平可言,是大多数人都能达到的水平。

转笔容易放飞自我,所以这种笔势收不住,容易造成疏漏。

当然,赵孟頫和康里巎巎是大家,他们对书法的造诣已经不局限与笔法结字,而在气韵,所以你能看到这些字虽然单字不咋好看,但通篇气息非常舒服,而且味道很足。

没有这个功夫,或者不懂这个逻辑,就去贸然一比一模仿学习,学到的东西自然是俗的,毕竟大多数人没有驾驭气韵的能力。

杨维桢,部分地方也是章草笔法,结字也不是很好看,不过每次他都能用一些穿插变化,墨色变化去化解,以达到通篇和谐的目的。

其实章草笔法笔势,最能融的应该属于颜氏篆籀笔法一路,毕竟外拓会撑满字形,达到结字的整体平衡,但以二王内收的结字方式去表现章草笔法,则容易出现单字结构的大块儿疏漏,极不协调,所以更强调对章法气韵的控制能力,基本属于艺高人胆大的玩法。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应该明白为何古人有些字瞅着并不好看,不是水平不到,而是有些用笔逻辑比较独特。

这些独特的运笔逻辑绝算不上错误,最多在某些单字中算不出彩,只不过这些逻辑为整体布局服务,所以他们能做的,我们未必可以做到,所以不建议全盘照抄似的学习,应该理性甄别。

这期的例子只举元朝,至于其他朝代,无论唐宋明清,都有一些独特的运笔逻辑,有优点,也存在缺点,以后有机会可以慢慢分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