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蠢到窒息的禅让背后:看权力是如何被逐渐侵占的

【出处】《资治通鉴·周纪三》

【原文】(公元前314年)苏秦既死,秦弟代、厉亦以游说显于诸侯。燕相子之与苏代婚,欲得燕权。苏代使于齐而还,燕王哙问曰:“齐王其霸乎?”对曰:“不能。”王曰:“何故?”对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专任子之。鹿毛寿谓燕王曰:“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能让天下也。今王以国让子之,是王与尧同名也。”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或曰:“禹荐益而以启人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于益。启与交党攻益,夺之,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于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王因收印绶,自三百石吏已上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于子之。

【解读】

一、历史背景

当时的战国七雄中,燕国由于姬姓贵族旧势力强大,且远离中原,是七国中唯一一个没有变法的国家,无论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都远落后于另外六国。

于此同时,当时的社会思潮中,“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思想还有普遍的社会基础。一些思想学派在讨论权力继承时,纷纷提出了“尚贤”、“尊贤”之论,“禅让”之说也一度盛行。

实际上燕王哙之前,魏惠王也不止一次提出要传国于惠施,秦孝公在疾病不起之际也曾提出要传国于商鞅,但由于此二人皆辞不受而未果。

二、主要人物

1.从史料看,燕王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

首先,他有主动称霸的行为。曾经在上位的三年(公元前318年),联合楚、韩、魏、赵四国主动攻打秦国(当时都是秦国主动攻打打别国,很少有别国攻打秦国),但未能取胜。

其次,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能够接受当时比较流行的“天下为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的社会思潮,推崇唐尧虞舜禅让的行为。他“不安子女之乐,不听钟石之声,内不湮污池台榭,外不罩弋田猎,又亲操未褥以修映亩,子哙之苦身以忧民如此其甚也”(《韩非子·说疑》)。说明燕王哙为人非常低调,一心想向尧、舜等古代圣王学习。

2.子之是燕国的权臣,有能力,有野心

燕王哙即位后,拜子之为相国。子之能力突出,在其执政期间,办事果断。善于监督考核臣属,得到燕王哙的赏识和重用。

三、禅让经过及点评

接下来,我们来梳理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看子之是如何一步步侵蚀并夺取王位的。

第一步,燕国国相子之与苏代联姻,目的是为了夺取燕国的统治权。于是,苏代借向燕王汇报出访齐国工作时,劝告燕王:燕国要想成为霸主、王者,应该信任大臣。

【点评】子之作为燕国国相,对燕王哙比较熟悉,对燕国君臣情况十分清楚。他首先是与当时的主要权臣结成结成利益共同体(比如联姻),鼓动甚至裹挟他们一起参与夺权。他抓住燕王哙有称霸的诉求,由燕王比较信任的苏代出面劝说。而燕王果然听信苏代,估计当时符合条件的只有子之,“于是燕王专任子之”。

第二步,另一名大臣鹿毛寿出马劝说燕王哙要学习尧的做法。

【点评】鹿毛寿估计也是子之、苏代的利益共同体成员,在诸多史书仅此出现一次。这次,子之又抓住了燕王向当尧、舜的虚荣心,由鹿毛寿出现再对燕王进行吹风。传说尧曾禅让许由, 但许由没有接受, 于是尧既有让天下之名,而实际上又不失天下。燕王哙顿时觉得有道理,这一禅一让之间,既没有损失,又可以博得天下英名,于是“燕王因属国于子之,子之大重”。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子之大重”。原先子之已经是“燕王专任子之”,现在指的是“大重”,可以看出子之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燕国的主要权力。

第三步,又有人跳出来进行劝说,说“禹名传天下于益,而实令启自取之”, 实际上是假禅让。您也没有真正把用人权交给子之,“是名属子之而实太子用事也”。

【点评】这里有几个细节必须注意:一是可以看出,燕王周边实际上已经充斥子之利益共同体的人,是不是有人给燕王进行洗脑。二是这次子之向燕王要的是人事权(政治权力中的核心权力),而且是从太子那里抢夺过来。

这个时候,燕王估计要么被成功洗脑,要么根本没得选择。子之当时掌握权力的情况看,“子之大重”,应该是掌握了除人事权外的大部分权力,甚至有可能已经架空了燕王。而燕王此时估计也只能顺从,下令收缴所有官印,把三百石俸禄以上的官职都交给子之任命。

人事权是政治权力的核心。一旦把这个权力失去了,下面的臣僚就不会再全心全意听从燕王了。子之就这样完成了对王权的侵蚀和占有。

最后,子之面南称王,姬哙年老,不再听理政事,反而成了臣子,国家大事都由子之来决断。

果然荒唐禅让的三年之后,燕国发生兵变。燕太子聚集死党 ,派将军市被进攻子之,却没有得手,将军市被反倒戈攻打太子。国内动乱几个月,死亡达几万人,人心惶惶。

读史可以明鉴,愿后人吸取教训,不复前车之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