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论坛】《南宋诗词》(二)

从宋代诗对词影响的历史来说,“以诗为词”有各种不同层次和方式,最初为诗之句法的渗透,黄庭坚在《小山词序》中称赞晏几道“独嬉弄于乐府之余,而寓以诗人句法”,但这是浅层次的文体渗透,尚未触及文体最核心的因素。苏轼《祭张子野文》强调“词为诗裔”,将诗人之“志”带入词作,以“诗心”入词,这是最高层次的“以诗为词”。同时,以“诗心”入词也带来了词的表现手法的变化,“比兴”与“用典”是诗对词的最好馈赠。

词本源于市井,以自然清新的口语见长,后经文人发展,成一代文学之盛,但在起初的阶段,典故并未成为词中的主角。主张“以诗为词”的苏轼在词中用了一些典故,但也并没有成为一种特别明显的创作倾向。《宋史·贺铸传》说贺铸“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遂使用典渐成趋势。至周邦彦,则开始大量用典和引用前人诗句。至陆游、辛弃疾时,用典蔚成风尚。

——节选自方铭《追寻宋代诗词之间相互影响的轨迹》

山海诗韵 |  一个有温度的诗词微刊

既来之则按之

投稿要求:投稿诗词10-20首、原创摄影5-10幅,附作者简介及1-3张生活照,题目请注明“山海诗韵投稿”字样。

(0)

相关推荐

  • @所有高考考生:考试之前,我来带你看一条河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老王,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大家好,我是老王. 明天就要考试啦,不知道各位现在心情如何.我非常能够理解大家,因为两年前的6月,我也 ...

  • 【诗海选粹】诗海诗家烟波钓月明(张刃)作品欣赏(15)

    诗海选粹格律诗社 名 誉 顾 问 董学增 熊东遨 杨逸明 顾          问 云海紫光 拈花一笑  武贝子  汉唐使者 半隐庐  终南山人 倪平波 荒岛 总          编 心淡薄冰(袁铭 ...

  • 白水组诗(古诗词)

    诗 海 琴 声 1 题米芾春山瑞松图 文/白水 万壑白云幽, 千松翠欲流. 米癫挥妙笔, 瑞气一笺收. 2 题朱芾春山瑞松图 文/白水 满谷白云悠, 遥峰雾上浮. 近松青翠隐, 米芾画风流. 3 题画 ...

  • 读诗——诗词的“境界”是“修”出来的

    文/王行健 静安先生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那么,什么是"境界"? "境"之" ...

  • 【山海•论坛】《南宋诗词》(五)

    国难中的南宋诗词 作者:陈有芳 国难当头,至大悲痛.催生出的南宋诗词,充满炽热爱国激情,对偏安的不满,寄抚着收复失土的厚望. 作者中,不乏官员和将领.在战与和的政治漩渦中,他们抒发一腔正气,发出了强烈 ...

  • 【山海·论坛】《南宋诗词》(三)

    从诗歌发展的历史来看,经过对唐诗的因革创变,宋调大成于北宋中期的苏轼.黄庭坚之手;"靖康之变"以后,占据中原.与南宋并立一百多年的金人自认承接"苏学"正统,对南 ...

  • 【山海·论坛】《南宋诗词》(一)

    南宋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靖康之变"已在宋人的心灵上留下了耻辱的记忆.中原沦陷,南宋小朝廷靠屈膝求和.不思进取.偏安江南,加之岳飞等抗敌爱国英雄的被害,更激起了广大百姓和富有正义 ...

  • 【山海·论坛】作为文学的中华诗词

    作者简介        蔡世平,国家一级作家.文化部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特聘专家,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主要作品集有∶词集<南园词&g ...

  • 民国档案解密,山海点评系列之二

    公案体 徐万源侵占公有财物案 [判决书照录]湖北松滋地方法院特种刑事判决 三十六年特案   第三号 公诉人:本院检察官 被  告:徐万源  男,三十八岁,前安阳乡田赋保管员,住街河市. 右列被告因贪污 ...

  • 人生不可或缺的桥梁---山海岁华之二

    散    文 本文作者山海(覃章海)先生 教育,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桥梁.没有这座桥梁,就不可能从愚昧抵达智慧的彼岸,尽管不可能人人成为智者. 我感谢我的父亲,并不因为我是"独种宝", ...

  • 山海不可平(二)

    孟奇看着陈岚笑魇如花,有一点恍惚,似乎之前和陈岚之间的龃龉,都是不真实的. 已经有半年时间,孟奇都没办法和陈岚心平气和地坐着说说话. 孟奇觉得自己在陈岚面前是灵魂完全赤裸的,无所遁形而有些羞惭恼怒. ...

  • 【山海&#183;论坛】南宋诗词(四)

    民族矛盾始终是南宋社会最受人关注的问题.宋帝国的半壁河山已经沦于异族的统治之下,而且金兵继续南侵的威胁也始终存在.是发奋图强待机北伐以恢复中原,还是屈膝投降以苟安于东南一隅?这直接关系到宋帝国的生死存 ...

  • 二十八病脉 | 解读中医“治未病”(附临床医案) | 山海精舍

    导 读 中医治未病的概念来最早见于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比如在"四气调神大论"中写道:"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