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低调等于没能力
你不喜欢张扬高调,认为安静做事踏实做人就好了,这个观念有毒,需要及时清除,否则不仅自身发展受局限,潜移默化中还会影响孩子。思维习惯可以遗传,做事方式相互影响,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的人各方面会越来越像。
有一次听课,老师分享了对她影响很深的一句话,导师当年告诉她,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小喇叭吹起来,否则就会被人当做夜壶。话糙理不糙,你不积极表现,在别人眼里就是无能的废柴,可以随意丢弃的垃圾。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式,有人做事极端功利化,其实是目标明确,凡事追求成果业绩;有人做事随性而为,只做喜欢的事,其实是不愿走出舒适区,拒绝面对未知的挑战。
这又有点像自证预言。同样一件事,你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就会主动找寻机会,调动资源,投入精力,最终即使做不到出色,及格还是有的。但是如果一开始就不那么积极,稍微一点点障碍就可以让你放弃行动,你会告诉自己说,“我早说了,不是那块料”。还有可能是心理上的“低配得感”,总觉得自己配不上美好的事物,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挑战,想法中多是负面的自我评价。
《给管理者的心理学课》一书中提到,自尊由“能力感”和“价值感”两个要素组成。能力感是指你是否感到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价值感是指你是否配得上过幸福的生活,配得上在自己身上发生的好事。高自尊往往与心理健康、人际融洽、成功、高情商、幸福感联系在一起,低自尊往往代表着害羞、敏感、焦虑、讨好他人、抑郁等等。
《克服低自尊:认知行为自助手册》中提到,健康的自尊是对自己拥有平衡的看法,接受真实的自己,优点和缺点统统接受。和所有人一样,你有弱点,也会做错事,也会后悔,对自己也有不满意、想要改变的地方。与此同时,你也有强项、优良的品质、技能和成就,二者都要引起同样的重视,赋予同样的价值。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说: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自尊不仅取决于成功本身,还取决于你对成功的预期。要么努力让自己成功,要么降低对成功的预期,都可以获得更高的自尊,冯唐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这是自我平衡的秘诀。
该表现就表现,不刻意低调,不习惯于默默无闻,有正常的自我评价,有健康的心理建设,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