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雅趣 | 日本年轻人,越活越没劲
很多人想要早早退休享享清福,但日本的老人们却在担忧,退休后该怎么办。日本人男女平均寿命一年比一年增加,漫长的退休后的生活,宛如黑洞般,让人一时不晓得该怎么办。
人们失去了“活着”的目的。老人苦恼“活着干嘛”,年轻人苦恼“干嘛活着”。
这几年,有人想让自己的SNS看起来多彩多姿,很有活着的滋味。
因此,社交媒体出租的服务就出现了。他们提供各式各样的人选:代理朋友、代理父亲、代理母亲、代理妻子、代理丈夫、代理兄弟、代理小孩等,这些人不仅可以陪同你出席一些社交应酬,避免“落单”、“被问东问西”等处境;或是在想唱歌的时候找陪唱,想发泄骂人的时候,也可以花钱找代理人来骂。
五花八门的服务中,社交媒体运用最广的是“聚会部队”,他们通常是一群人出席,会准备蛋糕帮你举办庆生party,一起喝酒或吃美食时,会扮演男女朋友一起合照,或是陪伴你出席朋友的结婚典礼等,甚至还会负责到社交媒体上帮你按赞冲人气。协助演出的“朋友”,从年龄、性别、样貌、人数都可以随意挑选,费用在8,000日元起,而且还要承包演出者的交通与食宿费用。
聚会部队到场后,会协助你进行暖场活动,这样就能拍出许多张看起来热闹、幸福甜蜜的照片,让你在社交媒体上当“理想中的自己”。有人因为常常使用代办服务,经常点名同样的人来当聚会部队,聚会久了、照片上传久了,从社交媒体来看,的确很像真的朋友,这也有助于转为真实生活中的“骄傲谈资”:羡慕吧,我的朋友这么多,我的生活有趣又快活。
根据日本总务省调查,日本使用社交媒体的人口中,LINE的人数最多,Facebook居次,Twitter排第三,mixi排第四。但是只有Facebook使用本名的人最多, Twitter和mixi甚至有7成以上用户都使用匿名。
匿名性高的社交媒体让日本人沉迷不已,因为在网络上,他们可以变成另一个人,不需要当有名有姓、社会中的自己,他们可以变成充满锐角的真实的自己,或是满足虚荣的理想中的自己。
日本人为何沉溺于此?在9人杀人事件发生的前几个月,神户发生了一起5人杀伤事件,26岁的年轻人拿着菜刀,杀掉80几岁的外公、外婆,也砍伤独自抚养他的母亲,甚至还跑到街上乱刀砍死2个邻居。
“谁都可以,就是想杀人!”目击者说,这名年轻人拿着菜刀跑到街上的模样,就是想砍人。警方判断,他的杀人原因,是这名年轻人觉得“被亲人冷淡对待”,因为他没工作,整日闲在家里惹人厌烦。
除了九人命案、神户命案,日本发生过多起年轻人随机杀人案,不少人生长在“健全”家庭,在看似温暖的环境中长大。而杀人案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擅长犯罪心理学的碓井真史在《谁都可以,就是想杀人》中剖析过多种原因,包括家庭管教过度、非典型就业增加,以及虚拟世界的影响等等。
碓井真史也揭示了一个日本的特殊现象,那就是“完全不跟人说话,也能活下去”。这也是让日本年轻人陷入孤独的重要原因。而孤独,也造就了这些犯罪。
具体来说,日本人不愿去传统市场跟鱼贩、菜贩买东西,他们更愿意到超市采购。假如不想面对超市店员“有没有会员卡”等的询问,他们还可选择无人服务的自助式结账柜台。甚至也不用走到超市,在日本有许多可以满足吃喝需求的自动贩卖机,还有更多人使用网络购物。在餐厅里甚至也可以不用开口,许多餐厅都设有自动点餐服务;就算到旅馆过夜,也都是自动化登记入住的柜台。
忽然想起去年震惊海内外的日本奈川杀人碎尸案。2017年10月30日,日本警方在神奈川县某公寓内发现九具被分割的尸体,而住在该公寓的男子白石隆浩,也在警方调查下,供述了自己的杀人经过。他在推特上寻找有自杀倾向的女性,并在谎称“一起自杀”后,将死者诱骗到自己家中杀害。
这起事件中的死者,几乎都曾经通过社交媒体这一社交平台,表明过有自杀意愿的人。而在日本Twitter上“自杀募集”、“团体自杀”、“自杀好友”、“希望自杀”等标签有很多。只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搜寻到一堆想自杀的男男女女,其中,有的人的手中已经有大量药物了,或是已经想好自杀方法,只想透过Twitter找人相伴。
不过,不仅自杀需要找人相伴,在这个年代,活着也需要相当大的勇气。过去日本在检讨社交媒体滥用时,多半认为关键在于低头族、著作侵权、网络霸凌、预告杀人等问题上,而这个杀人事件发生后,不少日本评论家认为,这些平台上的言论充满负面能量,是让年轻人志气丧失、想不开,并且容易感到寂寞沮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