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里第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

10月16日,杭州经历了断崖式降温,从前一天的30℃直接降到10℃。过了白露,过了秋分,过了寒露,赖着不走的高温终于熄火,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的夏天终于结束。

但对于文澜读书岛来说,这个酷热难耐的夏天不啻于一个寒冷的冬天。7月17日第85期活动《老人与海》接龙朗读会之后,因为疫情反复,读书岛活动踩了一脚刹车,到一个多月后的9月10日、11日才连续组织了两场阅读分享会,分享《西溪路五十六号》和《秋之白华》《多余的话》。没想到的是,此后疫情再起,读书岛活动不得不再次刹车,直到10月16日下午,久违的书友们才能再次聚集在浙江图书馆。在去年那么严重的疫情之下,文澜读书岛都没有停滞一期活动,今年却不得不中断了两个多月,实在感觉万分无奈。好在阴霾终于过去,我们又可以以书为名,聚会在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我和书友们说,文澜读书岛会弥补上这两个多月的缺憾,用更多精彩的阅读分享回报热心的书友。

前天下午在浙江图书馆集体视听室的这场《捡来的瓷器史》阅读分享会就是一场难得的集视觉、听觉、味觉享受于一体的中华传统文化饕餮盛宴。所谓视觉享受,就是由来自景德镇的陶瓷文化研究者、作家、收藏家涂睿明讲述五光十色的瓷片里的绚丽的中国瓷器史。所谓听觉享受,就是来自杭州的松风寒的箫演奏。所谓味觉享受,则是茶艺师们烹制的醇香普洱和茶点桂花糕。作为本次活动策划者的静色国风学院创始人陈静女士,还从自家院子里带来了刚刚盛开的桂花,让活动现场暗香浮动,让在座书友如醉如痴。

《捡来的瓷器史》是景德镇长物居陶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涂睿明的新书。这部先后登上过百道好书榜、新浪好书榜、凤凰网年度好书榜、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榜等榜单的好书,用10块不起眼的瓷片,讲述了中国瓷器发展历史上10个重要的节点,以工艺为骨架,以历史、文化与美学为血肉,勾勒出中国瓷器史的发展历程。

一上来,涂睿明就问了大家一个问题:瓷器是什么?他以拍出2.8亿元港币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为例,说明它既是一个昂贵的艺术品、收藏品、文物,又是一个家常喝水的器具。然后,他又从克拉克瓷的故事告诉我们,瓷器是人类历史上最大宗的贸易商品,是工业革命前人类最顶尖的黑科技。不仅如此,瓷器还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归结到最后,瓷器连接古今,沟通中外,面向未来,链接着整个人类的文明。

他的这番话引发了我的思考。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西方世界从瓷器认识了中国,所以China(瓷器)就成了中国的名字。瓷器又是以最低贱的泥土制作成的最高贵的艺术品、最广泛的生活用具和最尖端的科技产品,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所以,认识瓷器的历史,了解瓷器背后的文化,对于一个中国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接着,涂睿明如数家珍地讲述了来自日本的伊万里瓷器的故事,冰裂纹的由来,扒花的神奇之处。他告诉我们,他的父亲喜欢绘画,他家虽然不大,但是墙上却挂满了各种风格的绘画作品。季节更替,他们家还要更换墙上的画,让藏在柜子里的画有机会露面,谓之“换季”。他就在这样的艺术氛围里长大,耳熟目染,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所以,后来当他从党政机关“下海”的时候,自然而然就选择了与瓷器为伍。他认为,瓷器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美学的一把钥匙,是美化生活,丰富生活,提升美学素养的利器。

陈静女士是这场《捡来的瓷器史》分享活动的策划者,是上海静色国风学院的创始人,但她更是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毕业的敦煌学硕士。她拿来了一片瓷片,是她从英国拍卖行用400英镑买的一个青花瓷罐打碎以后的残片。之所以舍不得丢,因为从这个碎片里,可以看出清朝乾隆年间瓷器工艺和艺术的很多特点。作为一位敦煌学硕士,一位颜色釉瓷收藏家,陈静深感中国瓷器产业在当代的危机,她呼吁所有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一起来推广中国的瓷产品,传承中国的瓷文化,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一代湮没。

前天一早就从江西专程赶来的漆德三先生,是静色国风学院的名誉院长,《东方陶瓷》名誉主编,人称“瓷百科”。这位研究陶瓷艺术40年的老专家一阵见血地指出,中国不缺陶瓷艺术家,中国最缺的是陶瓷艺术的理论家。做瓷的,景德镇太多了,但是研究瓷理论和瓷文化的就太少了。很多原来研究陶瓷理论和学术的,后来也都去做瓷,因为这个来钱快。中国非常需要像涂睿明这样立足于瓷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学者。

因为疫情防控的要求,前天下午的活动现场只有30位书友,但是大家的发言却异常踊跃,一直延续了3个小时。直到暮色四合,我才不得不抢回话筒,宣布分享会结束。我在活动结束时说,《捡来的瓷器史》让我们从10块碎瓷片里看到了很美、很时尚、很现代的东西,感受到中国瓷器的博大精深。其实不仅仅是瓷,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都是这个样子。4年来,文澜读书岛分享了很多好书,让我们在读书过程发现了很多过去所不知道的美好。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就是文澜读书岛存在的意义。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书,从书里发现更多的美好。

(本文摄影:尹初、陈俞铭)

文首题字:沈强民

文末篆刻:孙新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