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交所,上交所、港交所……药明康德一路走过

12月13日,CRO行业翘楚药明康德正式在香港交易所首次公开募股发行(IPO)。这是该公司继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海交易所之后的第三个资本市场。

01

走遍三大市场

药明康德由李革等人创立于2000年,2007年8月曾前往美国纽交所上市,并在2014年总市值超过30亿美元。2015年8月,药明康德宣布私有化,于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从美国纽交所退市。

2015年5月,被媒体誉为“新药研发阿里巴巴”的药明康德进行了“一拆三”,旗下主要负责小分子药物生产服务的子公司合全药业,宣布挂牌新三板;两年后,李革投资的生物制剂公司药明生物宣布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今年5月8日,药明康德于上交所挂牌上市,连续16个涨停板,股价最高曾涨至138.87元/股,成为A股首只独角兽,又被媒体称为“医药界华为”。

02

其实不差钱

今年4月,香港交易所迎来新的上市制度。其中一项引人瞩目的改革是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一个《生物科技章节》,允许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这对于需要大量资金进行产品开发的创新药企业而言,可谓是“雪中送炭”的举措。

不过,对于像药明康德这样体量的CRO企业,并不需要走这条“绿色通道”。

财报显示,2017年总收入为77.6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2.97亿元人民币;今年三季报显示,药明康德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9.21亿元,同比增长21.90%;净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81.40%。而从研发费用端,药明康德今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2.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86%,其接近20亿元的净利润是完全可以覆盖研发费用的。

有媒体报道称,最初药明康德登陆A股时披露的募资规模为57.41亿元,最终确定的募资规模为22.51亿元,缩水率高达63%,原定的募投项目也从10个减少到4个。因此在药明康德登陆A股不到两个月时间,药明康德就确定赴港上市。

招股书披露,药明康德是中国规模最大、全球排名前列的小分子医药研发服务企业,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合同研发服务(CRO)和合同生产/合同生产研发业务(CMO/CDMO)两大类别,通过全球26个研发基地/分支机构为超过3000家客户提供各类新药的研发、生产及配套服务。换句话说,下游医药企业的需求越旺盛,药明康德的生意将越红火。

纵观中国创新药企一派“欣欣向荣”的增长势头,从某种意义上说,药明康德现在不差钱,未来也不太会差钱。那药明康德为什么在A股上市的同时,又要通过“A+H”的形式登陆港交所呢?

03

外延式扩张

CRO/CDMO,即就是医药研发生产的外包行业,通常按项目或者按人头付费。与运营整个医药工业体系相比,外包的竞争壁垒相对较低。因此即便是名列前茅的CRO/CDMO,竞争对手也不少。拿到更多的订单,做更多的项目,是传统CRO公司的“生存之道”。

作为中国第六家A+H股的医药上市公司,药明康德似乎选择了与其它CRO聚焦服务的主流商业模式模式不同,选择了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发展壮大。

根据招股书内容披露,本次募集资金最多83.3亿港元,募集款项将用于:扩大全球业务单位的生产力及能力;收购CRO及CMO/CDMO公司;投资及培养保健业界有创新业务模式且有增长潜力的公司;开发高端科技,例如运用人工智能的药物研发平台及自动化实验室、医药健康数据平台及机械化学技术等。

简单地说,建厂和收购占了大头。就在前天(12月11日),药明康德宣布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扩建研发基地,而此次募资中便有将近5亿港币用于圣地亚哥的实验室和CGMP生产基地的建设,这也是其在A股市场上未尽事业的延续。

此外,药明康德还将拿出20亿港币用于收购CRO以及CMO/CDMO公司,可以说并购是本次募集资金的重中之重。哪些企业可能会成为药明康德的“座上宾”呢?在当前的寒冬中,药明康德将以较低估值收获多少CMO/CDMO的股份呢?大家可以尽情畅想一下。

在通过聆讯版的H股招股书中药明康德还特别提及了一家名为PICA Health Technologies Limited的社区医生的手机应用教育平台公司。

据公开信息显示,PICA Health经营医疗教育及培训平台,为中国农村地区工作的社区医生提供最新的精确医学资讯以及在线培训,使其可更准确断症及治疗病人。该公司是专攻IT资讯及服务行业的医疗服务供应商。据药明康德称,已经有超过一百万的社区医生在使用该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