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吃螃蟹的孔夫子 / 文:杨依森
第一盏灯: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第一个吃螃蟹的孔夫子
执笔作者:杨依森
审核 课题组全体成员
解读精要:年纪轻轻的孔子,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做了鲁昭公想做而不敢做也做不成的事情,不仅为自己在鲁国赢得了声誉,也在周天子治下的整个王朝获得了声誉。无论在经济还是名誉方面,他都为自己顺利捞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其实严格来说,孔子应该是我们河南人。他的祖先是宋国的王族,是商纣王的哥哥微子的后代。武王灭纣之后,将归顺新朝的微子封在了宋国,并给予很高的礼遇。所以孔子在向别人介绍自己时,常常自豪的说:丘,殷人也。
孔子的祖先,宋国的大臣孔父嘉因为政治上争斗失败,辗转来到鲁国避难,后人再也没有离开鲁国。孔子的父亲叫梁叔纥,应该是出生于大梁,是鲁国一个有名的大力士,因战功卓著,使得家族似乎小有振兴之迹。《左传》记载,鲁襄公十年,霸主晋国纠集包括鲁国在内的五个盟国攻打一个妘姓小国,没想到该小国抵抗得异常顽强。联军猛攻,对方突然悬起城门。联军喜出望外,以为对方已经屈服,潮水般涌进城里,准备抢夺胜利果实。没想到军队进去差不多了,人家突然又将城门放下,计划将联军拦腰截断、关门打狗。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梁叔纥飞快的跑到城门下,举起双肩,托住了城门,才使得战友纷纷得以逃生。还有一次,齐国侵略鲁国,包围了鲁国的防城,梁叔纥组织了一个三百人的敢死队,趁着夜色杀开一条血路,将贵族们送到城外安全地带,又返回城里,和军民一起守城,直到援军到来敌人狼狈逃窜。正是因为战功卓著,梁叔纥被封为陬邑宰,又重新跻身于上流社会。
可惜啊,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梁叔纥英雄一世,大老婆施氏连续生了九个女儿却没有儿子。古代的贵族,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梁叔纥无奈之下只好纳妾,终于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伯尼,又叫孟皮,幻想着能够继承乃父的雄心壮志与庞大家业。可是孟皮逐渐长大之后,却因为小儿麻痹症成了一个瘸子,不禁又成了英雄心目中唯一的遗憾和不完美。我就怀疑“孟皮”只是一个外号,古代“皮”和“跛”应该是通假字。
朋友们看到六十六岁的梁叔纥一直郁郁寡欢、耿耿于怀,于是不顾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无穷后患,又帮他求婚于另一个贵族之家——梁叔纥的朋友颜氏家族。颜氏就对七个女儿说:你们谁愿意嫁给我们伟大的英雄啊?结果老大老二都不顾自己已经逐渐变成大龄剩女的事实,坚决不同意这门婚事。倒是老三,十九岁的颜征在,从小就佩服梁叔纥玉树临风、英明神武,她倒是愿意嫁给梁叔纥。《史记》上说,梁叔纥与颜征在“野合而生孔子”,好多人都想歪了,其实是,两个人的婚姻遇到的阻力太大,没有经过当时流行的三媒六证,就结合在了一起。这也恰恰为孔子后来的人生磨难,埋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隐患。
孔子出生前,二人祈祷于尼丘之山,再加上孔子生下来就有点“圩顶”,因此为其命名为“丘”,字“仲尼”。今天因为孔子的高智商,还有人怀疑孔子是外星人,估计就是从孔子“圩顶”的状貌说起的。
孔子三岁时,不幸丧父。据李元《孔子传》记载,当时施氏比较强悍,根本不承认颜征在和梁叔纥的事实婚姻,为独占家产,对年轻的颜征在冷嘲热讽。对已经不幸丧母,刚刚十来岁,喜欢和孔子玩耍、尚未成人的孟皮那也是非打即骂。颜征在一气之下,带着孔子和孟皮,还有梁叔纥留下的、代表贵族身份的一把宝剑,愤而离开了陬邑,搬到了颜氏家族比较适合照顾的山东曲阜阙里。这就好比今天的从乡下搬到了城里,租房子居住。
瘸子孟皮长大之后,回到陬邑争夺家产。这时候,那些该嫁的姐姐们也都嫁了,比较强悍的施氏也到了老得无可奈何的那一天。在陬邑父老的主持下,孟皮还是顺利的取得了家族长老的认同。可是毕竟是庶子,加上残疾,估计是信心不足,孟皮又跑回阙里,好说歹说,声泪俱下的请求后母颜征在把梁叔纥的宝剑给他,让他也牛一牛,至少自我感觉良好一点。
当时孔子年龄还小,又在老师那里求学,颜征在架不住孟皮先生的磕头哭泣,心一软,就把宝剑给了孟皮。
孔子回来听说此事,气得不得了。再一想,那是心灰意冷,唯一的证据,宝剑都没有了,谁还承认自己是贵族啊?八岁的孔子就哭了。可见,我们的圣人,智商很高,可是他也没有三头六臂,他那么小,他也曾经很迷惘,无可奈何,也有不得不很在乎家族认同的时候。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当时鲁国有一个名气很大又很有威望的史官,叫孟苏夔,他喜欢孔子的聪明好学,又很同情孔子,他找上门来,毛遂自荐,愿意做孔子的老师。在那个年代,因为孟氏是贵族,那他的弟子,无疑也只能招收贵族。就这样,这位可敬的老师有意的为孔子恢复了他的贵族身份,让少年时期的孔子,重新又找回了自信。
孔子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又不幸病死。这一年的年底,鲁国的权臣季孙氏女儿出嫁,季孙氏宣布,要宴请所有的贵族。孔子虽然有孝在身,但感觉如果不去参加宴会也有失礼节。就冒昧的来到了季孙氏的门前。不料官不厉害衙役厉害,季孙氏的家臣,阳虎个驴蛋,就是那个又叫阳货的家伙,将孔子拒之门外:对不起,您没有接到邀请。
这件事对孔子来说,很刺痛他的心灵。他也深深的认识到,蒙颜家的照顾,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终归会让人看不起。寻根问祖,回归家族,取得家族的认同,这才是一个男人最根本的立身处世之道。于是孔子决定,迁葬母亲,要和父亲梁叔纥合葬。
就这样,孔子回到了陬邑。孟皮也很欢迎、也很欣赏和看好这位同父异母的完美弟弟,不仅把宝剑还给了孔子,还理所当然的分给了他一处大宅子。只是因为人丁不旺,深宅大院有点草木荒芜。孔子决定去寻找父亲的坟墓,寻求父母合葬。可是时过境迁,人事寂寥,当年孟皮埋葬施氏时都没能找到父亲到底葬在哪里。孔子到了那个大致的位置,防城的郊外,那也是无可奈何,长吁短叹。后来还是一个当地的老太婆,因为认识梁叔纥,佩服他是个英雄,当年亲眼见到了他埋葬的地方。这个老太婆领着孔子,才找到了梁叔纥的埋葬地。
孔子跪在地上,放声痛哭。
男人,是总要回到他的家族,他的祖辈父辈那里去的。这一哭,也代表着孔子的彻底回归。
此后的孔子,开始整理深宅大院,广招门徒。他宣布,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仅招收贵族,平民百姓也可以到他这里学习。学费嘛,只要几束腊肉即可。但是吃的和住的你要自行解决。这个消息,不啻于我们突然宣布,男人也可以穿裙子了,那个轰动效应,不仅鲁国震动,整个周天子治下的王国,人人兴奋、激动的讨论不已:不得了啦,鲁国有个人要收平民学生了!平民也可以接受教育了!于是,不仅鲁国的平民,其他国家那些不甘于平庸的黎民百姓,也担着粮食,冒着风霜,星夜兼程的赶到孔子那里求学。短短的几个月,孔子就招到了几千个兴奋不已的弟子。就这样,宏大的私立学校办起来了。
其实,孔子生长的那个年代,正赶上旧式的贵族奴隶制即将崩溃,市民阶层即将登上历史舞台之时。打破贵族的教育垄断,放开平民教育,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只是一个早晚的问题。孔子的伟大之处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他敢于第一个吃螃蟹。
其实当时正值春秋鼎盛的鲁昭公,也想放开平民教育,提高整体国民的素质。试问哪个国君不想有所作为、青史留名?可惜啊,官家办学校,那必须遍地开花,成本太高,他怕大臣反对,骂他大兴土木、骄奢淫逸。他也只能是有那个贼心没有那个贼胆。这就好比咸丰皇帝想喝碗豆花,就问内务府有关人员:这弄碗豆花,需要多少钱啊?内务府太监掐指一算:这原料费、场地费、厨师费、采办人员工资,一年下来需要二十万两银子吧。咸丰皇帝气得吼道:你们敢骗我?我小的时候,在大前门,那不是一碗豆花才三个铜子吗?你们至于这样刺闹寡人吗?老子不喝了,老子明天派人去外面买去!——结果第二天,到外面一看,一个卖豆花的都没有,都被内务府给无耻的赶跑了!你说你皇帝能怎么样?皇帝你照样无可奈何。
所以你看,年纪轻轻的孔子,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做了鲁昭公想做而不敢做也做不成的事情,不仅为自己在鲁国赢得了声誉,也在周天子治下的整个王朝获得了声誉。无论在经济还是名誉方面,他都为自己顺利捞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鲁国的大夫孟僖子就非常赞赏孔子在教育方面的开明态度,临终前郑重其事的叮咛两个儿子:一定要去拜孔子为师,到他那里去学习礼仪。这件事情在当时更增添了孔子学院的轰动效应。
那个还算比较忠厚的孟皮,也不再躺在仅仅一个贵族头衔的温床上穷困潦倒了,积极的组织一帮人做饭、烧水,卖给这些学生,管理寝室,贩卖日用品,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
功成名就的孔子,也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件大事:齐家。孔子在十九岁时娶了宋国的亓官氏。《孔丛子》记载:夫子妻不服彩,妾不衣帛;车器不雕,马不食粟。可见,孔子尽管年纪轻轻就成了人生的大赢家,可是他依然保持着贫寒时节朴素节俭的好作风。这对于孔子后世良好家风的形成,无疑起到一个无声的榜样作用。
当然,孔子也成功的引起了鲁国国君的关注。在孔子的儿子出生的时候,鲁昭公送来了一条红锦鲤鱼,表达对夫子的赞许和敬仰。孔子也很感激国君的殷勤厚意,就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孔鲤,字伯鱼。
公元前516年,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鲁昭公和三家权臣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因为一点小矛盾发生了争斗,被三家权臣轰到了齐国。也希望在仕途上有所发展的孔子也跟着国君来到了齐国,并得到了齐景公的赏识,齐景公甚至都想把一块土地封给他了,可惜齐相国晏子又拿那一套“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的理论来横加阻挠。孔子那些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主张得不到推行,两年之后只好又回到鲁国继续办学,等待在政治上东山再起的机会。
孔子四十二岁的时候,鲁昭公卒,鲁定公立。鲁定公八年,派孔子做中都县宰。第二年调回都城做了司空,不久又晋升为大司寇,掌管全国的礼仪和教育。
孔子诛杀了扰乱国政的少正卯,信以立威,言出令行。仅仅三个月之后,就使得鲁国商贩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走路有别于途,人民安乐、路不拾遗,四方之客来到鲁国,不需要向官吏送礼,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其满意而归。
临近的齐国非常害怕。自己不能任用孔子,又害怕鲁国因为任用孔子而强大,打听到鲁定公对孔子诛杀少正卯也颇有微词,就想办法加深这鲁国君臣的矛盾,使其罢黜孔子。于是就在齐国挑选了八十名美女,穿着华丽的服装,跳着撩人的《康乐》之舞,连同三十辆华贵的马车,来到鲁国都城的南门外,预备着献给鲁定公。宠臣季桓子化装成平民,贪婪而垂涎的来观看了好几回,最终还是诱导鲁定公以外出视察的名义,悄悄的笑纳了这些糖衣炮弹。夜夜笙歌,荒废国政。这件事情让孔子感到很失望,子路也伤心的对孔子说:“国君不办正事。老师,我们还是走吧!”
于是,五十四岁的孔子,带着三十多个已经在鲁国做官的学生,开始周游列国。这一去,就走了整整十四年。
其间,到过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可惜啊,那个春秋时期,大国忙于称霸,小国危如累卵,这些国君,也都知道孔子的这些“王道”主张是好东西。可是最终还是不愿或者不敢采纳孔子的意见,任用孔子推行这些政令。
孔子的“克己复礼”,文革时批判,说是走复辟奴隶制的老路,可是我更赞成康有为的观点。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孔子实际上是一个改革家,可是贸然改革阻力太大,孔子只不过是“托古改制”而已,因为谁都没有见过尧舜禹时期那个所谓的大同社会,乃至于夏商周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三代之英,孔子实际上给大家描绘的是一个他心目中的“理想国”。后世宋仁宗推行这种仁政,果然也收到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以至于宋仁宗死后,连胡人,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这就好比韩愈的古文运动,欧洲的文艺复兴,不仅不是开历史倒车,恰恰是推进了历史的巨轮继续向前迈进。
还有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宽、耻、敏、达等等,无疑为我们古代草民阶层野蛮的人生画上了一个终结,从而开启了我们中华民族所有阶层全方位、无死角的文明时代。所以后世才赞扬: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我觉得,孔子的价值和意义,主要在于平民。正是因为有了孔子,才使得我们平民也被无形中约束,至少在为人处世上,要求你做一个精神上的贵族。所以我们才看到,哪怕在我国的山野民间,哪怕一个妇女、一个老太婆,也很容易找到,那些一言一行都符合圣人规范的人。
我这个评价不过分吧?
还有在教育方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也暗合了现代教育思想。或者不客气的说,所谓的现代教育思想,那都是孔老先生的盗版,只不过给它包装了一个比较华丽的外衣而已。比如重新拾起来的《朱子家训》中的“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那说来说去,不还是“有教无类”吗?
我们再看看孔子的性格。孔子和孟子不一样,没有孟子的那种急躁,孔子温文尔雅,循循善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刻刻不失那种贵族风范。在卫国,卫灵公的萌宠南子夫人放荡狭邪,名声很不好听。可是坏女人她也希望做个大家认可的好人啊!于是我们看到,孔子经过卫国时,南子亲切的要求孔子和她坐一辆马车,到国都大街上去转一转即可。就相当于今天要求陪她去逛街、陪她去买菜。那心里想的就是:你们这些小民,你们不是骂我不好吗?你看我们伟大的孔圣人他都愿意和我一起逛街,这说明我还是很不错的嘛!我们说,孔子是个聪明人,那肯定也知道南子的想法。可是孔子也是个宽厚人,仁的要义有一项就叫做“忠恕”,如果通过我的一点无伤大雅的举止,能够挽救你南子的名声,那我何乐而不为?所以我们看到,孔子还是冒着被学生批评的危险,欣然的坐上了南子那华丽的马车。可惜故事的最后,走到中途,街上路人的骂声越来越厉害,孔子无论无何都受不了了,只好不顾一切的下来了:抱歉,我已经尽力了,可是我也挽救不了你了!那种对年轻人的关爱呢?只剩下了末场戏,余下的解释只有一句对不起。华丽的开始,最终,只是一个无言的结局。
当然,并不是去每一个国家,国君大臣都是待若上宾,由于某些人的认识不到位,偶尔也有不美好的时候。比如我们当时的淮阳人就很不好。在孔子周游陈蔡的时候,因为害怕孔子去了楚国之后揭发某些大臣过分剥削平民的事实,陈蔡的一些士大夫合伙把孔子这一帮人围在了野外,断了粮,好几天都没吃上饭。幸亏楚昭王发兵前来解救,孔子等人才免去这一场灾难。
孔子六十八岁的时候,历经坎坷,壮志难酬,再加上年岁渐老,颇有落叶归根之叹。最终,他还是选择回到了鲁国。此时,已经是鲁哀公执政。鉴于孔子名声在外,鲁哀公给予了孔子很高的礼遇,被举国尊为“国老”。可是孔子不愿做一个贵族圈子里的花瓶,不愿做个高庙里的摆设,还是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切切实实的为民众做一点事情。由个人言传身教的“小教育”,到整理文献典籍,去伪存真、著书立说,转向“大教育”,这不仅仅是因为孔子为岁月所逼,更是其思想境界上的升华与提高。孔子系统的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就是被后世所津津乐道的“六经”。他删掉了《诗经》粗俗不雅的内容,整理修正,留下三百零五篇精品。使得《诗经》这本长久以来一直涵盖很多粗俗内容的民间俚曲一跃成为陶冶性情的高雅文学。更可贵的是,由于商朝巫术、神秘学发展得太超前,世界前途发展已经几乎没有秘密可言,周朝前期的统治者才销毁了那些关于神秘学和预言学的可怕资料;而孔子,系统的整理完备了那本几乎被扼杀的、号称最难懂的《易经》,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对中国的预言学略见一斑。
孔子七十岁的时候,唯一的儿子孔鲤,卷进鲁国的内乱,因为站在那个不称职的国君鲁哀公那条战线上,不幸被乱军用箭射死。死时年仅五十岁。
孔鲤的儿子孔伋,字子思,年纪轻轻就写出了《中庸》。孔子用四个字来鼓励他,叫:后生可畏!
自从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地位在历朝历代,都得到了空前的尊崇和提高,被封为大成至圣、文圣尼父、至圣先师等等等等,甚至被封为文宣王、文宣皇帝(西夏)。儒学万年,斯文在兹,其后代也颇为受人尊崇,成为世界十大家族中无可争议的第一大文化家族。当然,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由于孔子世传家风良好,后世自然也是贤达名流、才子能人辈出。像我们中学教材比较熟悉的二十世孙、东汉时期的孔融,六十四代孙康熙年间写《桃花扇》的孔尚任,等等等等。七十七代孙,民国的最后一位世袭官员,衍圣公孔德成,追随蒋介石跑到了台湾,我们相信,他也会有老老实实回来的那一天。孔家后人如此出众,也给我们很多启发,我们今天的精准扶贫,提出一个口号,叫“扶贫先扶志”。可是,怎样扶志?窃以为,先树立良好的家风,引导家风建设,媳妇孝顺,子女学习争气,当是改善家庭的一个先决条件。然后,依次树立良好的村风,建起一个个孝贤文明村,最后再进行孝廉文化建设,当是扶贫立志的不二法门。
亮点、创新点:
1、孔子首开平民教育的先河;
2、孔子主要是为平民百姓规范了为人处世的准则,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以贵族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
3、良好的家风是家族振兴的先决条件;
4、著书立说是一种由“小教育”转向“大教育”的思想升华。
引用资料:
1、 汉 司马迁《史记》;
2、 晋 王肃《孔子家语》;
3、 汉 孔鲋 《孔丛子》;
4、 当代 李元 《孔子传》;
5、 当代 姚文元《孔老二罪恶的一生》。
作者简介:
杨依森,男,44岁,沈丘县义工联合会会长 沈丘县国学文化促进会会长 国学高级讲师。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
诚邀加盟
《金陵文学家》诚意邀请有缘朋友加入编辑团队:
1. 文字编委: 有较好的文学素养;
2. 朗诵主播: 擅长文字朗诵或者儿童故事播讲;
3. 版面设计: 熟悉微信平台文字版面设计。
有意者请联系主编 醉卧蘭亭(yf476800)
往期精选(点击蓝色字体可阅读):
【中师生-专栏】那天,我没敢接过他伸手递来的信! / 文:荷塘月色
【校园霸凌事件讨论-专栏】女儿在学校被同学打了两个耳光!/ 文:沙鸥
【文学园地】 回家的路上 / 文: 馨怡
【中师生-专栏】难忘我的凤翔师范生活/ 文:馨怡
【编者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到1999年完成最后一届中师学生招生,据统计全国共培养有400多万中师生。毕业后,这些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散向中国最广大的农村,扎根三尺讲台,撑起中小学教育大半个天空。
“中师生”,共和国教育史上一个灿烂的群体,支撑起祖国基础教育的半边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如今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甚至知天命的年龄。
然而,如今大多数中等师范学校都已经停办或者改制,几十年后,'中师生"将成为绝唱!
为了重温当年的岁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这一代中师生群体,《蓝天教师园地》特开设“我们曾是中师生”专栏,希望希望能成为咱们中师生的温暖家园!
各位曾经的中师生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我们拥有共同的“中师生”身份,怀揣共同的“中师生情结”,欢迎大家踊跃来稿,分享自己当年的中师生活以及毕业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主编:醉卧蘭亭(ID: yf476800)
【主编简介】
醉卧蘭亭:
男,70后,1993年毕业于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做过三年乡村中学教师,现供职于南京某高校。教过十几年英语,现从事美国政治与外交方面教学与研究工作。工作之余执着于少年时的文学梦,写作只是为了留作纪念。
希望结交有情怀的你一起:
品茗、读书、写文章;观云、赏月、念秋霜!
《教师文苑》原创征稿 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