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梁古村与渔梁坝

渔梁古村,位于徽州古城东南约一公里处,中国传统村落。在古代,渔梁是徽州城的重要水路码头之一,徽州与杭州、南京、上海等外界的联系全靠新安江这条唯一的黄金水路。渔梁村因紧靠新安江而应运而生,成为当时徽州最繁华的水运商埠和商业街区,曾经是商人、水手、脚夫云集之处,也是各类货物的中转之地。辉煌一时的徽商抵钱塘、下扬州都要从这里起步,堪称徽州商人“梦开始的地方”。

这也是我第二次来到渔梁,同样又是来补课了。三年前重点放在了渔梁坝,竟然忽视了渔梁古街,没有认真看完。出来混,始终是要还的...这不,Iam back!

渔梁景区的西门其实离徽州古城很近,步行也就十分钟的样子。

这段依山傍水的石板路,就是著名的“新安古道”。

新安古道,从古城南门起,沿练江而行,穿过繁华古商埠渔梁镇,通向渔梁坝下游的水埠码头,全长约1000米。沿江的矮石头栏杆又称“张公堤”,据说是百姓为了缅怀明代主持修建此堤的县令张公涛而命名。


此次遇上了大雾笼罩,江面几乎全都看不见。前行不远,一个亭子前有几方碑刻。

残碑,只剩下了顶部“本府正堂龚示”与双凤朝阳图案,恭示内容就不得而知了。

“放生池”碑。看来此地旧时是一个放生的场所。

这块石碑则相当于一块禁碑,在放生池捕捞可是要遭到重打三十大板外加监禁一个月的惩罚...

李白问津处。稍后详解。

下有石阶通向江边。

莫非这就是李白问津之处?

继续前行,路边有依山而建的“白云禅院”。禅院采用徽式建筑,也算是一齐了。

白云禅院,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白云禅院枕山、环水、面屏,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后壁山崖裸露,岩石嶙峋,间以细泉滴露,俨然一幅天然立体的山水画图,吸引了众多明末清初画家在此居住作画,最为有名的当属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渐江。现建筑为

渐江(1610-1664年),俗姓江,名韬、舫,字六奇、鸥盟,为僧后名弘仁,自号渐江学人、渐江僧,又号无智、梅花古衲,安徽歙县人,是新安画派的开创大师,和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为“海阳四家”。

再往前,浓雾中一个三角亭子隐约显现...

原来,这才是正宗的“李白问津处”。

这都来源自一个传说。据宋《太平广记》记载,唐天宝年间,诗仙李白在洛阳“同华传舍”看到许宣平的一首题壁诗:“隐居三十载,筑室南山巅。静夜玩明月,闲来饮碧泉。樵人歌垅上,谷鸟戏岩前。乐矣不知老,都忘甲子年”,即惊赞其为“真仙人诗也”,十分之仰慕。后来,李白去宣城访友,游罢静县桃花潭,告别汪伦之后,立即动身来歙县寻访许宣平。李白沿新安古道来到渔梁古镇,只见江边停泊着一艘破船,船头老翁神态飘逸、仙风道骨。然而寻人心切的诗仙并没注意到这一切,他上前作揖拜问:“请问许宣平先生家住何处?”老翁捋胡微微一笑答曰:“门前一杆竹,便是许翁家。”李白听后照直而去,前行不远恍然大悟:“门前一杆竹,不就是船头一只笔直的竹竿吗?老人家定是许宣平了。”回头再找,老翁和渡船早已不知去向。诗仙访隐士,却失之交臂,正所谓:“许士已乘黄鹤去,此地空留问津处”。李白失意之际,也赋诗一首:“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杖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后人便在此修建了李白问津亭以作纪念。

过了问津亭,这才正式进入渔梁古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高大徽式建筑。

原来这叫“忠护庙”。

忠护庙,又称九公庙,始建于清初,供奉汪华第九个儿子汪献。据记载,“汪献早逝无嗣,宋封其为忠护侯,淳熙年间郡人念公爱子,特为立祠。因祠颇着灵异,古代舟行浙江者必祀之。”忠护庙占地面积124平方米,三进三开间,面阔10米,现仅存主院。大门有八字照墙,砖石结构门坊。

上端有“敕封”篆字匾

下面是“忠护庙”隶书匾。

江边一派渔家繁忙景象。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渔梁古街的铺设?

街道中间用鹅卵石以规整的鱼鳞图案铺设,两边以石板镶边,俗称鱼鳞街。据说整个渔梁村中间高两头低,形状就像一条缓缓游动的大鲤鱼。

左边有高大门罩的是“思政堂”。

“思政堂”建于清初,是一家商贾门第。门罩砖雕是其最大建筑特色,采用了徽州镂空立体砖雕手法,人物故事情节栩栩如生。

门罩左右侧下端各有砖雕狮子一只。比较好玩的是,无论左边的公狮子还是右边的公狮子,都各自带有一只小狮子,实现了男女平等;同时,生二胎也顺应了国家号召,觉悟不错。

门罩上坊雕刻以花鸟、蝙蝠为主。


砖雕的坨墩,方寸之间仍能辗转腾挪,人物故事栩栩如生。



最后是下坊,雕刻的是三国演义故事人物,寓意要重德重义。



渔梁老街的房子基本为旧式门板店面,重楼挑檐,鳞次栉比,古韵浓厚。其最有特色的一点是“亦店亦宅”,有前店后宅式,前店中坊后宅式,下店上宅式和坊宅混合式等等,这与其商业特色是密不可分的。

整个村子以条渔梁古街为主脉,两边深巷密布,就像鱼骨架一样。

这条小巷子通往江边的渡船头。

马巷。


程正兴花炮业,卖烟花炮仗的。

“元和堂”药号。

不远看到一座亭桥-狮子桥。

狮子桥,始建于唐代,原名“施氏桥”,由最早居住渔梁的施姓家族所建,后取谐音“狮子桥”,以示吉祥如意。该桥下为单孔石拱桥,上面有桥亭与过街券门相连接。

这位大哥不知啥事乐成这样,也许是渔梁的生活太过写意了吧...

两只不愿早起的懒猫

狮子桥上游,往上可以走到昌歙线公路。

下游有石级可下到江边。

从下面回望狮子桥,桥拱高耸、造型美观。

此处江边就是著名的“渔梁八景”之一的“练溪钓隐”。




从江边重新拾级而上,依山临江而建的院落景致绝佳。


“练溪钓隐”的隐字写成了影,太不走心了...


重回狮子桥

“恒复兴”烟行

再往前,就到了巴慰祖故居,安徽省级文保单位。故居位于中街,坐北朝南,占地1188平方米,三进三出四天井。前进为客厅,清代建筑;中后进为居室与书房,明代建筑。巴慰祖故居也是渔梁村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

巴慰祖(1744-1793年),字予藉,一字子安,号晋堂,一作隽堂,又号莲舫,徽州歙县渔梁人,清代中期著名篆刻家。其篆刻深得汉印精髓,有《四香堂摹印》、《百寿图印谱》存世。

来得太早,门还没开,只有在外面看看。此宅已经巴氏后裔精心修缮,现做“巴慰祖故居博物馆”,里面摆放有康熙帝送给巴慰祖爷爷的“莲淑长春”匾额和乾隆帝赐予巴慰祖的“星璨南天”匾额,十分珍贵。

门罩砖雕也是一大看点。

门额花边部分雕刻团花锦纹,间有喜鹊与仙鹤图案。

两侧垂柱自上而下雕鹊上梅枝、麒麟和狮子图案。

屋檐上的小麻雀,两连拍...


坊间有四个砖雕“狮子滚球”坨墩。



笼中鸟。你们真的是爱鸟么...


此宅门口挂着“巴道夫运输过塘行”匾,也是一座典型的前店中坊后宅式建筑,主要经营茶叶兼营其他杂货。“巴道夫”,当然是主人家名字了。“过塘行”,意思是货物中转批发店之意。

老牛还以为这是家搞水路运输的商行呢,汗...



姚家巷

同样通往江边。

渔梁村的老房子保存之好有点出乎意料。



又到雾气弥漫的江边

这座有马头墙的建筑从外表一眼就可判断是祠堂,果然,姚家祠。外表明显被改动过,门廊的墙是后来加上的。

大梁雕刻“双凤朝阳”。

两端立柱有爬狮撑拱,破坏严重。


门前晾着梅菜干。一般人印象中,梅菜当然是广东梅州特产。其实不然,我去过的大部分山区地方,百姓都有晾晒菜干的传统,所以这应该说是中国人的传统吧...



重回渔梁街。立即见到一座祠堂--崇报祠,现做渔梁坝博物馆。

崇报祠,又称坝祠,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三进二天井,是为缅怀修建渔梁坝的有识之士而建。

大门为石库门,门额刻有“崇报堂”三个楷书大字,小字分别为“光绪壬寅冬月立”和“闽中黄曾源敬书”。黄曾源为时任徽州知府。

内厅上悬“水聚徽盛”额匾,为知府朱延梅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徽人外出经商,靠的主要是水路。水为财气,故有“水厚则徽盛,水浅则徽耗”之说。

二进享堂,挂“崇报立达”匾,亦为知府、福建人黄曾源题于光绪三十一年。


享堂前天井左侧立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重修渔梁坝题名碑和严禁货物上坝的禁碑各一方。

另有一块残缺的禁碑。

三进寝堂,堂匾为“功垂千秋”,祠内供奉汪华、宋济、袁甫、赵希愬、张祯、陈理、彭泽、朱廷梅等历位徽州长官排位。

再往前,就走出古街,来到一个小广场。

后面的就以三年前的照片来补上。

这是从渔梁景区东门进入看到的景观。重檐歇山顶的方亭名叫“仰高亭”。

远处可以看到紫阳桥,对面是张家坞。

休闲广场

古街东边入口,有石阶可下到渔梁坝。


沿河滩边行走。

渔梁镇的民居皆依江而建,下面有石头堆砌的基础,也有些做成了吊脚楼。

红色的水草。

有点像贡多拉的小船。

百步石梯




憨憨的小土狗,永远是我镜头下的最爱...

壮观的渔梁坝横亘于眼前。

渔梁坝,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也是徽州地区古代最著名的水利工程,素有“江南都江堰”的美誉。据考证,早在隋末唐初(公元618年前后),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而这项工程的带领者,就是我之前在古徽州的帖子里多次提到的一个人--江南汪姓始祖、“越国公”汪华。汪华徙新安郡治于歙县,并筑坝截流,为水上军需民用。汪华这个人可真不简单,隋末天下大乱之际,为保境安民,汪华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不但保证了这一地区相对的和平安定,也极大促进了当地各民族之间融合;武德四年,为了促进华夏一统,汪华又审时度势,不计个人得失,说服文臣武将,主动放弃王位,率土归唐,从而也避免了生灵涂炭,确实是一位大智者,死后被唐太宗赐谥忠烈。此后,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袁甫复指挥江东,乃委派本州推官赵希恕督办渔梁坝修建事宜,得闽工甚精,开始凿山取石;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尽去坝心灰沙”,成为全部砌石的重力滚水坝,此后又曾多次修茸;明万历三十三年(1670年),重建渔梁坝,有修坝记事碑可考。据此,渔梁坝前后历经1400年历史,属古代石质重力溢流坝。

渔梁坝,2001年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渔梁坝整个坝长143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坝上下水位落差约2.9米,横断面呈不等腰梯形。坝面偏南设置左、中、右三道水门(泄洪道),全坝自北向南依次降低,左边水门长年流水,中、右水门则既防涝又防旱,因此江水大部分时间从南方流下,设计十分科学、巧妙合理。坝身全部用清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坝面采用花岗岩石料,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 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墩如钉插入,这种石质的插钉称为“稳钉”,也称元宝钉。这样,上下层如穿了石锁,互相衔接,极为牢固。每一层各条石之间,又用石锁连锁,这样上下左右紧联一体,构筑成了跨江而卧的坚实渔梁坝。

渔梁坝的建成,将练江水分为上下两段,上游水位较高,可保证古城区生活生产用水;同时,水流相对平缓,也利于摆渡以及下游的水路运输,为徽商外出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上坝细观:条石之间以石键相连,还有竖向的石钉,十分牢固。





坝上这些就是徽州地区著名的摇橹船了。



古镇居民仍然日复一日在江边清洗衣服,似乎岁月从来不曾改变...

思考狗生的小土狗...

从侧面看,又像是一尊狮身狗面像。

可以一览江边美景的客栈。

最后,来几张从对面紫阳村高处俯瞰的渔梁坝美景。







(0)

相关推荐

  • 徽州古城:渔梁坝

    徽州古城:渔梁坝

  • 千年古坝,徽商之源,传说中的江南都江堰演绎古老徽州的另一面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写下的这两句诗如今俨然成了徽州最好的宣传写照,当然"徽州",并不是一个当下行政范畴上的一个具体地名,它历史悠久,指的是 ...

  • 徽商从这里出发

    古徽州行 (4) 你知道古徽州的渔梁坝吗?它始建于唐代,明代重建,距今有近1400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依然发挥着泄洪防旱.截流行船.美化环境的功能. 这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 ...

  • 寻访徽州古村落(七)东南邹鲁——歙县(下)

    歙县县城作为古徽州的府治.徽商发源地,县城内的名胜古迹很多,有太平桥.太白楼.新安碑园.紫阳桥.渔梁坝等等-- 2020.10.16 今天时间充裕,一整天都在歙县城里,计划用脚步来丈量这个曾经繁华的地 ...

  • 黄山自由行之三

    游记 黄山自由行之三 游览歙县渔梁坝 (2021年5月15日) 文.图/墨吟 从徽州古城出来,我们搭乘一辆机动三轮车前往渔梁坝景区,景区由渔梁坝和渔粱古街组合而成. 图40:渔梁坝和渔粱古街 我们从街 ...

  • 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安徽渔梁村

    渔梁村位于安徽省歙县徽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特色主要体现在自然环境景观,村落形态空间格局,多种类型的历史建筑及鲜明的人文特色. 古村落内传统古建筑占古村落建筑总数的65%.其中保存较为完好的有3 ...

  • 重新镇平桥村古十四孔石梁桥

    黔西县东北部游 贵州游侠 三.重新镇平桥村古十四孔石梁桥 继续前行,过重新镇后前行到达平桥村,这里有一座古石梁桥,有十四孔,桥墩用石料垒砌,桥面用石板平铺.距桥数十米的高处有一座修葺古桥的厚厚的记事碑 ...

  • 大山深处的石潭古村,藏在一个“百梁厅”,为国内建筑史上奇观

    住在下汰村听农家乐老板娘说,石潭村是前人大委员长吴邦国的故乡,现在还保留着两座祠堂,都是吴姓祠堂.下汰村看完晨雾,退房往山下的霞坑镇石潭村,去感受一下古村落的魅力. 石潭村,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南 ...

  • 梁带村遗址出土的一批古玉配饰

    梁带村遗址 VI-198,位于陕西省韩城市.遗址面积.文化层厚度不详.遗址内采集有陶片,以泥质及夹砂红陶为主.纹饰多见线纹.绳纹,器形有尖底瓶.罐等.属仰韶文化遗存. 梁带村隶属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位 ...

  • 古村原曲龙王庙三绝:嘉靖12脊无梁殿,唐代贞观大殿,崇祯戏楼

    古村原曲龙王庙三绝:嘉靖12脊无梁殿,唐代贞观大殿,崇祯戏楼

  •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宁 夏—-—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梁堡村

    梁堡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奠安乡,在县城以南40公里处,距奠安乡4.5公里,面积6.24平方公里.隆德是宁夏最西南的一个县,奠安则是隆德最西南的一个乡,梁堡更是奠安乡最西南的一个行政村. 梁 ...

  • 邵国梁 | 古城·古镇·古村

     作者简介 邵国梁(笔名:贾道儒行),浙江富阳人,企业家.平素喜欢拾掇文字,在文字里寻找人生乐趣.热衷慈善公益事业. 古城·古镇·古村 古城.古镇.古村的改建改造遍地开花,方兴未艾. 关于古城.古镇. ...

  • 千年石梁枕古村 十世加米襟关公(闽行三泉州1)

    千年石梁枕古村 十世加米襟关公(闽行三泉州1) (一)印象泉州 泉州享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等一把显赫事件物件: -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 ...

  • 古玉界:再赏梁带村出土玉器

    韩城梁带村周代芮国墓地的发现,是近年来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该墓地规模巨大且等级较高,现已发现两周墓葬1300余座.车马坑64座,其中诸侯级大墓7座.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象牙器.漆木器等随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