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联璧合,勤耕不辍,继续倾听弦索伉俪张如君、刘韵若
对于喜爱评弹的观众来说,张如君、刘韵若是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们既是戏台上的黄金拍档,又是生活中的恩爱夫妻,琴瑟和鸣、比翼双飞已超过六十载,成为曲艺界的一段佳话。
名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可以说是评弹艺术的黄金时代,张如君、刘韵若这对夫妻档的艺术生涯也逐渐步入鼎盛时期。
张如君、刘韵若年轻时
1958年,他们加入了民营红旗评弹队,1959年又作为业务尖子,被吸收入上海评弹团,从“散养”的民间艺人成为了国家院团重点培养的青年演员。
夫妻表演
当年作为评弹界的第一个国家院团,上海评弹团名家云集、佳作迭出。在这里张如君、刘韵若不仅以夫妻档继续合作,也分别与蒋月泉、杨振雄等前辈艺术家搭档演出,在实践中学习进步,艺术水准更上层楼。
“他说随便什么技巧都要服从内容,要入情,最最要紧。蒋老师一言点醒了张如君。”——张如君追忆蒋月泉
“我真正感激得不得了,因为这就是爱护青年。假如出洋相的话,这个青年很坍台。所以我心里很感激,这就叫艺德。”——刘韵若追忆杨振雄
经典
随着艺术上的日臻成熟,张如君、刘韵若在继承、模仿前辈的基础上,也开始尝试创作,打造属于自己的全新作品。
刘韵若
1963年,刘韵若创排了中篇评弹《晴雯》,为了塑造好这个角色,她在叔父刘天韵的指导下刻苦钻研、悉心揣摩,投入了大量心血,作品还得到了陈云同志的肯定。
左一张如君,左三陈云,右一刘韵若
“陈云首长‘文革’之后第一次到上海来,看见我,刘韵若,在‘文革’中,我很多评弹资料都丢失了,你有两个‘补’,我还保留着,一个是《李双双补苗》,一个就是《晴雯补裘》。”——刘韵若
刘韵若在农村体验生活
的确,在张如君、刘韵若的诸多作品中,根据同名电影改编而成的《李双双》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当年为了改编好这部新书,夫妻俩携手下农村体验生活,精心打磨、反复推敲,最终成就了一部享誉书坛的经典之作。
传承
上世纪90年代,年届六旬的张如君、刘韵若逐渐淡出舞台,但他们退而不休,依然勤耕不辍,将《描金凤》、《双金锭》等一系列原本只靠口传心授,并无文字剧本的作品加以整理出版,为后辈的学习传承创造便利,为评弹艺术宝库留下了珍贵资料。
与此同时,他们也致力于创作,其中长篇弹词《弦索春秋》由他们早年创作的中篇弹词《说书先生》丰富发展而来,前后耗费十余年心血,表现了评弹艺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而这部荡气回肠的作品,也正是两位艺术家为评弹事业奉献一生的真实写照。
“评弹艺人可歌可泣,要成名成家是奋斗人生,因为是自己的生活,我就把评弹艺人的一生奋斗,怎么奋斗,就写了一部书。”——张如君
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评弹受到诸多文人雅士、艺坛名流的喜爱,著名电影导演桑弧、谢晋,篆刻家陈巨来,作家陆文夫,翻译家陈叙一等人都是评弹艺术的忠实粉丝。
如今,张如君、刘韵若除了埋首于案头工作,也时常辅导徒孙辈的年轻演员,为他们授业解惑,为评弹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力量。在本期节目的最后,作为《可凡倾听》特供,阔别舞台三十年的两位老艺术家再度上阵,联袂奉献了一段拿手好戏《描金凤·暖锅为媒》,宝刀未老,风采依然,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