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意延年」——春节习俗书画篆刻特展

春节习俗序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从腊八开始到元宵节,各家各户都沉浸在忙年、过年、拜年的喜悦之中。随着历史的发展、文化的交融,春节由最初的一段节令衍生出了一套丰富的文化习俗。从祭灶王到接玉皇,从做豆腐到杀年肉,无一不体现劳动人民对于人寿年丰的向往和安居乐业的憧憬。本次展览以书法、绘画和篆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发扬传统文化,体悟春节习俗,用当代青年艺术工作者视角展现别样的民俗文化,唤起乡愁,记忆乡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贞下起元,生生不息,愿与全球华人一道,同赏民俗之美,共品百味人生。

——胡勍

刘舒扬

斋号逸飞斋

1998年生于天津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京东印社社员。现居重庆,四川美术学院书法与篆刻专业在读,在校纳入拔尖人才计划。

作品欣赏

《春节习俗序》

定场诗

清寒还未去,春节已先来。

竹火喧灯晚,麟龙舞笑开。

遗尘封旧阁,乐事驻新台。

千里东风好,芳诗遍地栽。

蔡尧 中书协会员

作品欣赏

《定场诗》

腊八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每到腊八节,忙着剥蒜制醋,泡腊八蒜,吃腊八面腊八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郭林吉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创作方向硕士。现为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家、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广州国家青苗计划画家、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员。

作品欣赏

《腊八粥》

《腊八习俗》

祭灶

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故先一日祀之。”民间祭祀灶王爷习俗。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民间祭灶,源于古人拜火习俗。

罗青松

1997年生于重庆,中共党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准)

作品欣赏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祭灶源流》

扫尘

中国民间过年传统习俗之一。除旧布新年终大扫除,南方称“扫屋”,北方称“扫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民谣说:“二十四,扫尘日。”此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掸拂尘垢蛛网,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疏浚明渠暗沟。

夏杰

别署鸿隐山房

1997年生于中国书画之乡安徽萧县。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书法专业。

作品欣赏

《鸡羽啸呼新岁唤,龙涎泠冽旧尘除》

《扫尘源流》

做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

葛嘉诚

中共党员。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书法创作方向研究生,导师萧文飞先生。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青年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

作品欣赏

《冰珠去腐流涓玉,云纸筛污聚软香》

《咏豆腐诗》明·苏平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李彤 生于1999年

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在读

四川美术学院水墨综合工作室班长

作品欣赏

《接玉皇》

《接玉皇》

杀年肉

传统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

程浩宇

2000年生于山东聊城

现就读于辽宁传媒学院

辽宁省书协会员

2019中国书法楷书年展前100名(中书协)

作品欣赏

《并刀剜出红千叠,素案盛来脂满鲜》

《杨万里诗》

办年货

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

刘辉煌

景德镇陶瓷大学书法专业

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景德镇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书法启蒙于辛洪武,郗忠民诸师,本科师从宋宁,李少广,萧智芳诸位老师

作品欣赏

《年货》

《红纱艳贯绿纱至,紫蜡光连金蜡燃》

做花糕

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彭博锋

1999年生

湖南长沙人,别署安兴社

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长沙市书协会员

湖南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

2020 全国第五届正体书法作品展入展

作品欣赏

《葳蕤杵拌春芳露,霜雪刀裁夜冽花》

《打糕贴花》

祭祖

源于“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在辞旧迎新之际对祖宗先辈表示孝敬之意和表达怀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深信祖先神灵可以保佑子孙后代,使子孙后代兴旺发达。

董乐乐

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大学生书画协会主席

民进陕西开明画院大学生院院长

中和书画研究院花鸟画院副院长

作品欣赏

《祭祖》

帖年红

贴年红是中华传统过年习俗,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并寄予着人们对新年、新春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年红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苏科

斋号兟堂、溪云山房

1998年生于上党,东京大学修士在读。现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全日本华人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戏曲评论学会评论员、东京大学中国茶同好会成员、北京石景山区对外文化交流促进会成员

作品欣赏

《帖年红源流》

除夕

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夜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岁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李星琪

1999年生于河南扶沟县

现就读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第六届上海奉贤“言子杯”国际学生书法大赛

(提名奖)

首届“九康牡丹杯”全国书法大赛(入展)

首届“激扬文字”全国大书法青年展(入展)

全国第五届颜体书法作品展(入展)

作品欣赏

《除夕诗五首》

《守岁》

春节拜年

正月初一拜岁,迎新岁。早上各家焚香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道贺新年,继而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刘梓源

1995年生于河南平顶山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毕业于河北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2019年6月结业于中书协第四期篆刻创作班。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社员、东隅印社社员、90艺社发起人

作品欣赏

《美意延年》

《福寿》

《招财利市》

回娘家

正月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利是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

刘怡兵

1998年生于塞外热河

初学西方造型艺术与岩彩画,后习书法。受益于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河北美术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诸师

作品欣赏

《红纱艳贯绿纱至,紫蜡光连金蜡燃》

《大年初二回娘家 携礼分予孩童 初一饺子初二面 忌午睡 勿失礼》

压岁钱

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冯丹青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系在读

热爱一切关于美的事物

作品欣赏

《压岁钱》

《拜年》

迎财神

正月初五迎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陈俊锋

1999年生于山东青岛

自幼师从杨淑德老师,期间受教于苏会婷、赵广东、褚晅等各位老师,现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师从范功、傅舟、尚天潇、钟鼎、林多等诸位老师。2019年10月加入灵泉诗音工作室,受业于黄越老师。现为青岛市书协会员,青研书社社员。

作品欣赏

《破五》

《题象头财神拓》

逛庙会

春节庙会是古老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地每逢春节都会有一系列的庙会活动,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东岳庙”、“白云观”、“万岁山春节大庙会” 都是国内有名的庙会,最富有过年的特色。

黄彦虎

回族,号穆堂、丰兰山房

1998年出生于甘肃会宁,现居金城兰州,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跟随李逸峰、童定家、李贵明、王海雄、史忠平、曹恩东等老师学习书法篆刻,喜金石,善篆隶。

作品欣赏

《舞龙》

《金钱眼》

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刘权

2000年生于山东单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

作品欣赏

《盛景元宵》

《元夕二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