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水果是公认致癌物,国内却热卖!6千万中国人无法自拔

有一种水果,喜爱的人群不分男女老少,还容易让人上瘾。

有人喜欢吃新鲜的,有的喜欢在干果中加些烟草一起嚼食,有的商家会在它“肚子里”加入一些添加剂,比如熟石灰、桂枝油,增加它的风味。它就是“槟榔”。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据估计,全球约有6亿人有咀嚼槟榔的习惯。全球最大的槟榔消费市场在印度,1/3的印度人嚼槟榔。

我国槟榔的流行也位居世界前列,6千万人群主要分布在湖南省、海南省、台湾省、云南省等地。市场上的槟榔产品大多是烟熏槟榔干果。

在常嚼槟榔的人看来,这不过是一种让人“兴奋”“愉悦”的传统食物,但是撕开它的“清香”外表,它的可怕之处超乎你想象。

与其他水果有本质的不同,这个”卖疯了“的食品,致癌性是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

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已经把槟榔咀嚼定义为一级致癌物。

1

槟榔与癌,到底有啥关系?

事实上,早在一百年前,人们就认识到了嚼槟榔与口腔癌相关,这个结论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

咀嚼槟榔是口腔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槟榔咀嚼盛行的地区,大于50%的口腔癌是由咀嚼槟榔所致。

嚼槟榔的人患口腔癌的概率是不咀嚼槟榔的人的7倍,患癌概率还与每天咀嚼数量和年限呈正相关。

不仅如此,吸烟、喝酒、咀嚼槟榔还有协同作用。有研究发现,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咀嚼槟榔,口腔癌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123倍。

除了口腔癌、口咽癌之外,咀嚼槟榔还可能与其他癌症有关。

一项研究发现,咀嚼槟榔和吞咽槟榔果汁还可以导致食管癌。多项研究发现,槟榔与肝癌的发生相关:咀嚼槟榔会增加甲型、乙型肝炎病毒促进肝癌发生的危险性

2

槟榔怎样导致口腔癌?

咀嚼槟榔是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的最主要原因,可增加口腔癌发病率,而且还和口腔白斑和口腔扁平苔藓等癌前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发展中国家,口腔癌的发生80% 以上归因于吸烟、食用槟榔和大量喝酒

(1)槟榔的成分致癌:

槟榔中生物碱含量最高的是槟榔碱和槟榔次碱,还有部分多酚类物质和槟榔鞣质,槟榔碱和槟榔鞣质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有研究表明,口腔分泌物能与槟榔里的致癌物发生化学反应,破坏口腔粘膜,长此以往,就会使口腔粘膜细胞发生病变,诱发癌变。

另外,加入烟草的槟榔,它的尼古丁和槟榔碱还有协同的细胞毒性作用。

添加熟石灰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产生兴奋作用,改善槟榔的口感,但它会引起口颊粘膜的DNA氧化损伤,也会引起粘膜慢性炎症,进而导致口腔癌。

(2)反复刺激口腔粘膜致癌

槟榔咀嚼块本身的成分和致病因素对口腔粘膜的作用;反复咀嚼的作用让槟榔果壳本身的粗纤维和坚硬的果核对口腔粘膜造成机械刺激。

这两种因素长期作用共同导致了口腔粘膜由慢性炎症到癌前病变,最终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3

发生口腔癌,会有什么表现?

口腔癌的临床表现包括口腔内出现结节、肿块等,出现白色鳞状斑块,出现明显的溃疡和炎症且长期不愈口腔内出现无原因的灼热、干燥感,以及说话和吞咽时出现困难

(1)口腔内部存在肿块,长时间不消退,增长迅速,经治疗后仍然不能消退或有溃疡倾向,需要小心;

(2)口腔黏膜发生溃疡长期不愈:

口腔癌的早期表现主要为口腔溃疡长时间不愈或反复感染,一般性的口腔溃疡会在发病后1~2周内痊愈,如果超过4周内仍未见好转,就要警惕。

(2)口腔黏膜或舌尖颜色发生变化;

(3)成年人在无征兆情况下,突然出现多颗牙齿松动;

(4)健康成年人出现张口受限且排除了下颌关节病变;

(5)健康成年人不明原因的面瘫;

(6)颈部不适 后期口腔癌一般会向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颈部出现不适也要考虑到口腔癌的原因。

口腔癌并不好“对付”,它的五年生存率仅为50%。所以相比之下,预防更重要。

4

口腔癌如何防?

口腔癌的预防从改变减少诱因开始:

(1)减少对口腔的长期刺激,保护口腔黏膜和舌组织。

尽量避免抽烟喝酒和咀嚼槟榔,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和作息,减少食用过烫、过辣的食物;

均衡膳食,保证足够的锌、铁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A、维生素B等的摄入。

(2)牙齿有尖锐部分或戴假牙的人,在口腔或牙齿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就医,减少口腔感染,做好牙齿矫正,假牙要质量良好,没有残根、残冠,不刺激口腔组织。

(3)养成长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早晚刷牙,并采用正确的刷牙方式,饭后漱口,防治细菌在口腔内聚集,引起感染,影响牙齿和口腔黏膜的正常功能。

(4)减少日常日照时长,防止诱发唇癌。

由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阶段为增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浸润、浸润癌。这是一个数年到数十年逐渐演变的过程,所以,在癌前病变阶段及时发现也很重要。

目前已经明确的口腔癌癌前病变或状态包括口腔白斑、红斑、扁平苔藓、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慢性光化性唇炎和口腔黏膜溃疡等。

有高危因素的人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口腔,发现疑似症状务必及时就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