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视眼的冷知识

德国科学家指出,近视度数与认知能力成正比,近视严重的人智商可能更高。研究人员为3452人提供视力及智力测试,结果显示,近视者拥有较高的认知水平,智力测验的分数也与近视度数成正比例。研究人员建议,虽然近视度数深可能预示着高智商,但仍要做好眼部保健。

1. 年少的时候要多外出晒晒太阳,接触阳光。不要宅在家里玩手机和电脑,多接触日照对眼球有好处。

近视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眼球发生了形变。原本眼球是一个比较规则的球体,光线通过晶状体投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晶状体是受睫状肌调节和控制的,当我们看远处的时候,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薄,使得远处的物体能够投射的更清楚。而近视人群的睫状体调节能力失衡,晶状体变厚,眼球从一个类似乒乓球的标准球体变成了“椭球体”(类似鸡蛋那种形状,你可以用手压一压一个比较软的皮球,它就会变扁,变长),看远处物体时光线投影在视网膜前方,视物就模糊。

2. 年幼的时候要尽量少接触电子产品,真正导致近视的并不见得是学业压力,而是电子产品。

电子产品有2大伤眼利器 —— 蓝光 + 频闪

如果要给小孩玩手机,尽量不要给他用LCD屏幕的手机,因为蓝光量比较大。蓝光进入眼球容易损伤眼底的黄斑区。

而目前市面主流的智能手机,尤其是安卓阵营的,基本都是OLED屏幕了。OLED屏幕虽然也有蓝光,但量比LCD的小了不少,但又滋生了另外一个问题 —— 频闪。当大家拿一部手机的摄像头去拍另外一部频闪高的手机屏幕时就会有下图这种情况,这就是手机的频闪。

3. 不要默认为成年以后近视度数就不会涨了

很多人以为只要满了18岁去做近视手术就可以一劳永逸,反正近视度数不会再涨了,也不再注意用眼卫生。事实告诉我们 —— 还是有很多人成年后近视度数继续增加.....

(0)

相关推荐

  • 成年了,为什么近视度数仍然在加深?

    不少人认为成年后眼球已经发育成熟,近视度数就基本稳定下来了.但是有些人,在成年之后,可能一辈子度数都在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近视人群中,大部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加深的主要表现是眼轴的不正常增长, ...

  • 十万个冷知识(四百二十一)

    蒙古国人的传统里,以单眼皮的细长眼睛为美,他们认为眼睛越大,越容易被魔鬼蛊惑.元朝流传下来的后宫妃嫔画像,清一色的细长眼. 美国佐治亚州有一座纪念碑,上面用8种现代语言和4种古代语言指示了世界末日之后 ...

  • 十万个冷知识(四百二十二)

    挪威很多父母又坚新鲜空气下睡眠有益健康!于是,从两岁开始,挪威的娃娃们就开始在户外休憩,公立托儿所也会把小孩放在户外露天午睡.即使气温是-5摄氏度!搁在咱大中国,这爹妈早被爷爷奶奶打残了! " ...

  • 十万个冷知识(四百二十三)

    一般来说,从30岁开始,人的身材逐渐开始缩小. 在我大中国土地上,想一天看两次日落吗?先到新疆哈密看完日落,然后再到喀什,可以再看一次. 每加仑海水,可以提取超过1/4磅的盐. 安克雷奇是美国阿拉斯加 ...

  • 十万个冷知识(四百二十四)

    老挝的男子每个人都要经历一次剃发出家,基本上都是在小时候,时间的长短不同,有的一个礼拜,有的三年左右. 在日本不要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如果你发现了有自己喜欢的小吃,那么你可以买下来,站在摊位面前,吃完 ...

  • 十万个冷知识(四百二十五)

    中国人的脸,在菲律宾是土豪的象征,菲律宾70%的经济,都掌握在华裔手中.菲国内10大富豪有8位是祖籍福建的华人. 小编:菲律宾人对待金钱的态度很随意,没钱有没钱的快乐,你不懂--"寅吃卯粮& ...

  • ​15条蒙古国冷知识

    ​15条蒙古国冷知识 国土面积为156.65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320万. 1.世界第二大内陆国. 2.喜欢用鼻烟壶礼遇客人. 3.首都乌兰巴托,曾经移动过28次. 4.面积比内蒙大30%,但全年GD ...

  • 【冷知识】最容易念错的60个姓氏,你都能念对吗?

    中国数千个姓氏,其中有不少姓氏多音字.生僻字,一不小心就念错了.为了不让大家再喊错别人的名字,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份最容易念错的姓氏清单,看看你能不能都念对. 01 容易念错的姓氏 1.贲,读[ben], ...

  • ​10条东北冷知识

    ​10条东北冷知识 1.东北不仅仅是黑吉辽三省,还包括内蒙古东部. 2.东北人民发明了烤冷面. 3.和其他地区相比.东北人坐火车出行的概率更高. 4.四川麻辣烫是东北人推广开的,原来叫冒菜. 5.猪肉 ...

  • 《宽容》历史冷知识|房龙:恐惧是不宽容的根源-世界名著语录

    关注 <宽容>房龙|经典语录选: 1, 潘恩认为,真正的宗教,就是他所称的"人道主义宗教"有两个敌人,一个是无神论,另一个是宗教狂热. 2, 公众的不宽容情绪发泄完毕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