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育新:乐亭文园
乐亭文园
河北唐山 陈育新
自从住到城里,成天闷头看书,很少出门。忽一日,朋友说,文园很好,我相随来到这里。文园原来就在沿着县医院东边交通岗往北走,走到另一个交通岗的时候,停止脚步左拐靠道边的地方。靠东道边,靠南道边。往这边走的时候,从老远就听见了歌声,刚一左拐,道北围着一群人。拉二胡的,认真的样子,使我想起《二泉映月》的创作者阿炳,一幅电影里的镜头闪现在我眼前:一个老者带着一位尚未成年的女孩儿在街头卖唱。古代卖唱的大多一人拉,一人唱。只是那是为了生活所迫,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把镜头再转回来,回到文园,拉二胡的前面站着一位高大的女子,威装肃立,引吭高歌。激情满膛时,声震天。不管拉二胡的,还是唱歌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气,他们不愁吃不愁穿,在这里延伸着自己的爱好,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
往里走,看到弯弯曲曲的小路在河上架起, 河上最东边的小路上有一座小屋,里面人声鼎沸,人群拥挤,原来里面有唱歌的。谁愿意唱,随时可以登台,台上演员每唱一首歌,下面听众都爆发热烈的掌声。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衰。演员接连唱了好几首歌,嗓子都有点招架不住了,才停止了歌唱。而我盯视打架子鼓的,我喜欢这种乐器不是一天两天了。每次看到打架子鼓的人那么投入,我都心潮澎湃,好像打架子鼓的就是我。我就站在一个角落,陶醉于音乐的王国里,不醒。要不是友人催促,绝不会离开的。出西门,经过弯曲小路,来到一块空地,有许多人在这里跳舞。集体操、双人舞。集体操整齐、爆劲,显示了集体的力量。双人舞曲子悠扬,慢节奏,好似闲庭信步。而我最看重的倒不是舞步的优美,我喜欢的是西侧墙壁的画。唱大鼓的,人物形态各异。我左看右看总有人挡住我的眼,因为靠墙边便是跳双人舞的空地。沮丧地离开。往北走,有几尊石刻,上面有评剧介绍和重要曲目,匆匆而过,我想停留,无奈友人已走,沿着小路从东侧回转,看到许多铜像,皮影雕刻,回到来时的路,文园在我的匆匆一瞥中远去。
过后,我想,文园代表的是乐亭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文化聚集地。冀东三枝花,滦州皮影、评剧、乐亭大鼓,全在这里体现。
第二次到文园, 主要是弥补了上次没有仔细看的内容的缺憾。跳舞场地墙壁上的壁画看得比较清楚。石雕,人物形象逼真。有一组,两人,一个弹弦,一个拿着夹板说唱,鼓放在桌子上,神态激昂,好像正说到激动人心处。旁边三人在旁边伺候,端茶倒水。另外一组,一人弹弦,一个女人拿着夹板说唱,鼓放在架子上。整个泥塑雕像人物神态各异,表现力很强。往北走的另一组雕像呈现在你的眼前。这组塑像主要内容是评剧,评剧的起源、流传、剧种都在这里显现。我从小就喜欢评剧,很想对评剧有所研究,但是文字看了一部分就放下了。大概了解评剧原来叫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在乐亭、滦南、滦县一带流传,1935年在上海演出时,始用“评剧”名称。著名的评剧有《桃花庵》、《三看御妹》、《秦香莲》、《白蛇传》等,墙面都有显示。转到东面临街的那个公园,有铜器制作的影人,穿长袍的、长须飘然的、戴高冠的、光头的、梳髻的等,可能每个影像都代表一种人,地位各不相同吧。
两次游文园,收获不同,感觉文园的主旨在于弘扬乐亭文化,传承乐亭精神,丰富乐亭人民的业余生活。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陈育新,笔名蜗牛、仲妮、新儿,教师,中文系本科毕业。作品多次在报刊杂志,网络平台上发表。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协会会员,河北作家协会会员。著作有散文集《浅唱低吟梦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