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壤”是大夏土壤,也就是黄土高原之土壤,大夏即秦晋高原

“息壤”是大夏土壤,也就是黄土高原之土壤,大夏即秦晋高原

文|黄饮冰

核心提示:

一、关于息壤

二、关于息壤的几种解释

三、关于“布土”

四、“息壤”是大夏土壤,即黄土高原之土壤

五、末次冰期以来地球气温综述,可以加深对此文的理解

主题词:息壤  大夏  黄土高原

一、关于息壤

我在《大禹治水传说的真实性分析》一文中,我说过“息壤是古人看到的真实存在一种自然现象。因为用堵的办法对付洪水,就要在来水方向的河谷之口或湖泊之口建筑大坝,由于洪水的冲刷导致水土流失严重,饱含泥沙的浑浊洪水在河谷和湖泊被被建筑的大坝拦截之后停留下来,经过较长时间的沉积就会淤积下来,大坝垮塌后洪水消退,就会形成一块一块的冲击平原,人们看到的就是新的平地的出现,先民们只见其功,不知其效,自然就把新冲击平原的出现归结于神秘的“息壤”。实际上,神话中的“息壤”我们现在也看得到。这就是帝尧时期“息壤”的真实性。”

在《山海经.海内经》中,有关于“息壤”的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这里,有的解释说“帝”是“天帝”,我说“帝”是“尧”。

关于“布土”,在《山海经.海内经》中也有记载:“帝俊有子八人。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禹、鲧是始布土,定九州。”这里帝俊(qun)是帝喾;三身是舜;禹鲧是鲧之子禹,鲧表明禹的出身。实际上这一段应如下排列:

帝俊有子八人。

三身生义均,义均是始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

后稷是(始)播百谷。稷之孙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阴,是始为国。

禹鲧是始布土,定九州。

以上让人费解的是“大比赤阴”。有解释说“大比”是“大妣”,“赤阴”是姜嫄,后稷之母。

从“是始为国”来看,“大比赤阴”应该是后稷弃,不是其母姜嫄。“大”是“天”,“比”是“佑”,“大比”是“天佑”;“赤”是“赤帝”,“阴”是“荫”,“赤阴”是国称和君称。“大比赤阴,是始为国”应该是“‘天佑赤荫’的后稷弃,是始为国”。

二、关于息壤的几种解释

1.据郭璞注《海内经》:“息壤者,言土自长息无限,故可以塞洪水也。”也就是说,息壤是一种可以自己生长、膨胀的土壤。 所以也有现代汉语里面的一个解释:“息”为生长之意;息壤,就是指能自己生长的土壤。

如果息壤是一种自长息无限的土壤、能自己生长的土壤,那就是取之无限、用之不竭的土壤,鲧用息壤以堙洪水就不会招致帝尧的愤怒。可见息壤并不是可以自己生长、取之不竭的土壤,在帝尧这里,息壤用于堙洪水就消耗了。对于上古时代,息土很珍贵。

2.西汉·刘安《淮南子·地形训》说:“禹乃以息土填洪水”。息壤也就是息土。禹也用息土堙洪水。可见帝尧并不反对用息土堙洪水。禹和鲧的区别,是一个用了息土治水成功,一个是用息土堙洪水没有成功,白白消耗了金贵的息土。

3.方氏《通雅》:“息壤,坌土也。”汉代高诱注:“息土不耗减,掘之益多,故以填洪水。”汉代高诱的注释与晋代郭璞的注释一样,可以解释息土,但不能解释帝尧之怒。在帝尧哪里,息土不是不耗减的,也不是掘之益多的,而是非常金贵,耗减就难以再获得的土壤。

方氏《通雅》:“息壤,坌土也。”指出了息壤的本质是“坌土”。“坌”的意思,就是把土分开,成为细土(如尘土一样)。有一句话叫“深耕细作”,目的就是获得息壤。先用犁耕,再用耙抄,把耕作层的土耙成细土,有些大的土坷垃还要用工具打成细土。帝尧的时代,人使用的工具只有耒耜,要获得细土,就更难了。所谓细土,实际是耕作层的土壤。上古没有肥料,通过土地轮作提高土地生产效力,用于轮作的土地,会被耕耘成坌土,接受太阳暴晒,以便下一轮种植。

由于坌土容易挖取,所以在防洪筑坝时,夏鲧使用坌土提高筑坝的效力,但没有取得帝尧的授权,所以帝尧要处分夏鲧。

三、关于“布土”

所谓“布土”指鲧之子禹抗洪带来的衍生效应,黄河带来的下游冲积平原和黄泛区干涸后形成的黄淮平原,即大禹治水后被称作“空桑”(豫东鲁西北至渤海)和“穷桑”(豫东鲁西南至东海)的地域。大禹治水之后,由黄土高原冲刷下来的息土在这里形成肥沃的土地,黄土高原却被洪水冲刷成千沟万壑和千万塬坮。有邰氏,就是后稷弃的氏族,因“邰”而得名。

黄土高原位置和范围图(网络图片)

四、“息壤”是大夏土壤,即黄土高原之土壤

历史地看问题很重要。对于黄土高原,我们也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它。如果雨水充沛,现代的黄土高原同样会是人类理想的家园。

1.黄土高原的布土效应:形成华北平原和黄海平原沃土层

自末次冰期以来,中国历史上的洪水(海浸)期是经历多次的。大约距今6000年前,大洪水和海浸消退,华北和黄淮地区摆脱了东海的控制,从东海中显露出来。五帝中的三帝(黄帝、颛顼帝、喾帝)的历史从上古中国东部开始,但是华北和黄淮地区的土地并不肥沃,尚待培育。

在大禹治水前,为下游输送布土材料的河流主要是渭水及其支流,如汾水、北洛河、泾河等。且在黄河上游的陕甘宁地区,形成多个古湖泊,现在的陕甘宁沙漠地区,可能就是远古湖泊的分布地。大禹治河劈开黄河南河,河水把上古大夏地区(黄土高原)冲刷开来,与原有的汾水、泾河、北洛河一起,带走了上古大夏地区(黄土高原)的息壤,逐年接力形成了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上的沃土层,这个作用与海退一起,形成了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

得益于黄河孕育的华北平原和黄淮平原(网络图片)

千沟万壑、塬坮密布的现代黄土高原(网络图片)

 2.黄土高原在距今4300年前,是夏氏族群的聚集区,号称“大夏”

这个观点,本文不再论述,因为以前的文章多次论述过了。帝尧是在洪水和海浸时期,从东部迁移到古大夏地区的平阳地区的(今晋南),因为帝尧是上古中国的共主。上古中国从黄帝开始,就是全域统一的。

3.地理区域的划分和农牧分界线不是绝对的,是随地球气温变化而南北移动的,即温度驱动效应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网络图片)

末次冰期后,地球进入温暖期,但是地球气温也经历多次温度升降的变化。在高温期,中国地区的充沛降雨面会向西向北扩展,森林覆盖面也会向西、西北、北扩展,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都会被森林覆盖,西部和北部沙漠也会变成绿洲,但是东部平原区和两广平原区可能会被海浸吞没成为大海的一部分;在低温期,中国地区的充沛降雨面会向南、向东、东南回归,森林面积会大萎缩,草原和沙漠以及不毛之地都会扩展,黄土高原上的森林会消失,西北会加剧沙漠化,北部草原化和沙漠化。但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大面积会成为陆地。

中国目前年降雨量图,这个图应该是温暖期的降雨量分布图。400mm等降雨线与农牧分界线一致。随着气温的文化,会引起农牧分界线在西北和东南方向发生移动。(网络图片)

胡焕庸线与400mm等雨量线,这个图也仅适用于温暖期。胡焕庸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同样随着气温的变化,在西北和东南方向发生移动。(网络图片)

在本次温暖期。在温度处于温暖及高温水平的时候,古代中国的族群矛盾主要是东西矛盾;在温度处于低温水平时期,古代中国的族群矛盾,就主要是南北矛盾。这就是我常常说的温度驱动效应。人类长久处于某一区域生活,会形成对某一温度区域的适应性,形成适温区,所以随着气温升降,人类的适温区南北移动,所以地球气温变化,主要引发的是古人类的南北移动。

在末次冰期内及末次冰期结束后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国西部地理环境更加优越。这是由于低温导致冰川扩张、降水减少形成干冷性气候所导致的。末次冰期,人类已经高度智能化了,可以有解决寒冷的智力了,所以这个时期,人类基本突破了低温的制约了。末次冰期,上古中国西部因为有冰川的存在,而且与大海距离适宜,受冰期海洋低温的影响较小,冰川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淡水溪流弥补降雨的不足,西部草原和森林发育较好。所以西部较东部更有利于人类的生存。

在第四纪人类经历过四次冰期(欧洲经历五次冰期)。那么在人类智力发育到一定水平之前,在冰期里就需要“冰期避难所”了。泛滇黔地区,就是“人类冰期避难所”了。对于人类的起源,同样要历史地看。

温度变化引起气候变化和降雨变化,地球植被也会随之变化。地球植被可以分成森林植被和草原植被。在《为什么人类的起源地是中国而不是非洲?》一文中,我对地球气温变化和植被变化进行了全景式的分析,从而得出了不少的结论和新发现。

在新生代之前的中生代,地球气温处于高温期,除沙漠地区之外,地球植被普遍是森林植被,极地也被森林覆盖。

到新生代,地球气温就一直有一个下降的趋势,这个下降的趋势一直保持到第四纪第一次冰期的到来。随着新生代气温的下降,在始新世中期气候开始变冷,到始新世末期,大陆内部开始变得干燥,在某些地区森林分布区域呈现萎缩态势。这个时候,在河岸和湖畔地区发展起来草地。随着干冷气候的形成和持续,森林大面积萎缩、热带森林向南方退缩,林间开阔地越来越大,草地大面积大扩展、草地由北方向南方扩展,形成了古猿与人猿分离的地貌条件——大草原(开阔地)。

当然就整个新生代的各阶段来看,气温依然有反复,这就可以看到新生代各个时期森林与草原这两种地貌的交互扩展与萎缩的状态。

所以地球气温的变化导致了地球植被的变化。具体说,就是气温变化导致森林植被或草原植被的扩张或萎缩。没有植被的沙漠和不毛之地,同样也随着蒸发量与降雨量的变化在扩展或萎缩。

五、末次冰期以来地球气温综述,可以加深对此文的理解

距今7万年年—6万年 印尼超级火山爆发,引起地球气温下降,末次冰期来临。火山灰遮天蔽日、有害体对大气产生污染,引发中国南部人口向北、向东迁徙。

60000年—38000年  进入温暖期。引发人口北迁进入高纬度区或西迁进入高寒地带。

38000年—18000年  进入寒冷期。引发高纬度区(高寒地带)动植物和人类大批灭亡。幸存者南迁。距今20000年,陶器在玉蟾岩和仙人洞诞生,人类文明萌芽。           18000年—13000年  进入温暖期。引发人口北迁,中国北方人口进入高纬度区(高寒地带),中国南方人口进入北方。距今18000年到14000年,原始栽培稻在玉蟾岩和仙人洞诞生,人类迈进农耕文明。距今13000年前大地湾一期陶片已经出现于大地湾。

13000年—12800年    多颗彗星连续撞击地球,导致地球降温,随后发生新仙女木事件。

12800年—11500年    进入时间长度1300年的寒冷期,即新仙女木事件。引发高纬度区(高寒地带)动植物和人类大批灭亡。幸存者南迁(下青藏高原)。新仙女木事件对中国影响主要在东海古大陆和高寒地带。

11500年—9000年    进入温暖期。其中在10400年到10200年这200年期间欧洲发生过短暂的降温。此期间是冰后期第一次洪水大泛滥期,冰融性洪水在西部首先爆发。冰融性洪水在下流过程中汇合雨水性洪水形成洪水叠加,洪水由西向东梯次发生;海浸不明显。西部多个盆地沼泽化或湖泊化。

9000年—8000年    气温稳定期。人口和文明恢复、发展。中国的水稻种植推进到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中国境内出现彭头山、贾湖、大地湾、兴隆洼、上山等多个文化。

8000年—6000年   高温期。炎热多雨、冰川(冻土)加速融化,第二次洪水大泛滥,同发严重的海浸。在冰川期因海平面下降形成的渤海、东海、南海古大陆被淹,海水也淹没中国东部平原地区。降雨量增大,降雨面向西向北扩展,导致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以及西域沙漠区也有充沛的降雨,黄土高原被森林覆盖,西域及西域以西的广大沙漠区生态环境和水环境得到改善,草原与绿洲大面积在沙漠出现。南方出现土城。中国地区的农牧分界线(400mm等降雨线)向西、西南向北推移。

6000年—5000年    降温期。距今6000年,鲁西南地区发生一次地震,引起海浸消退。距今5600年到5000年,进入小冰期,洪水和海浸彻底消退,中国东部平原显露,平原上沼泽和湖泊密布。中国地区的农牧分界线(400mm等降雨线)向东、向东南、向南回归。在考古上这个时期红山文化、庙底沟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向南推进的,南方普遍建设土城。北方开始建设古城。

5000年—4800年    温暖期。大汶口文化继续,庙底沟二期现端倪,屈家岭、良渚文化步入发展期。

4800年—4600年    传说中的天雨期,天如同破了一样,大雨瓢泼。产生女娲补天神话。原因可能是水质彗星在晋中南、河北中南部与地球相撞,带来天雨。刚出现的庙底沟二期文化、龙山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石家河文化兴起。

4600年—4200年    温暖期。中原文明(龙山文化)恢复、兴起、兴盛。南方文明衰败。

4200年—4100年     干热期。尧舜禹时期。天气炎热不下雨,但是洪水和海浸长达20到30年不退,鲧治水9年不成,大禹治水13年。原因是高温引发西部冰川和海上冰川快速融化,形成冰融性大洪水和大海浸。

前2100年—前1600年  夏后朝建立。中国进入东部、西部矛盾爆发期,形成东华(夷)西夏的局面。由于东部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东夷诸族处于互不统属的状态,其中的强盛者,先是与大禹同时期的皋陶、伯夷,再有与太康同时期的后羿,后羿(寒浞zhuó)代夏40年,少康复国。在夏朝中后期,商氏族群逐渐强盛起来。

前1600年以后    根据竺可桢的研究,公元前1600年后,中国经历四次小冰期。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

从竺可桢写的中国气象史的资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历史上几次最大规模的社会动乱时期确实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关系,而不完全是吏治失败引起的。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东汉末年、三国、西晋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清初是第四次小冰河期。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和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半是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殷商末年和周初的人口变动缺乏史料记载。东汉末,汉族人口是六千万,几十年饥荒和大战乱后到西晋一统时汉族人口仅剩七百七十万。随后又是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中国南北汉族人口仅存四百万。当时人口锐减是相当惊人的。唐末汉族人口也是六千万,至北宋初期只剩两千万。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到了清初顺治十七年间一亿三千五百万。【1】

明清小冰期的到来,不仅给农业社会带来了灾难,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例如,在明代中叶,受到小冰期的影响,北方持续低温、干旱,草场退化,为了改善处境,北方少数民族频繁南下,大范围的战乱和饥荒摧垮了明朝政权。【2】

小冰期的气候在中国的响应是十分强烈的,是与全球这一降温事件耦合在一起的。台湾高山湖泊于1320年开始出现冷干环境沉积,祁连山敦德冰芯(海拔大于4000m)指示,于1420年开始出现明显的降温,华北平原则于13世纪80年代进入明显的降温期。除了云南、贵州地区降温不明显外,小冰期盛期在全国范围普遍出现低温期,冬季和夏季降温均较明显,降温的幅度一般在1℃左右。【3】

由于这一时期跨中国明、清两朝,所以在中国也称"明清小冰期"。这次小冰期给中国农业社会带来巨大的打击,甚至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如在明代中叶(约1500年前后)北方少数民族族频繁入侵,战乱较多,尤其与鞑靼之间更是爆发了多起战争,其中就有"土木堡之变",而1640-1700年是这次小冰期中最冷的时期,这与清军南下入关、建立政权的时间是也一致的。【4】

黄饮冰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完稿。因为对有些概念把握不准一直未发。今天发出此文依然有些惶恐。

注释:【1】【2】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查询360百科明朝小冰河时期:https://baike.so.com/doc/468092-495676.html

【3】【4】2019年9月26日星期四查询360百科小冰期:https://baike.so.com/doc/6122699-6335851.html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