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电机转子冲片的强度设计(五)上篇:考虑塑性行为的材料非线性特性及应力控制的基本规律

1 前言

爆裂转速工况,是电机转子硅钢片强度设计时,最严酷的离心力应力工况。其一般用于考察在电驱动系统中,某些电气及电子部件(EE),偶然发生短时间的部分涉及功能安全的失效模式下,如电机控制器,因软件错误而失控、因旋变或其他转子的转速与位置传感器,发生数据反转或结构失效、多档减速机的换挡电机,意外降档操作等时,需确认电机的转子硅钢片,仍有足够的安全余量进行保护,并防止演变为更严重的强度失效的问题,如扫膛等一级事故。

本节全文配图92幅,总字数14000,预计阅读时间1小时。

具体而言对于后者,在装备多档减速机的电驱动系统中,当整车以高速运行在较高档位时,减速机的换挡电机,因执行了非预期非受控的换挡操作,而更换到较低档位,则电机转子与车轮的当前速比,将急剧增加,并拖动电机运行在,远超设计转速的极高转速。虽其发生概较低,但严重度极高,仍需特别关注。

进一步的,在继续考虑一些涉及功能安全的假想失效模式时,在较低概率下,当整车高速行驶在冰雪及或湿滑的低摩擦系数的路面上(轮胎在干燥良好的泊油路,静摩擦系数约0.7,冰雪路面约0.1或更低)时,在换挡电机意外动作换挡后,减速机的换挡机构,将对车轮产生一个阻力矩,其可能大于此时车轮能提供的纵向摩擦力,那么车轮可能因此发生打滑。

众所周知,橡胶轮胎的横向摩擦系数,一般明显低于纵向摩擦系数。发生打滑时整车将有意无意的转弯,则车轮偏转后可能进一步加剧打滑,并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行车交通安全事故。这都是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用的电驱动系统,相对其他工业电机的一类特殊工况和失效模式。

如电机转子在不大于爆裂转速工况下,发生了如扫膛事故等强度失效模式,是最严重的事故等级,将给公司带来十分不利的经济和商誉损失。

根据有关国家规范及行业通行的设计指标,爆裂转速一般定义为电机最高设计转速的1.2倍。实验方法为保持该转速稳定2分钟以上,转子外圈不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由于离心力与转速呈平方关系正比,相对设计转速20%的转速增量,对于线性系统会带来约40%的离心力。其对转子隔磁桥的强度设计,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当然,国标一般仅定义最低限度的要求。实际进行转子强度性能设计和优化及样机实验时,真实的爆裂转速,可能远超1.2倍设计转速。

对于配备多档减速机的电驱动系统,其高低档位间的速比差异,一般大于1.2倍。在电机转子强度设计时,基于以上功能安全假设,建议以更高的转速基数,定义爆裂转速工况。如1.3~1.6倍等。

由于爆裂转速工况的实验,属于高风险的破坏性实验。实验中的转子,可能因变形过大而扫膛,甚至因局部强度失效,使转子严重质量不平衡,将转子与转轴甩出电机等危险情况的出现,实验时应缓慢加载,并小心谨慎及注意飞射物防护的安全保护。如某些核电站的常规岛中,为防止汽轮机转子意外失效的飞射,物造成较大的破坏损失。一般采用厚重的混凝土高墙,包裹在汽轮机水平方向的4面。

在仿真计算时,一般在前文线弹性材料属性基础上,新增塑性材料设置,并开启大变形开关。由于标准拉伸实验的数据无法直接用于仿真,需进行适当换算,则应提前了解部分材料强度有关的信息。

对于部分关键信息,本文给出了该数据的一般上下限范围,将有助于大家进行宏观的判断和精度预测。

当发生引起摩擦噪音异常增加的隔磁桥过度变形甚至断裂失效,需进行事故调查。建议参考一些断口分析的内容,以帮助解析断裂历史和原因,定位失效模式,并方便改进优化。

由于转子隔磁桥普遍尺寸较小,一般在1mm左右宽度量级,且位于硅钢片内部高速旋转,磁铁与隔磁桥的间隙普遍较小,十分不利于测定转子旋转时的局部内应力。建议参考一些光弹性试验法的内容,进行侧面试验验证,或对转子隔磁桥附近,喷涂脆性涂层方式,检查关键位置的最大应变分布规律。

最后,本文将回归仿真软件,通过选取并处理材料非线性属性数据,设置仿真分析,并完成一个基本的,考虑材料非线性的转子硅钢片爆裂转速工况的仿真分析。

综上所述,本节您将了解到:

1、 考虑塑性行为的材料非线性特性及应力控制的基本规律;

2、 失效件的断口分析方法与评价;

3、 爆裂转速工况下,强度仿真分析流程案例。

2 考虑塑性行为的材料非线性特性及应力控制的基本规律

2.1 材料的塑性非线性特性

塑性的反义词一般称为弹性。即结构被加载又卸载后,结构尺寸和形状将完全回弹到初始状态,而塑性则无法完全恢复,并形成永久性的变形累积。结构在加载和卸载时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或者说拉伸试验台测出的拉伸位移与拉力的关系,不再遵循较为完美的线性变化规律,而是前段线性后段山峰状非线性变化的曲线。

如在仿真软件中,未提前定义材料非线性行为,并开启大变形开关,则软件仍然按照线弹性材料属性进行计算。当隔磁桥应力超过屈服强度时,应力结果为根据线性规律外推,而不是真实的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其计算得到的应力结果,将显著的大于实际值,使得误差越来越大。

与最高设计转速工况时,一般不允许隔磁桥处最大应力,超过屈服强度的较为保守的一般评价指标不同,爆裂转速工况时,允许隔磁桥的局部,小范围进入塑性变形状态。在转子冲片的强度设计与优化时,可在本文之前案例中,采用线弹性材料属性的基础上,新增有关塑性材料属性的设置,并开启大变形开关,进行非线性迭代计算。其计算精度虽更高,但带来计算成本翻倍的代价。

关于塑性材料属性在仿真软件中的设置,对于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达的细腻程度,可分为较简化的双线性和相对复杂的多线性两种;对于表达不同的进入塑性后,屈服平面的演变规律,对单次加载和循环加载工况,可分为等向强化与随动强化两种。后者由于有包申格效应的存在,在循环加载并卸载后,硅钢片的屈服强度将略有提升。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转子冲片的强度性能。

在该塑性材料模型中,还应指定材料进入塑性时,对应的屈服强度等。需要注意的是,拉伸实验得出的是,拉力方向对应的应力水平,其更接近于仿真结果中的主应力结果,而不是三向平方又平均的冯·米塞斯应力。

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大部分材料力学类教程中,经常展示的金属拉伸实验时,塑性演进过程的信息。

针对硅钢片等一般拥有15%~25%的断裂延伸率。对于具备较强的塑性性能的合金钢而言(一般小于5%为脆性材料,而部分不锈钢和用于汽车外壳的低碳钢的断裂延伸率,可达30%甚至50%),其典型的拉伸过程可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缩颈及断裂等。其基本的工程应力-应变关系如下图。

图中横坐标为宏观应变,即拉伸前后的位移变化比例;纵坐标为根据宏观拉力/原始截面积,得出的工程应力。

图-1 弹性阶段

图-2 屈服阶段

图-3 强化阶段

图-4 缩颈阶段
可以看出,在拉伸开始阶段,硅钢片等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几乎为完美直线,其斜率对应材料的弹性模量。当发生屈服时,应力变化缓慢并存在一定波动。一般取加载又卸载后2‰残余应变对应的应力,为其屈服强度。
随着塑性变形的扩展,应力逐渐增高,并达到强度极限,即抗拉强度。而屈服截面急剧减少,应力-应变曲线出现下降段。需注意的是,经应力换算后,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变化规律始终向上。
由于常规的拉伸实验中,以样件变形前的尺寸为基准计算强度数据,对于硅钢片等塑性较强的材料中,随着塑性变形的扩展,其实际的受力截面积将显著减少(类似杯子状的缩颈现象),并带来由于横截面计算基准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下图为不同材质金属试棒,进行拉伸实验前后的状态。

图-5 拉伸前的样棒

图-6 拉伸实验后的样棒

上图左侧低碳钢和中部黄铜材料,因较强的塑性,其断口处附近,出现了明显的截面变细的现象。
注:实验得出的拉伸应力-应变数据,如果在前半段的射线段,存在明显偏离0点位置的一些折线,有一种可能性是夹头出现滑动。
下图为仿真分析的拉伸实验结果云图。此类计算需要单独设置材料的断裂参数,如应变或应力达到什么条件的部分单元将失效等。
此计算优点是可以较为真实的复现实验;缺点是1:计算成本将显著高于,一般的非线性应力分析;2、材料的失效参数,需要单独的实验数据支撑。
图-7 仿真的拉伸实验结果
通过拉伸实验直接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称之为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在去除了受力截面差异影响后,得到的是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其换算关系如下:
真实应力/工程应力=1/(1-工程应变*泊松比)2
对于钢材而言,其泊松比一般在0.25~0.33;而常规材料的一般泊松比范围是0~0.5。经过换算后,其应力-应变关系如下图所示。在紫色的工程应力-应变曲线中,存在一定的下降段,并且最高应力值,略低于蓝色的真实应力-应变。
注:泊松比的理论极限为-0.5~0.5。其中小于0的泊松比,为压缩变细拉伸变粗的特殊规律,相对较为少见。
注:下图仅做工程应力-应变与真实应力-应变数据,换算后思路上的演示,不代表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规律,一定为两段直线关系。

图-8 应力-应变换算关系示意

以上为一次静态拉伸得到的规律。如拉伸加载的速度较快,如10米每秒或100米每秒时,屈服应力值与屈服后的应力值,均略有提升,如下图所示。
图-9 不同加载速率的应力-应变曲线
另外,随着硅钢片温度的增加,其屈服强度将略有降低,如10%左右。如下图所示,其数据来源为微信小程序“宝钢慧选材”。

图-10 不同温度下硅钢片强度的变化曲线

随着外载的反复变化,如电机转速和运行温度的变化等,卸载后硅钢片的屈服强度,即曲线右上角的峰值将逐渐增高,即包申格效应。在进行强度性能开发与优化时,充分利用该效应,有利于充分挖掘硅钢片的塑性性能,并提高承载力,但需多次实验验证许用的强度极限。
由于每次加载-卸载过程中,结构进入宏观屈服状态,其失效模式将从静态拉伸断裂,变为低周疲劳。下图为反复加载-卸载时的结构变形曲线,称为滞回曲线。
图-11 反复加载-卸载的滞回曲线
如果结构加载-卸载的比例及次数足够多,应力集中处如隔磁桥内侧的裂纹,将逐渐延伸并扩展,从而降低使用寿命。一般而言,当塑性良好的钢材的塑性应变,接近0.5%时,可承受1000次及以上的循环加载。而如果将应力变化的幅度,控制在材料屈服强度的1/3以下,一般可拥有100万次循环及以上的寿命。
故电机转子冲片强度寿命极限的上下限范围,一般为1000次~1000000次2.2 应力集中的控制与工程师之戒
虽然反复加载会适当提升,硅钢片在静态受力时的强度,但也会让应力集中区域,逐渐萌生裂纹并扩展,最终可能发生灾难性的断裂失效事故。下图中为上世纪中叶,第一架大规模应用的喷气民航客机,流星客机的舷窗。其矩形的舷窗边缘较为尖锐。当飞机在地面上与空中,机舱的内部气压,会经历一个反复变化的过程。该工况不利于结构寿命的实现,虽然静态强度性能是合格的。
图-12 流星客机的舷窗
由于当时技术能力限制,人们并没有深刻意识到,过于尖锐的形状引起的应力集中,将显著的引发早期疲劳失效问题,最终在流星客机服役了远低于设计寿命的短短几年内,相继多架飞机发生从舷窗处开裂,甚至坠机的事故。最终一款十分知名且高效的飞机,过早的走到被迫退出市场的境地。
下图为某国产民航飞机的舷窗。可以看出其边缘,为近似椭圆形和矩形的组合。可将舷窗四角的应力集中区域,通过平滑曲线过渡,以缓解和释放应力。
图-13 现代民航飞机的舷窗
不但是民航客机,一些直升机舷窗形状,也采用圆润过渡。如下图俄罗斯产米-171直升机为圆形。
本图中,主旋翼末端升腾的白色云雾,为空气被旋翼高速划过时,产生了局部高温高压区,在当地空气湿度较大时,被旋翼叶片扫过后减压降温,使空气中吸收的透明水蒸气,凝结为白色云雾状水滴而成。
图-14 米171直升机的舷窗
上两图中的舷窗设计相对较为普通,而容易让部分现代人感到习以为常,以至于某些飞机的舷窗设计,就显得大逆不道。如下图英国某款民航飞机的舷窗,更接近于梨形。
图-15 梨形舷窗
正因为电机转子硅钢片的结构强度失效,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质量事故,尤其是用于车载电机时,可能会造成行车失控,并造成成员伤亡。转子硅钢片尤其是隔磁桥附近的结构强度设计,应留有足够的安全余量,并采取合理的应力释放措施。
以上通过民航飞机舷窗的案例,简单介绍了一些降低结构应力的思路,即在关键受力区域,通过合理的形状,将应力进行平顺和疏导。而更详细的对比和分析,将在本套文章的后续专题中,进行详细描述。
另,飞机类产品的强度设计方法中,为极致减重一般允许小范围存在裂纹,并根据裂纹扩展情况,借助损伤容限方法,评判剩余寿命。其对材料断裂属性的认知深度,将远大于一般机械产品的不考虑裂纹的情况。因世界有两面性的是,该材料属性的获取与验证,将带来极大的实验与仿真成本。
为警示并提醒强度设计工程师,在实践中的责任重大,下面简单介绍著名的工程师之戒,又称耻辱之戒的故事,如下图所示。
图-16 工程师之戒
工程师之戒源于加拿大的魁北克大桥,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多次发生事故的惨剧。最严重的一次在1907年08月29日,当该桥即将竣工时发生了垮塌。共造成了桥上86名工人中的75人丧生及11人受伤的损失。经排查,该事故由结构工程师的设计失误引起。
作为对比,根据我国相关法律及规章,最高等级的特别重大事故的判定条件之一,为死亡30人以上。
血的教训引起人们的沉思,并以此为戒。后来,加拿大的7大工程学院,将垮塌桥梁的钢材,重新锻造为一枚枚小小的戒指,并佩戴于其本科毕业生的小拇指上。校方以视图通过人为创造一个,阻碍手指画图的障碍物戒指,随时提醒结构工程师,其设计确保结构强度有足够安全性的重大责任,并牢记历史的耻辱和教训。
下图为矗立在加拿大某工程学院内部的一款工程师之戒。
图-17 工程师之戒
随着材料性能的提升,在结构的强度与变形量间,可能其关联性不像大部分人一般想象的那么大。下图为某起重机的吊臂,进行极限吊装时的变形。可以看出其弯曲变形的比例非常夸张,但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并不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

图-18 起重机变形

同样的,在追求极致减重的一些大型民航飞机上,由于大量应用碳纤维等非金属复合材料,其加载后的变形程度可能更为惊悚。但在合理的使用工况下,可以保证强度的可靠性。下图为美国某民航飞机的2.5G加载实验现场的,机翼上翘变形程度。即对机身施加等效2.5倍自身重力的拉力荷载,以模拟极端工况下结构的气动载荷。
图-19 大型民航飞机的静力实验
下图为国内的《加油向未来》节目中,对我国C919民航客机,同样进行2.5倍加载静力实验中的机翼变形程度(C919与上图一样,均采用美国飞机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当加载到设计载荷的150%时未断裂,即3.75G。
节目中主持人感叹,机翼的强度如此之高,以至于超载50%仍然可靠。然而,在一般的机身强度设计规范中,合格标准为2.5G的100%~120%发生断裂。其强度设计的安全余量达30%~50%或更高,说明仍有较大的减重、降本、简化设计的空间和余地。笔者认为,本实验后这些强度性能开发工程师的头发,又该掉一把了。
图-20 国产C919客机的3.75G加载静力实验
作为对比,几年前类似级别,同样是上海人设计的运-10民航客机的静力实验的断裂点为2.5G的100.2%,实现毫无浪费的完美合格。(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