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风物·辣椒酱

中国有关辣椒酱最早的文字记录,目前能见到的是《柳州府志》所载:“辣椒,味辛辣,生食之可消水气,解瘴毒,又取以作酱,每日生服三钱治痔,大有神效。”

小时候,爱看老人们做剁椒酱。只见他们在平地上放一只大的竹簸箕,圆圆的簸箕中间放一个砧板,两三个人围坐在簸箕旁,每人拿着一把像木匠用的大号凿子,往砧板上放洗净晾干水份的新鲜红辣椒,就这么的边讲嘴边剁辣椒。每剁好一轮,就把辣椒刮下簸箕,然后又重复放辣椒上砧板剁。直到剁满一簸箕,他们就往辣椒里撒盐巴,在簸箕里拌匀,然后装进瓦瓮里,密封好,静置于阴凉处,经五、六天的发酵就变成了剁椒酱。这时候就可以食用了,可以直接生吃送饭,也可当调味品用来煮菜。有些人家喜欢在做剁椒酱时加进些制好的花椒,胡椒,八角,肉桂,豆豉等香料;有些人家喜欢加进大蒜子,荞头,生姜,青豆角,黄瓜,刀豆,大白菜,豆腐等;有些人家喜欢加进些青木瓜,青芒果,沙梨等水果。

柳州人还有一种快速的无需发酵就可以直接食用的辣椒酱做法,就是把洗净的白米辣放石臼里,加点盐研磨碎就成了。当然,如果是青椒,多半会加入蒜米和芝麻油等。

酱这个东西,其起源到今天已经不可考。把肉捣烂就是肉酱,把果捣烂就是果酱,把豆捣烂就是豆酱,把芥子捣烂就是芥子酱,把黄皮果皮捣烂就是黄皮酱,把大蒜捣烂就是蒜泥酱……即没有技术含量,又没有资源限制,酱在多地同时独立发明出来应该是事实。

两广有文字记载酱的历史,最早出现在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南越食蒙蜀枸酱,蒙问所从来,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蒙归至长安,问蜀贾人,贾人曰:'独蜀出枸酱,多持窃出市夜郎。夜郎者,临牂柯江,江广百余步,足以行船。南越以财物役属夜郎,西至同师,然亦不能臣使也。’”枸,柳州人俗称鸡爪果,因为果的形状像鸡爪而得名,秋冬时节市面上多有人贩卖。鸡爪果由于糖分较多,留久了容易发酵出酒,果酱酒跟各种酱一样,不需要特意去发明,自然而然就产生了。

柳州的三江县等地在秦汉时期是夜郎国的地域,云南、四川及西北的贸易物资经贵州的夜郎走广西的融江下西江到广州,是很自然且很便利的。也因为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柳州在隋唐时期就是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在我们学的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的一幅地图里就是这么讲的。所以,柳州人至迟在汉武帝时就接触到酱这种东西了,然后学会做各种酱也就不奇怪了。

当辣椒从美洲传入中国时,起初人们都是把它当作稀奇的观赏植物来养的,当然也有少数人敢于尝试一下味道的,比如明高濂《遵生八笺》就说辣椒:“味辣色红”。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也说辣椒:“ 色红鲜可观, 味甚辣。”如果没有人尝过,怎么会晓得辣椒的味道是辣的呢?但是把辣椒当蔬菜那样普及起来食用,是在清乾隆时才流行的,记载也多了起来。

按《柳州府志》所载,柳州人最早是把辣椒当药物来食用的。开始是生吃,后来做成酱食用。现在柳州人生吃辣椒,一般是在餐桌上用石臼把鲜青椒连同大蒜一起加盐捣碎食用。柳宗元《夏昼偶作》诗:“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州用石臼制成的各种小吃、各种酱和菜肴,至少在中唐时期就已经很普遍了。我们小时候有另一种生吃辣椒的方法,就是把用油炒过的盐装在调羹里(多数时候是用没炒过的生盐),拿鲜青椒蘸调羹里的盐吃,一般吃白粥的时候才这样吃。剁椒发酵变酸了就叫酸辣酱,是煮鱼头常用的,剁椒当然也可以生吃。

柳州还有其他生吃辣椒的方法,就是腌和泡。先说腌,柳州的酸品有许多种:辣椒,木瓜,包菜,大白菜,萝卜,刀豆,大蒜子,荞头,生姜,青豆角,黄瓜,青梅,青芒果,沙梨,李子,柠檬,桃子等等,讲究点的挖入几个百香果的瓤同腌。吃时撒上辣椒粉和甘草盐,味道非常美。至于泡,就是用酱油来泡野山椒(白米椒)。我小时候见过比较讲究的人家的泡法,先用花生油炼酱油,炼酱油时锅里放入蒜子,花椒,肉桂,八角,木姜子,五香草等,炼好后把酱油晾冷,就可以用来泡辣椒了。大约在二〇〇年前后,柳州人兴起了用酱油泡七彩椒,现在,七彩泡椒已经传到了全国的很多地方了。

当然,柳州人并不局限于只吃鲜辣椒。中国人吃干辣椒早在康熙时的陈淏子著的《花镜》里就有记载:“人多采用,研极细,冬月以代胡椒。”柳州人如今对干辣椒粉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螺蛳粉和螺蛳煲里。你以为柳州的螺蛳粉和螺蛳煲里只放一种辣椒,这样想你就输了。煮螺蛳的汤里放入干辣椒和小米辣,一般人都懂。但是螺蛳汤上面飘的辣椒油是用几种辣椒粉制成的,就没几个人懂制法了。一位高明的师傅去买干辣椒,总要买白色,红色,桔红色,桔黄色等各色辣椒,分别磨碎成极细的粉末,根据需要制成香辣,温辣,暴辣,特辣的油辣椒和辣椒油。各种辣椒放多放少,根据师傅的经验,柳州人对口味的一点点舒适,都要花极多的心思。

府志说柳州人吃辣椒酱来治疗痔疮,恐怕有点扯谈。辣椒属于刺激性的食物,吃多了会加重病情程度。不过,柳州的辣椒酱确实是一种美味,反而错有错着的流行起来了,后来又翻出了许多时新花样,什么剁椒酱,油辣酱,辣瓣酱,蒜辣酱,豆豉辣椒酱等等传往全世界。这些神物一出,中国的八大菜系立马就提升了一个大大的高度。就连民国时成型的满汉全席,都有不少用辣瓣酱做的菜肴,比如辣瓣酱肉丁等。据传,满清的东太后慈安,因为生于柳州长于柳州,总是念念不忘柳州小南路那家叫福兴祥的店做的豆腐乳,辣椒酱等,时常让人从柳州稍到北京给她。

当然不能说辣椒酱是柳州人的发明,因为制酱的技术要求不高,谁先想到用辣椒这种材料做酱,谁就先有辣椒酱。还因为毋需借鉴任何人的技术,所以辣椒酱是多地同时起源,只是各自发明出来的时间有先后罢了。但根据文献,柳州确实是最早食用辣椒酱的地方。 赵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比《柳州府志》晚出版,也记载有辣椒酱:“人家园圃多种之,深秋山人挑入市货卖,取以熬辣酱及洗冻疮用之,所用甚广,而纲目不载其功用。”赵学敏在这里没有提到辣椒酱的产地,但在后文他提到临安有人用辣椒酱送粥吃治好疟疾的例子。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说明杭州人在乾隆年间也制作出了辣椒酱。

(0)

相关推荐

  • 风物博考 | 辣椒入川史

    辣椒,对于嗜好辛香.无辣不欢的四川人来说,几乎是不可或缺的食材,以麻辣调味,更成为了当今各派川菜之主流.辣椒本属外来之物,但却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四川人的膳食习惯.本文根据旧志以及其他有关文献中的记载, ...

  • 正宗柳州螺蛳粉的做法

    正宗柳州螺蛳粉的做法: 一.螺蛳处理方法 1.将新鲜石螺(螺蛳)10千克放入清水中,饿养两 天,使其吐净泥沙,将污秽物排出. 2.在油降温 的同时,取细二荆条辣椒面2.5千克分别加入白酒500克及白 ...

  • 柳州螺蛳粉美食节开幕 让你看看螺蛳还能怎么玩

    11月5日-7日,2020年柳州螺蛳美食文化节在柳州市窑埠古镇举行,以"产业+文化+竞赛"的形式,集中展示柳州螺蛳美食.柳州螺蛳文化.螺蛳文创精品展以及柳州螺蛳养殖产业发展的阶段性 ...

  • 柳州风物·不死树

    乡人传说,柳州有一种怎么都不会死的树,叫做:不死树. 首先,这种树晒不死,有人把它拔出来,放在大太阳底下曝晒,无论晒多少天,无论晒到多么干透,只要把它重新种进泥巴里,浇上水,树就会活转过来. 其次,这 ...

  • 柳州风物·不死木

    不死木,即不死树.柳州人习惯上称全株的木本植物为树,树的主干和有用的侧干叫木材,无用的树兜,树根,树胯,树枝,树瘤,树须,树叶等叫木柴.所以,不死木就是不死树的主干. <海录碎事>:&qu ...

  • 柳州风物·不死草

    柳州不死草的记载,比不死树的记载要晚了几百年. <明一统志·柳州府·土产·不死草>:"郡产苴草.高一.二尺,状如茅.食之令人多寿,俗呼为不死草.夏月置于盘筵中,蚊蝇不近,物亦不速 ...

  • 柳州风物·迷魂草

    我小的时候,有好几次听人说到过迷魂草.由于此草被描述得非常离奇,所以一直都有印象. 据说柳州的苗族地区,有些老巫师会用迷魂草做主药制成迷情药,专门卖给还没讨老婆的年青人.年青人买到迷情药后,只需悄悄地 ...

  • 柳州风物·辣椒

    说中国第一个吃辣椒这种蔬菜的是柳州人,肯定不是事实.但在中国第一个吃叫做"辣椒"这种蔬菜的是柳州人,却是真的.因为"辣椒"一词是柳州人的发明,最早见于乾隆二十九 ...

  • 风物 | 柳州八景,静谧深处

    夏日,游走在柳侯公园深处,扑入眼帘的是无限的绿与静谧. 柳州是有那种静的.阳光点染着垂柳,细雨洗亮了石板路,云倦了,有风扶着,风倦了,有江托着,或有罗池的皎洁夜月,或有鹅山的飞瀑其间,或驾鹤晴岚,或天 ...

  • 风物 | 没有一颗螺蛳可以活着走出柳州

    一本有情怀的手机杂志 没有一种食物比螺蛳粉更能代表柳州了.2 两螺蛳粉,加鸭脚加卤蛋,酸笋腐竹形影不离,香辣的汤头一口入味,混着龙城人民的江湖气,几欲把所有心事都冲到九霄云外. 柳州人嗜螺,螺蛳粉店早 ...

  • 【风物】柳州螺蛳粉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人生苦短,唯美食与爱不可以辜负.柳州螺蛳粉,舞动的味蕾,在这个冬日与你相遇.短小的文章,没有任何多余的文字,而螺蛳粉的香味,在作者生花妙笔下飘散的很远很 ...

  • 新鲜辣椒做辣椒酱一年只能做一次,用干辣椒做辣椒酱,想吃随时做

    新鲜辣椒做辣椒酱一年只能做一次,用干辣椒做辣椒酱,想吃随时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