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为了活命,也曾装疯卖傻,甚至裸奔!
唐广德虽然读书不多,却深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理,他不赞成唐伯虎继承家业走经商这条道,反而全力培养他“读通万卷书”,为了以后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于是,在父亲的有意栽培下,唐伯虎从小就在自家生意场上结识了不少文人墨客,这使天才早发的他在享乐于都市通俗文化的同时,在绘画诗文上获益匪浅。唐伯虎和其他文人名士一样,把参加科举考试作为步入官场的敲门砖,并且自信满满,自谓“明年当大比,吾试捐一年力为之。若弗售,一掷之耳。”
任何人都要认真地过日子,认真地过日子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唐伯虎过分地强调自己的个性,这就是一个不应该产生的情绪。唐伯虎画春宫我认为就是一种基本放弃自己的行为。个性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好的艺术家,但是绝不能适应社会。即使唐伯虎考中了,他也不一定就能很好地适应官场。他颓废有是颓废给谁看的呢?自己不自救,一心随便混日子写出的诗歌都是消极的。读起来就像打油诗,让人感受到那个失望之极的情绪。唐伯虎是我最失望的诗人,以他的才华可以写出更好的诗歌。可是他偏偏热衷写打油诗。唐伯虎你又何必颓废?
唐伯虎(yín),晋昌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 一名“解元”。
有传说称,曾有一位书生拿着唐伯虎画的对虾图过桥,一不小心将画掉到水中,画上的对虾居然爬了出来,又落到水里。另有一户人家墙壁上挂着唐伯虎画的一幅竹枝图,竹枝上趴着一只纺织娘(一种植食性昆虫)。到了晚上,家里人听见虫鸣的声音,找了半天才发现是画上的纺织娘在叫。这两个传说固然玄虚,却反映了唐伯虎的画生动逼真,出神入化。
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 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风 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著 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罹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茨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司”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仕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唐伯虎的水墨花鸟画基本上是以水墨提炼形象,墨韵明净、生趣盎然。其著 名的还有《雨竹图》,画面以二组浓叶为主枝,后出淡叶,再初叶数笔以相呼应,叶均向下急趋,一派雨打竹叶之势。王世贞《金陵游记)载:“六如画栀子花一幅,露叶离披,玉瓣莹润,白于截纺,虽根枝丛茂,而向背开含,生韵鲜活,恍惚香气馥郁,从缣细吐也。右题云:‘天上仙真号玉卮,偶然逢着散花时。凡心欲藉香溅骨,乞取金盘白露枝。’予从白门赏鉴家得窥真迹,足称神品。”从这些记载中可见唐伯虎的花鸟画意境高雅,品味极高,深得文人画之精髓,并且在技法上也是极其高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