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是为你好”——为何这句话养废了中国孩子?

玩过豆瓣的朋友,也许会对一个业已关闭的兴趣小组仍留有印象——“父母皆祸害”。
组名听上去颇为尖锐,有些“大逆不道”。
这句话倒并非网友原创,而是出自一本叫做《自杀俱乐部》的英国小说。
在这部小说中,女主Jess在姐姐出走后,与陷入神经质的母亲及任教育部长的父亲关系愈发紧张,在小结自己失败的青春期时,她说了句:父母皆祸害。
“父母皆祸害”小组中多是与Jess有相似经历的年轻人。
他们因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而感到烦恼甚至绝望,负面情绪渐渐累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而这个小组就成了他们宣泄压力的重要途径。
或许他们真的经历了一段旁人难以理解的心路。
也不知道,在那些难捱的岁月之后,是否有人曾经试着,同父母,也同昨天的自己,握手谈和。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让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的“父母皆祸害”小组。
怎么说?
剧中所展现出的家长和子女之间关系的困境,太真实了。
《小欢喜》讲述了文化和教育背景皆不相同的三组家庭,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最终在笑泪交织中学会达观应对的成长故事。
黄磊在分享剧本的创作初衷时表示:“面对孩子把自己更美好的一部分给了父母,其实父母才是更大的获得者。

导演汪俊坦露出《小欢喜》的现实意义:“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放下焦虑,欢喜应对人生每一场考试。
其实,孩子需要成长,父母也需要成长。
父母首先要成为自己,其次才能为人父母。
青春期、高考、早恋......无一不是令父母头疼的话题。
里面令小梦印象最深刻的是宋倩饰演的宋倩和女儿的故事——有时候我们以为给孩子的爱,实际上是在证明我们的付出。
而这种付出感,正是谋杀亲子感情的元凶,平等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宋倩和女儿是一个单亲家庭,前夫有了新女友,身为教师的妈妈与女儿相依为命,她将全部心血倾注女儿身上,压力感自然更强一些。
升高三的是女儿,老失眠的却是她。
事实上女儿英子懂事又聪明,只是个性太强,总是和强势的妈妈意见相左。
比如报志愿,妈妈坚持清华北大,而女儿更倾向选择航天专业排名第一的学校,将来实现自己的天文梦。
于是在宋倩眼里,这就成了女儿想要摆脱她的“罪证”。

为什么报那么远的大学,是不是就想离开妈妈,不让妈妈管你?

她希望女儿能高兴,但让女儿高兴的目的,却还是为了高考储备正能量服务。
所以当她带女儿去看电影,却发现女儿早就看过时,她会因为女儿故意浪费时间而火冒三丈。

“我是要你高兴”

“我也是为了你高兴啊”

“我不用!”

在她看来,女儿的梦想和行动,必须要与自己设定的目标计划一致,她对女儿倾其所有的付出与自我牺牲,女儿要以百分百的顺从作为回报。
否则,她会声泪俱下地控诉:“我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为你我放弃了多少我也想干成的事,我对你说过吗?”
母女俩不是没有温情脉脉的时候,只是宋倩对女儿温柔的告白里,也透着一股负担:
“妈妈最爱最爱就是你,自从你来到妈妈肚子里,妈妈就没跟你分开过,我从来没觉得,你已经离开妈妈身体。”
这种“爱的告白”算得上杀伤力一级,她不仅让女儿无法再随心所欲规划自己的人生,还承担了苦命母亲的过去和将来。
宋倩对英子的爱与付出,英子是理解并感动的,她只是不希望自己的梦想和人生被母亲“以爱之名”绑架。
处于“恋人式”亲子关系中的英子,情绪经常在崩溃的边缘摩擦。
她不明白,自己为女儿付出了全部,为什么会换来这么多怨恨。
可是女儿仍坚持说:“妈,您的原则是原则,我的原则就不是原则吗?
于是,这位妈妈使出了杀手锏:“我为了你,放弃了多少我自己想做的事,你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话,女儿泪流满面,却无力再多说一句,只是痛苦地抓着头发,默默哭泣。
这一幕多么熟悉,在父母的道德绑架下,亲子之间已然失去了平等交流的可能——孩子的听话成了报恩,孩子的反驳则成了不肖。
蔡康永曾在《奇葩说》里谈到父母角色时这样说道:

父母为孩子牺牲一辈子,没有自我,但他们却要容忍自己的孩子,忽然有了自我。

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将一生搭在孩子身上的父母,怎能允许孩子脱离自己的控制?
“不离婚是为了你”、“放弃工作是为了你”、“吃糠咽菜是为了你”......
潜台词是:我把一切都给了你,你得对我的人生负责,不能辜负我。
但《小欢喜》却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观点:其实孩子,也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部分给了父母。
一个孩子从生下来到十八岁,你是否还记得:
  • 他们咿呀学语甜甜地叫一声妈妈时你有多幸福:

  • 他们放学后打开书包拿出自己最爱吃的蛋糕说一定要留给妈妈时你有多感动;

  • 他们搬起凳子爬上灶台说要给你做一份西红柿炒蛋时你有多欣喜;

  • ......

孩子也把最懵懂最纯粹的爱和岁月给了父母。
一段良好的亲子关系,不光是父母在付出,孩子也在付出。

当父母们把“别人家的孩子”挂在嘴边时,孩子却把你视为Ta独一无二的依恋。

良好的亲子关系从放下道德绑架开始,从与孩子平等相待开始。
智慧的父母懂得适当退出,不以爱的名义掌控孩子的生活;智慧的孩子懂得及时划定边界,不以年幼的名义啃完父母的一生。
这是父母与孩子的和解,更是与自我的和解。
孩子并不是父母生命和意志的延续,他们该有完整的自我。
允许孩子成为他们自己,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当父母无法与孩子平等相对的时候,就会有愚蠢、偏见和专制显现出来。
“一考定终身”对中国父母的影响实在太大了,可越是强迫,越会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最终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疏离。
在“爱的重压”下,孩子的情绪问题常常得不到缓解,甚至会在人生的重要抉择时刻来临前遭遇情绪崩溃,以极端的方式来应对。
在“密不透风”的爱下成长,孩子也很容易形成敏感、自卑的性格,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缺乏感知力。
就像在狄莺宠溺强烈控制欲下长大的儿子孙安佐,最终在初次离开母亲去美国读书时闯下大祸。
相比粗暴的建议,孩子更需要的是信任和尊重,父母可以将自己的经验作为“温馨提示”,而不是控制和绑架。
无论三岁还是十八岁,当孩子能获得主动解决、选择的机会,他们才能获得自信,然后真正地成长起来。
当孩子能拥有足够的信任和选择权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来的懂事和成熟甚至能出乎家长的意料。
“我都是为你好”的出发点本身没错,但将平等和尊重作为前提考虑,这样的“为你好”才是对双方都有意义的行为。
要成绩还是要梦想?
这其实是个价值观的问题。
作为上一代人的父母辈,其实已经和现在这个时代有了价值观的差异。
就好像童文洁总在教育方一凡的时候,说起当年自己和方圆学习如何如何好,就是一种还停留在过去的表现。
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成绩的确是决定成功与否的最大因素之一,但现在的孩子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可以像方一凡那样喜欢摄影;可以像季杨杨那样心系赛车;也可以像乔英子那样爱好天文,对中国国家航天局充满向往。
他们的未来,有着无数的可能。
而观念还停留在「成绩决定论」这种上一代价值观的父母一辈,自然就会和这样的孩子产生价值观的鸿沟。
顺着《小欢喜》的剧情发展看下去,你也就会发现这种价值观鸿沟的体现。
是否尊重孩子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是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的核心问题。
是否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是否用社会环境关于优秀那种单一的主流价值观来捆绑孩子,是决定他们亲子关系走向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慢慢明白,孩子的梦想并不是一件可以被定制、被修改、被决定的东西。
它应该只属于孩子自己,那是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决定了他们会从少年成长为什么样的大人的关键。
而最终明白了这个道理的我们,也将面临一次新的成长,那就是直面自己的焦虑。
孩子们的成长,是一个逐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的过程;
而家长们的成长,甚至比这还要难。
因为我们需要走出舒适区和安全区,打破自己运行了几十年的价值观,学着理解这个新世界的运行规则,也学着理解自己的孩子。
《小欢喜》的剧情没有局限于亲子冲突,更多的是换一个视角与立场,让父母和孩子互相了解,让孩子看到父母那种期待又小心的矛盾心情。
剧中放飞心愿气球那一场,宋倩确实是不顾女儿意愿、硬要加上一个“700分”。
但当她看到女儿眼眶里噙着泪后,又是一脸心疼的表情,想伸手却犹豫,想安慰可不知如何开口。
这份关心,是无论如何难以遮掩的。
“想触碰又收回的手”,这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父母对孩子的感情。
  • 想关心,又怕打扰;

  • 想放手,可放心不下孩子;

  • 想道歉,但过不了自己面子这关…

中国人的感情总是内敛又含蓄,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同样微妙而矛盾,父母总是希望孩子会懂,但时常适得其反。
《小欢喜》将孩子青春期的叛逆、敏感与对于高考的焦虑、惴惴不安融合在一起,他们不理解爸妈,也始终坚信爸妈也“不理解”自己。
没完没了的争吵基本都源于考生自我意识和家长意愿之间的背离,彼此依赖却又总是心生芥蒂。
这或许就是中国大部分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处模式吧,所有矛盾的源头都是“家庭”与“成长”,最后回归平和,也往往是因为我们是一个家庭,并且孩子终将长成。
《哪吒》刷爆朋友圈:被爱滋养的孩子,真的可以“逆天改命”
凌晨3点,30岁单亲母亲街头痛打4岁儿子:谁能理解妈妈的心酸
女孩深夜被陌生男戳伤卵巢:孩子,这个世界上真有魔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