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干货】中医内科学之真武汤与五苓散的鉴别

想必大家都知道真武汤和五苓散都为利水的方剂,把两个方剂的方歌也都背的很好,但它们中间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你知道吗?不熟悉的人不可以乱服食,一定要遵循医师的叮嘱来,是要对症治疗的。那么真武汤和五苓散有什么不同呢?

真武汤《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附子(炮)一枚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

1.阳虚水泛证。肢体浮肿或沉重,腰以下为甚,畏寒肢冷,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或心悸头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

2.太阳病发汗太过,阳虚水泛证。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体瞤动,振振欲擗地。

【组方原理】本证由脾肾阳虚,气不化水,水湿泛溢所致。治宜温肾助阳,健脾利水。方中附子温肾暖脾,化气行水,为君药。茯苓、白术补气健脾,利水渗湿,同为臣药。生姜配附子温阳散寒,伍苓、术辛散水气,又能和胃止呕;白芍之用有三:柔肝缓急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瞷动,利小便以行水气,倶为佐药。

五苓散《伤寒论》

【组成】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白术十八铢 茯苓十八铢 桂枝半两

【用法】为散,以白饮和服,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

1.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舌苔白,脉浮。

2.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3.水湿内停证。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

【组方原理】本方原治外有表证,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治以淡渗利湿,温阳化气,解表散邪。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助君药渗利水湿,为臣药。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合茯苓健脾制水之效益彰;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兼以解表,俱为佐药。诸药配伍,利水渗湿之效颇佳。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出两者不难鉴别,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真武汤主要用于阳虚水泛证,而五苓散用于蓄水证,所以在临床应用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辩证,以免用错。

(0)

相关推荐

  • 苓桂术甘汤心悸,胸胁支满头晕,短气有微饮,头晕##

    ​       苓桂术甘汤源自于<伤寒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组成.功能为温阳化气.健脾利水.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        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治疗多种疾 ...

  • 张仲景治疗心血管经验

    时间:2012-07-30 阅读:5373 来源:爱爱医 作者: 责任编辑:潘乐乐 心血管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多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qu ...

  • 干货 | 中医内科学心系歌诀

    心悸 心虚胆怯安神志,心血不足归脾施, 阴虚火旺补心丹,阳虚不振桂龙牡, 苓桂术甘水凌心,桃仁红花瘀阻治, 惊悸怔忡当细辨,斟酌病情分虚实. 胸痹 阴寒痰浊并血瘀,本属阴阳气血虚, 标实宜通虚温补,血 ...

  • 中医内科学——肺胀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阴阳解析

    真武汤合五苓散--阴阳解析 肺胀阳虚水泛证候: 心悸,喘咳,咳痰清稀,面浮,下肢浮肿,甚者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舌胖质暗,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

  • 中医内科学——水肿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阴阳解析

    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阴阳解析 水肿瘀水互结证候: 水肿延久不退,肿势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浮肿,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腰部刺痛,或伴血尿,舌紫暗,苔白,脉沉细涩. 治法:活血祛瘀,化气行水 代表方剂: ...

  • 中医内科学——水肿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阴阳解析

    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阴阳解析 水肿肾阳衰微证候: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增多,腰部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晄白,甚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 ...

  • 中医内科学:尿毒症

    中药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 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 ...

  • 【中医】中医内科学辨证歌诀

    温馨提示 今日是大众医学助手陪伴您的第508天 截止今日已收录医学笔记 共计1442篇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 今日别忘记阅读收藏哟! 对本平台有要求及需要寻找的文章,请在下方留言! 十一月-十二月阅读排 ...

  • 【中医】第七版中医内科学总结版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今日文章 第七版中医内科总结版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 因为排版出现乱码,建议复制 ...

  • 【中医】中医内科学考试笔记最全总结

    中医内科学考试笔记 大众医学助手提醒您阅读愉快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 ...

  • 中医内科学方剂速记,实用收藏!

    来源:正保医学教育网医师资格考试 这样熟记中医内科学方剂. 感冒 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暑湿感冒:清暑祛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