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十万连友围观的连趣讲座,王家龙谈《杨家将》的背后故事
在连环画圈内被誉为黄金搭档的张令涛、胡若佛在《杨家将》的创作过程中也经历了坎坷,曾经一度因矛盾中断创作,1957年到1964年才完成这5集的经典作品。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王家龙老师将通过详实资料为我们讲述人美《杨家将》出版鲜为人知的故事!
赵刚:
王家龙老师您好!我仅代表连趣网的所有同学再次欢迎您光临连趣网并感谢您为我们做连环画知识方面的讲座。上次您做的关于《三国演义》的讲座非常成功,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点击率也创纪录的突破了8万之多,出乎了我们的意料。希望这次您也能为我们继续带来更为精彩的讲座!
王家龙:
谢谢大家的鼓励,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在交流中提高连识吧!
赵刚:
好,下面我就不提问了,您就开始为我们讲述《杨家将》创作出版背后的精彩故事吧!
王家龙:
喜欢连环画的人,谁不欣赏并收藏人美老版《杨家将》呢?
熟知张令涛、胡若佛的人,都说他俩是连坛金牌搭档,堪称珠联璧合的绝配,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关这套《杨家将》的创作出版,有不少鲜为人知的内情,我有幸读到关于《杨家将》的书档材料,获悉这些幕后故事,愿披露出来,与同好们分享。
当年人美社编辑出版《杨家将》时,曾将与作者交往的信件、合同、审稿签等相关资料,汇集整理,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年深日久,后来觉得也已失效,便当做废品处理掉了。这些具有史料价值的书档,被京城一位资深藏家见到,他慧眼识真,遂花重金购得,留作自己的藏品。我仔细读完这些材料,征得该藏家同意,将内情梳理成文,公示于后:
一、 二位著名画家,绘制了大量连环画作品,他们是如何合作呢?即他们在创作中如何分工,怎样共同完成一部又一部作品的绘画?过去听一些知情人介绍,说根据二人各自的特长,共同确定了人物造型(即画出绣像后),先由张先生构图画出铅笔稿,然后再由胡先生进行墨稿勾描。从书档材料中,这一说法得到证实。胡若佛1963年7月3日,给人美社连编室的信中提到:“我与张令涛同志合绘了不少画册,由他起稿我勾描。”由此可看出,这种方式发挥了二位画家各自优势。不但构图精妙,而且线描娴熟,画面富有韵味,魅力十足,整个作品艺术质量上乘。
王家龙:
二、套书《杨家将》的绘画创作,据书档材料中,一份当年签订的约稿合同,可获悉签约双方著作人为张胡二人,出版者为人美社,代表人是姜维朴。著作物名称为《杨业归宋》。具体条文共8款:第一款约定交稿时间为1957年6月30日,第二款写明合同签订时出版者预支付著作人稿费贰佰伍拾元,末尾有画家签字钤印和姜维朴的印章,签约时间为1956年11月27日。据此《杨家将》的绘画创作,正式始于1956年底,虽规定要求1957年年中完成,实际却是拖到1957年8月中旬才交稿。在此之前,张胡二位已为人美社先后画了《女娲补天》和《含羞草》,这两部作品完成后才正式接手《杨家将》。信中还提到:1956年,张胡二位还为河北美术社画了《珠痕记》,为上海人美社画了西游记故事《怒打假国丈》,以及《猎虎记》彩色屏条,还为天津人美社画了聊斋故事中的《小谢》、《辛十四娘》。这一年两位画家完成如此多作品,充分显示出他们创作精力之充沛旺盛,积极性极高。
王家龙:
三、最后一册《审潘洪》画于1963年到1964年,由于多种原因,这册书创作进度很慢,处于艰难境地,一则时值盛夏季节,上海天气酷热难耐,而当年绝没有空调降温,能享受电扇风凉已属超级待遇了。二则,两位老画家已步入花甲之年,(张令涛生于1903年,胡若佛生于1908年),长期伏案劳作,造成脑体透支,精力衰退,大不如前。加之二人均患上疾病,张先生先患眼疾,后来左手大拇指患腱鞘炎,无法握笔,经注射“可的松” 才渐渐痊愈,胡先生患脊椎关节炎,病痛的折磨直接影响进度,所以拖延到1964年。还因为1963年上海人美社的《西汉演义》中《韩信贪功》一书,本想新画30余幅,其他用旧作《自称齐王》补充凑足篇幅,结果在审阅后领导要求重绘,因此增加80余幅必须完成,只得奉命赶绘。
《审潘洪》于1964年7月底总算绘画完成,却拖到文革后才出版,各种原因不详。出版时更名为《智审潘仁美》。据我猜想,毛泽东主席对当时文艺界的状况很不满,于1963年底做出措辞严厉的批示,如“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还说什么文化部是“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杨家将》连环画表现帝王将相,写的是死人,不合时宜,所以搁置一边停止印发。
王家龙:
四、第三册《双龙会》,人美社原打算请著名画家颜梅华担纲,书档中存有一封颜梅华先生的回信,信写于1956年8月29日,其中讲到:“关于《杨家将》一稿,谈起来真觉惭愧,由于工作与学习紧张关系,该稿创作发生了困难,本单位(颜先生当时是上美社连编室创作组成员。王注)的创作任务较重,并且为了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个人规划中提出了学习的计划,现晚上业余时间参加学习油画进修基本训练,因此与晚上的业余创作发生了矛盾,为了考虑今后创作质量的提高,那必须努力进修,否则会落后的。”
又写道:“《杨家将》一稿,我想推荐给我社王亦秋同志来担任,我与他交换了意见,他愿意创作该稿,同时他画古装是具有一定的水平,一定能胜任。因此我特函请示,不知你们的意见如何......”
显然人美社没有采纳颜梅华的推荐,原因不详。
王家龙:
五、当年张令涛没有工作单位,只是出版社的社外特约作者,属于自由职业者,因此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完全凭靠稿费维持生活,而胡若佛先在上美社任职,据闻是连创室封面设计组的成员,后来调到朵云轩,每月都能领到薪金,生活有保障。
由于这个缘故,张令涛高度重视生活来源-稿酬,他在给人美社连编室的信件中,多次索要定金,迫切恳请出版社体谅他的实际情况,给与支持照顾,以免除后顾之忧,利于全身心的投入创作,将自己满意的画稿交给出版社。
王家龙:
六、张胡二位画家长期联手,合作默契,被誉为“黄金搭档、连坛绝配”。这是从他们的作品得出此结论。然而,这仅仅是留给读者的印象而已。其实他们之间并非铁板一块、关系水乳交融,而是确实存在矛盾,以致曾险些分道扬镳,中断合作。在连环画界这种现象,绝非个例。像大家熟知的沪版《铁道游击队》合作画家,丁斌曾、韩和平,早期合作还是愉快的,文革后再版时有两分册因原稿丢失,由丁斌曾修改补画,韩和平回国后对此不满,后来出版社出面摆平此事。
王家龙:
七、张胡之间的问题,出在哪里?书档材料披露,出在经济纠纷上,说穿了就是一个钱字,都是稿费惹的祸。
长期以来,在领取稿费时,执行的是“代表制”,即由张令涛出面代表胡若佛共领酬金,然后再将一半转交给胡。
上文介绍,张先生没有工资,全靠稿费过日子,因此稿费由他全权领取到手,往往延误或有失公平,引起胡不满。发展到后来,胡先生索性给人美社写信,强烈要求改变“代表制”,坚持与张分立账户,由“人美社”分发,不再由张转交。胡先生曾于1963年7月3日信中写道:“在这种极不合理的代表制的情况下,产生了下列不愉快的问题:在合作绘制《楚汉相争》时,当时我没有预支分文,然而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张竟然已预支稿酬的半数以上......此外,《李陵碑》一书脱稿时,发生了类似的情况......这就是中断合作的主要原因。”胡先生于1963年7月14日信中写道:“剩余的稿费(过去支过200元)我的部分请你们直接寄来,因为过去的办法,发生了很多麻烦。接着又在7月22日信中列举了稿费分配存在的弊端,写道:“这也是合作代表制的最大缺点,不仅会妨碍出版计划,同时也影响创作质量。根据以上考虑及过去的纠纷所带来的经验教训,我不得不坚持会计分户,直接与贵社建立关系,经济方面由贵社负责。”
又在8月2日信中再次强调:“我和张令涛的合作稿酬,请通知会计处同志要对开寄下,各自结账,免得最起码的经济纠纷。”
张先生在7月17日信中写道:“得悉胡若佛同志曾直接写信给贵社,请求把我们两人合作的连环画稿费,平分半数,分别汇寄,这样做我是同意的。因为每当汇款寄到我处,有时也汇到胡若佛处,由于我们分居两地,相距甚远,往往要互相通知,还要有两人的图章和证件才能收款,的确转来转去,很不便利,请您社照办吧。”
在另一封信中,这样写道:“他(指胡)是最讲现实的人,如果将来连环画工作情况改观,也许仍可和我合作,可是现在我虽两次去电话约他来家面谈,都不曾来,是各有志,也难相强了,别的话下次再谈吧。”
张胡之间的矛盾,虽令人遗憾,但可以谅解,毕竟人无完人,经济作为基础是第一位的,总不能讲奉献让画家饿着肚子搞创作。我并未因此而改变张胡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和位置,但愿广大连友得知此情后也持同样态度。
王家龙:
《杨家将》套书之所以成为经典,能经受住时间与读者的检验,在于张胡倾注了大量心血,态度极为认真,责任心很强,对有关疑难问题,反复推敲琢磨。这可从他们1957年5月22日给编辑的信中感受到,信中写道:“《杨家将》正在创作,但因宋代的服装道具建筑物等不熟悉,虽然我们曾到处搜罗参考资料,但因参考书不多,很难收集,而现在所出版的关于杨家将的故事也很少,而所画的人物服装,大都根据戏装略加改变,因此我们在作画之前,不得不慎重考虑,当然我们是不愿用戏装来作画,但又无完备的适当的参考书可以根据,现在我们只能凭着仅有的几本参考书来创作,因此使我们在创作中发生踌躇,而作画的进度也受了阻碍。如果您社有关于宋代的各种参考资料,希望指示,以便购买或寄来借用,这是非常迫切需要的事,请见告。”
接到编辑回信后,他们受到启发,于是于6月10日又复信说:“是的,杨家将不是正史,而是根据演义来改编的,而人物又是群众所熟悉的,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因此我们决定,放弃了考据,尽力符合读者所想象的形象,而稍稍加以变化。”
王家龙:
八、《杨家将》的前几分册陆续面世后,受到读者欢迎和好评,使两位画家备受鼓舞,张令涛于6月15日信中写道:“最近不知何故,由上海人美及少儿社转来许多读者来信,对《杨家将》连环画十分喜爱,因此《审潘洪》一书更应努力完成之。”10月23日,两位老画家在信中写道:“《杨家将》连环画深得读者爱好,不但您社收到读者来信,而其他出版社也有很多信转来,因此更督促我们每月多画几幅,以便早日完稿,使您社可以早日出版,不负读者期望之殷也。”
王家龙:
九、既然《杨家将》的前几册读者欢迎,那么理应重版加印,一满足市场之需,但当第一册《杨业归宋》是否再版,编辑部却意见不一。书档材料中有一份“稿件处理单”,内容摘录如下:
60年10月17日,编辑苏起峰签署意见:“本书作为古典中一般性的故事,没有多大教育意义,只不过是作为一般消遣性的读物,建议不再版。”
10月18日,编辑高适签署意见:“此书无大教育意义,同意上述意见,不做再版处理。”
10月20日,一位叫赵越的签署意见:“同意上述分析意见,建议做停版。”
最终,11月15日,编辑部负责人之一阎大方签署意见:“《杨家将》全部内容主要表现了忠奸的斗争,还有一点教育意义,可做细致审查加工再版。”
受当时形势干扰,前三位先生不同意再版,是宁左勿右的思想表现,处于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也不无道理,幸亏阎大方先生力排众议,肯定《杨家将》的积极意义,使该书重印,扩大了其影响。
十、套书《杨家将》的绘画创作,历时8年,仅在首尾两册,即《杨业归宋》和《审潘洪》期间,张令涛就独自或联合胡若佛给人美社连编室写了十几封信,这些信函语气非常诚恳,尽力与编辑协商沟通,谦虚的表示愿听取意见,修改画稿,还愿多接活,多画新作品,为人美社出力,希望社方予以照顾。张先生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专业作者,因此很不愿放弃连环画工作。”两个人联名的信,1956年时写道:“承关切照顾,还准备为我们安排适当的脚本,使我们非常高兴,我们一定尽我们的能力,经常为您社进行创作。”1964年写道:“我们虽然年逾花甲,但对于连环画工作仍极爱好,很想在晚年有所贡献,可否于此稿收到后,即行汇寄新脚本,使我们工作不致中断......如有适宜于我们的新题材的脚本,也希望给予我们尝试的机会。”胡若佛信中表示:“画稿请你们提前审查,并请多提些宝贵意见,这是我们非常感激和欢迎,需要修改,请立即将画稿寄来。”
王家龙:
此外,书档材料中,关于《杨家将》套书的绘画,内容丰富,还涉及到其他话题,如关于古装人物造型运用脸谱的问题,由出版社提供固定的专用稿纸问题,稿酬单,由不同负责人签名等等,就不一一详细介绍了。
通过上述介绍,可让我们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一部优秀作品的诞生,何其不易,创作过程充满艰辛,使大家更珍惜和爱护经典作品。同时,优秀画家是我们心中的偶像,他们无疑星光灿烂,然而他们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必然存有世俗的一面,这是不足为奇的。
希望本文不致产生副作用,能起到准确理解评价作品和画家的作用,达到更加热爱连环画和画家的目的。否则,我就是做了件蠢事,此举纯粹多余添乱。
谢谢大家!
讲座时间:2011年9月25日
地 点:连趣网《连藏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