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界的七位精灵
肾开窍于耳,耳为宗脉的聚集处;肝开窍于目,五脏六腑之精气都上注于目。所以到了一定年纪还耳聪目明的人,肝好肾好胃口好,百病难找。
神仙七精散,来自《圣惠》卷九十四。七位神仙聚到一处,自然是干大事,可除百病,明耳目,延年却老!
来看这七位大牌是何方神圣。
地黄花 土之精
白茯苓 天之精
车前子 雷之精
竹实 太阳之精
桑寄生 木之精
甘菊花 月之精
地肤子 星之精
emmm,都是天地自然之精,一起来探秘奥妙吗?
地黄花,为玄参科植物地黄的花。地黄又称地髓,是土之精髓,一般长了地黄的土地,就长不好别的东西,因为它将土地的精华都给吸了过来。这是地黄花为土之精的由来。
地黄花味甘,性温。归肾经。填精补虚。治消渴、肾虚腰痛。《本草图经》说:
'为末服食,功同地黄。'意思为将其打成细末服食,功用与地黄相同。
关于茯苓,茯苓有祛湿行气利水作用。水先入于胃,借胃气的腐熟之功,使水液游行于下,并摄取水之精气上运于脾。脾主运化,与胃相表里,能为胃行其津液,将水精上归于肺。归肺之水精,处于上升的阶段,被称地气上为云。水至高处,借肺气的呼吸与通调,才能或降或散,而润泽周身,这个阶段,就叫天气下为雨,犹如天之雨露,所以叫天之精。
凡下行之水,最后必归于肾,借肾的气化功能,又使水之清者,上升于肺,水之浊者,则下输膀胱。所以茯苓之行气,先上行而后下降,可泄肾中浊气而补肾。
车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有渗湿止泻、补虚明目等多种功效。《神仙服食经》里明确指出,车前草的仙气,来源于雷神:
车前草在春雷乍响的时候生长,所以是“雷之精”。
竹实,为竹类的颖果。其色白,所以又有练实之称,练有白色的意思。它是凤凰的口粮哦,凤凰是非练实不吃的。凤凰是太阳神鸟,这便是竹实被称为太阳之精的缘由吧!
竹实具有益气,下积的功效。经常食用,可平衡营养,清火去热、清理肠胃;健胃润肺,养血益气。
桑寄生,为桑寄生科植物桑寄生枝叶。槐树、花椒树均可有寄生。生于桑树上,被称桑寄生,性味苦甘平。可补气温中,补血和血等。归肝肾经。由于肝主筋,肾主骨,可治筋骨疼痛,走筋络,风寒湿痹等。
桑树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生长,其叶翠绿,十分鲜嫩,栽桑养蚕,古已有之,被称“东方神木”、“木之精”。
以四月、五月和十月分别采收的桑叶为佳。阴干捣末,煎水代茶,被誉“神仙服食方”。
甘菊花,《明一统志》说其特征是“基短花大,味甘美,异于他菊”。其性甘苦微寒,能益肺肾以制心火而平肝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能养目血,去翳膜,明目有神。就连黑须鬓也颇有效。且可升可降,凡有胃火,俱可清之。
地肤子,一干数十枝,攒簇直上,其子繁多,被称为星之精。
性味辛苦寒。入肾、膀胱经。苦能燥湿,寒能清热,辛能疏散,可清利膀胱邪热,热去则小便利,利小便能去肝经风热。
又寒能泻肾之浮火,具益精强阳之效,可补肾。肾是肝之母,养肝可明目。
故地肤之功,上治头而聪耳明目,下入膀胱而利水去疝,外去皮肤热气,而令润泽。聪明耳目,轻身耐老。
了解了各位神仙的仙力,便发现此方确实自带仙气,补肝肾、补气血,上能明目聪耳,下能利水,确为一仙方,又为精华方。
组成:地黄花8两,白茯苓8两,车前子5两,竹实1两3分,桑寄生5两,甘菊花5两,地肤子8两。
(1两约30克,1分约3克)
制法:上药打为细末。每次服9克,每日早晨以井华水(现代只有纯净水咯)调下,阳日1服,阴日2服。(农历逢奇数为阳,逢偶数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