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要注意营造家风、适应大环境
赵忠心
家庭教育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一定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家庭教育,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在这里,我所说的“环境”,不是指的孩子的家庭生活现状,即“家庭内环境”。家庭内环境,这当然是可以“营造”、“改善”的。
要想保证家庭教育的效果,促使孩子健康、茁壮成长,首先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
我在前些年(2005年)接受《少年儿童研究》杂志记者采访的时候,专门谈了这个问题,并断言:家庭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家风的熏陶。
家风就像是物理学中所讲的磁场,孩子们生存、生活在这个“磁场”中,会不由自主地按照磁场所规定的方向运动、前进。
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直到成年,都带有家庭生活,即家风长期熏陶所留下的痕迹或烙印。家庭生活,家风熏陶的效果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没有刻意教育、塑造的痕迹,印痕深刻,而且持久。而有意识的教育和训练的效果,往往不及熏陶的效果。因此,家庭教育的教育者,要在营造或改善家庭生态环境上多下工夫。
我在这篇文章中所说的“环境”,指的是家庭以外的大环境,或者说是“家庭外环境”。
何谓“环境”?环境就是所面临的周围的一切,这里主要指社会的人文环境。不是说孩子在家里所处的具体的家庭生存、生活环境。
家庭教育虽然是在家庭内实施的一种私人教育,家庭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形式;但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从来没有孤立于社会之外,家庭生活每时每刻都是与社会生活息息相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都要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家庭生活之中,影响家庭生活,影响家庭教育。
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个人是无法改变的,只能适应。
我认为,家庭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教育和社会有密切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给家庭教育提出了要求,也给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反过来,家庭教育要适应这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并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家庭教育也只有主动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才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家庭教育者不了解、研究社会文化背景,不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不了解中国社会的现状,不能预测社会发展的未来,不看社会的需要,只是埋头培养造就,就会是“闭门造车”,出门以后那就很难合辙,将来孩子不一定能够立足社会。
比如,现在社会上一些高学历的青年人成为宅男、宅女,不能立足社会,与社会生活格格不入,就说明这样的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不能说是成功的。
我们评价一种教育理论观点或观念,不能仅仅看它是不是有效果,还要看是不是适应社会环境。比如,我们介绍外国的家庭教育理论或经验,有的在外国是有效的,适用的,但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文化环境中,就不见得适用。生搬硬套,全盘照搬,会水土不服,不能生根、发芽、结果。
我们不能说人家的观点、观念不对,经验不好,只能说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不适合中国人的口味。
“洋为中用”的意思就是批判地吸收外国文化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为我所用,不是不加区别取舍的全盘照搬。不看文化背景的差别,盲目地全盘照搬,就是把家庭教育看成是抽象的了。
再比如说,我们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有这个问题。现在,有人主张今天的孩子读“四书五经”,要孩子们背诵《弟子规》,有的让孩子们穿着古人的行头,摇头晃脑地背诵古文古书,还不许有选择地学习,要全盘照搬,等等。这些做法,就是没有把家庭教育看成是具体的,而看成是抽象的了。
那些东西是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内容,是不能说都不对,都过时了。虽然今天的中国是从传统的中国演变、发展来的,今天跟过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今天的中国毕竟不是传统中国的复制品。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跟传统的中国文化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今天的家庭教育,就应该是今天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而不能完全复制传统的家庭教育,把过去传统的一整套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统统照搬下来,那是不成的。适合过去的文化背景,不见得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文化背景。这就是我说的“家庭教育是具体的”意思。
“古为今用”的意思就是批判地继承文化传统,为今天的社会服务。这也是告诫我们不要把文化传统看成抽象的东西。
因此,研究家庭教育不能就事论事,要认真研究家庭教育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视野要开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