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合而肥之”
时下,“合肥”成了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平台里的“热词”。例如,有说合肥是一座正在迅速崛起的“科技名城”的,有说合肥就是一座“大县城”的,有说合肥是一座“赌城”的,有说合肥是一座“改名最失败的城市之一”的,有说合肥是一座靠“集全省之力发展起来的吸血城市”的……称赞者有之,调侃者有之,当然,也不乏贬损者。
让合肥“热”起来的主要因素,应该是这二十年的合肥迅速“壮大”——“强省会”的“扎眼”后,又来了一个“三分巢湖”。面积增加了,人口增加了,自然GDP也增加了。在一众都还不发达的“兄弟”“堂兄弟”面前,你的“亮眼”,自然就成了“被比”的参照,就有了“翘尾巴”的嫌疑。但合肥有委屈啊——我什么时候“翘”过“尾巴”了?
先说说“吞并”巢湖、庐江的事吧。现代的地级市,其辖境相当于唐以来的州、府。其实,理想的行政区划,应是体量合适的,有稳定密切的经济、文化、交通、风俗习惯联系的,地理上便于行政管理的。明、清两代辖区相对稳定的“庐州府”,正是建立在同是巢湖流域、同是徽、饶移民的基础上,是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看看十几年前三市(合肥、巢湖、六安)分辖下的巢湖,夏季一两个月臭不可闻的惨状,如今虽然仍有蓝藻、但只有十几天的现状,统一治理的必要性还是明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巢湖、庐江的加入合肥,准确说是“回归”,是“恢复”,是绝大部分居民乐意的事,为什么要用“吞并”这个带挑拨色彩的词语呢?
说合肥是“大县城”的,有客观的描述成分的,成为安徽省会之前的合肥不到10万人,可不就是个“大县城”?论城市规模,在全省也就在4、5位。但如果是因为被合肥超越而不服气,甚至冒“酸”,那就不应该了。一个城市的兴衰,肯定要受到政治、军事、经济等因素以及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水路时代安徽,经济发展的重心自然在沿江,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太大了;而火车时代的安徽,铁路交汇处的蚌埠等自然得到青睐;那么,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时代的安徽,合肥的条件则是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皖省之中”,伟人准确地把眼光望向未来安徽发展最佳空间的合肥,不止是只有政治因素的考量。如果非得要认为曾经的政治中心就一定是现在的政治中心的话,合肥在宋代就是淮西路的路治,这可不就是一级政区的治所。只不过明代因为特殊的原因,一级政区治所设到了今天的南京,加上后来的战争,合肥才慢慢衰落下去。
当然,作为省府的合肥,如今的发展无疑是得到省里的大力支持的。不过我要说的是,这既是省府的特殊地位,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的经济扶持重点是沿海、沿边,安徽不临海、不靠“边”,安徽被拉大了差距;改革开放深入后,发展起来的周边大城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人才产生的“虹吸”效应,极有可能成为人才和经济方面难以翻身的“洼地”!一些原本条件优越的沿海城市尚且在艰难求存,安徽内陆的各座城市哪座能有抗“虹吸”能力?所以,凭着国家政策的有意倾斜,凭着全省的大力支持,凭着那几任执政人的大胆“赌博”,合肥争来了“米”字形高铁枢纽的极佳区位优势,利用了自己虽然“不东不西”、但又能“承东启西”“联结东西”的有利位置,才好不容易在南京的身旁稳住了脚跟,在长三角的“咖啡桌边”得到了一个和它们一起“喝咖啡”的机会,这实在是一个值得称赞的成就,为什么要被“贬”、被“喷”呢?
更何况,合肥一直强调,“合”不是“合并”,不是“合”而“肥”己,而是“合作”,是求共赢下的扬长避短、合理分工,是积点家底再图后发的“打基础”,也是借鉴了国家培育“先发”、再“先发”带“后发”的策略。君不见,合肥在起跑伊始就在谋划着合六、合淮的同城发展,之后努力建立“合肥都市圈”,而今天,借着“科技城”这一国家政策的支持,合肥又在做合蚌、合芜、合安的合作发展的规划。有人会说,这是合肥在“跑马圈地”。但认真想一想,如果不是“双赢”的合作,大家能坐到一起来吗?更何况,“跑马圈地”需土地毗邻,合肥与阜阳的合作共建可不是用“跑马圈地”能解释得了的。
好在合肥并没有被这些略带情绪的话语影响,在坚定地走着更大的合作共赢的正确道路。试想,如果合肥在未来能与南京都市圈合作,建成“合宁双联都市圈”,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那么,在长三角都市圈将会有更加举足轻重的支柱作用。还有,合肥发挥自己身处长江中游经济圈、中原经济圈、海峡西岸经济圈、山东经济圈之间的优势,与南昌、武汉、长沙、郑州、济南、福州加强合作,合肥的前景更加不可限量!
合肥追求的正是“合而肥之”的大格局、大境界!
顺便说一句,合肥在解放后的规范统一时之所以选择“合肥”,还有一个原因——“避让”已因“泸州老窖”酒名声在外的泸州。看看现在还有不少人把“庐州”与“泸州”混淆,你该佩服合肥的“远见”和“胸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