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渤海湾海鱼,认识4种算你厉害,最后一种有“海中鹅肝”之称

美丽的渤海湾,是个大聚宝盆,各种海鱼味道鲜美,加之谐音“年年有余”,深受周边人民喜爱。然而,由于渤海湾各种海鱼种类有很多,所以即使你是水产市场里的常客,以下这10种海货,你也未必都认识。图为河北一家博物馆的海洋展馆。

赤魟,俗称洋鱼、劳板鱼,有的地方称黄鲼、黄鲂,尾部细长如鞭,有毒腺,被蜇后引起剧烈肿痛。赤魟不仅可食用,还有一定药用价值,有补气功效。

黄颡鱼,也有嘎牙子、黄腊丁、黄鳍鱼、昂刺鱼等的,因其会发出“嘎嘎”的声音,故而得名。黄颡鱼常见于淡水,其实海水中也能看到它的身影。黄颡鱼肉质鲜美,少刺,煮汤味道更佳。

狼鰕虎鱼,听名字就知道这种鱼很凶猛。其实,它不只看着凶,本性也真的很凶猛,以小鱼小虾为食,当然了,有时碰到大鱼,它也敢去咬几口。但它优质鲜美,是沿海居民的一道美味,主要做法是把鱼煎得酥脆,然后加上切成细条状的萝卜干,再加一点干沙茶干煸,据说那种美妙滋味,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

马面鱼,学名为绿鳍马面鲀,俗名橡皮鱼、剥皮鱼。鱼肉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大众化食品。它仅次于带鱼,是我国第二位的海洋经济鱼类。

绵鳚,也叫“鲇光鱼”“傻鲇光”“傻楞巴”,是底层鱼。皮肤呈灰色或灰背腹黄色,体形似胡萝卜,头大而扁,略似淡水鲇鱼,嘴大但无须。一般天然鱼一龄有15--20厘米,一龄以上可到30厘米。

石鲽鱼,又叫石夹鱼、石浆子鱼,其背部长有数块石骨,硬如老茧而得名。石鲽鱼肉质白细味美、入口滑嫩,是沿海一带人们餐桌上常见的美食,吃过一次会想第二次,这种鱼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佳品。

眼斑拟石首鱼,又名红拟石首鱼、红鼓鱼、黑斑红鲈、斑点尾鲈等,属鲈形目。体呈纺缍形,外形与国产大黄鱼相近,成鱼腹部以上体色微红,幼鱼尾柄基部上方有1—4个圆形黑斑,尾鳍边缘呈蓝色。 为广温广盐、溯河性鱼类。

真鲷,又叫加吉鱼、红加吉、大头鱼等,有些地区还叫海鲫鱼,上海地区俗称其为铜盆鱼,广东南澳及潮州一带则称之为赤鯮。真鲷体型侧扁,呈长椭圆形,一般体长15-50厘米、体重300-1000克,其寿命较长,最长寿者可达30岁、长1米。

竹荚鱼,又叫刺鲅鱼,属鲈形目,其体成纺锤形,侧扁,侧线上全披棱鳞,棱鳞高而强,形如用竹板编制的组合隆起荚,竹荚鱼由此得名。这种鱼为中上层洄游性鱼类,游泳迅速,喜欢结群聚集,有趋光特性。日本料理中,经常会用到这种鱼。

鮟鱇鱼,长相丑陋,有又叫海鬼鱼、蛤蟆鱼、老头鱼等。其实,鮟鱇鱼虽然长相恐怖,可是它的营养却十分丰富,肉质富含胶质。安康鱼肝味道鲜美,因此也被称为“海中鹅肝”。

限时免费,仅此一次

拒绝烂知识,学习真正科学思维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