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借景”原理,丰富语文课堂

典型的中国园林大多会采用“借景”的方式来增加园林的景致。所谓“借景”就是在建造园林时,充分利用周边的景物,使周边的景物恰到好处地融入园林之中,仿佛是园林本身就拥有的一处景观。如北京的颐和园就借用了白塔这一景致,站在颐和园的深处向外眺望,白塔仿佛就在园中。这就使颐和园凭空就多出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此外扬州的瘦西湖也借用了远山上的寺塔,使瘦西湖多出了几分秀丽。

其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也能通过“借景”达到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进程的目的。
借“音乐、绘画”。通过音乐能营造出一种很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笔者在讲授苏轼的《赤壁赋》时便选用了古琴曲《春江花月夜》,让学生先在琴声中领略那一种空灵以及喜悲交错杂揉的意境,再把他们引入苏东坡那矛盾、复杂的思想与精神,取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绘画有一种直观的效果,在课堂中插入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绘画作品能有效地打通课堂阻塞处,推进课堂进程。笔者在讲授诗歌的表现手法时,学生对什么是虚实相生一直不得要领。这时我给学生投影了一幅齐白石先生的关于虾的画作,让他们分析这幅画的特点。学生们得出这样的结论:画中虽没画水,但虾却活灵活现,如在水中嬉戏一般。由此我给他们作了一个总结: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正因为此,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常用到虚实相生的手法。虚与实两者辨证统一就形成了艺术的美。”这样终于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虚实相生,课堂进程也就畅行无阻了。
借“影视作品”。影视作品有直观的表现效果和多样而活泼的表现手法,向来都受学生的欢迎。把影视作品带入课堂能直观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也能丰富课堂内容、激活课堂气氛,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曾选讲过余秋雨先生的作品《阳关雪》。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盛极一时的阳关会最终颓废坍塌,笔者就选用了韩国影片《战士》中的几段有关沙漠作战的场面来对其没落的原因进行阐述,由于影片具有的直观效果,学生一般都能较好地在影片内容的帮助下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再如在讲授老舍先生的《茶馆》时笔者让学生观看了影片《茶馆》,并让他们就文本与影片刻画人物方式的异同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学生对当时的背景及人物悲剧命运形成根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借“相关学科”。“不识庐山真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解读文本时我们总是沉浸在语文固有的思维中不能摆脱。这种固定的思维方式不仅会让学生难以理解文本,有时甚至会阻滞整个课堂进程。这时我们如能“跳出三界外”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就有可能让学生豁然开朗,甚至会产生顿悟的效果。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我借数学集合的原理设了一个板书,使学生深入而清楚地领会了文章的深层意蕴。
附板书:
(说明:别里科夫是一个大套子,其中又包括了思想之套、语言之套、生活习惯之套等几个小套子。而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又是一个更大的套子,它套住了像别里科夫这样的人,也套住了华连卡姐弟一样的人。华连卡姐弟这一类人与别里科夫这一类人形成尖锐的冲突,并想最终突破沙皇统治这个大套子)
借“相关诗文”。任何一种阅读总是在一定经验基础上进行的,这些经验是学生和教师在过去的阅读经历中积淀下来的。充分借用这些曾经阅读过的文章可以对解读新文本有较好的铺垫和印证作用。“相关诗文”可以是以前阅读过的课内文章,也可是曾经阅读过的课外读物。如,在讲授巴金先生的《灯》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灯的象征意义,特别是文中“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这一段的内容。笔者就借用了弗·柯罗连科的《灯光》中的几句话加以阐明:“在如磐的黑夜里,灯光的特点就是不断战胜黑暗,时隐时现,给人以希望,促你前进……但是生活仍然在阴霾的两岸之间奔流……但是,毕竟……毕竟前方——光明在召唤!”由此,学生就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了灯光在文中具有 “希望、动力、鼓舞”的象征义。再如在教学柳永的《雨霖铃》时,赏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时,学生对“寒蝉”的用意不甚明了,课堂进程被迫停顿。于是笔者便引导学生回忆了初唐诗人虞世南《蝉》中的“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及骆宾王《在狱咏蝉》中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让他们明白了秋蝉在文学中独有的象征意蕴以及写秋蝉就是为了渲染一种“凄凄重凄凄”的悲凉意境来突显出作者心中离别之苦。这样课堂又得以顺利地进行下去了。
可见,采用中国园林艺术的“借景”不仅可以丰富课堂内涵、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进程显得有条不紊而张弛有度,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