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水法开新章——画家王奇寅作品欣赏
王奇寅
1964年生于江苏海安
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
新水墨书画院院长
清华大学书画高研班导师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江苏美协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艺术评论】
王奇寅:但以水法开新章
文|王平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报》社长
渍墨法在当代水墨绘画的创作中,更多画家是在画面局部的塑造上有所涉及,但类似王奇寅在创作中明确地去强调渍墨法的艺术家极为罕见。渍墨法的难点在于对水的控制,即是要求画家善于利用水与墨相互撞击和流淌之后,在宣纸上自然留下特殊的边缘与轮廓。虽然偶然为之多有天趣,但在王奇寅的作品中,往往是通过渍墨法来描绘物象的造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审美品位和视觉效果。
尽管在花鸟绘画中对于造型的要求不像人物绘画中那么精准,但王奇寅能够用渍墨法将物象塑造得真实而生动,仍有很大的难度。例如在《柳枝轻摇一江春》《霜后暖天》《玉树临风》等众多作品中,他以渍墨法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高贵、纯洁的天鹅形象,并且在透明而温润墨色变化中形成了一种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感,使得王奇寅的花鸟画作品形成了独具个性的艺术面貌。
王奇寅创作了许多泼彩法与泼墨法结合的花鸟画作品,尤其是以荷花为创作主体。例如在作品《留香暗袭人》中,他先通过泼墨法的形式来建构画面,然后将泼墨法和渍墨法结合使用,最后再在局部的塑造中运用书法线条进行勾勒,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绘画语言。再如作品《秋雨》也是一幅非常精彩的泼彩绘画,其中设色雅正,清澈明亮。一方面在向日葵的形象塑造上运用了渍墨法来表现虚实变化,另一方面在叶片的表现中采用了泼墨法,既使得叶片的形象非常概括,也在泼墨法与渍墨法的结合中让画面具有了一定的浑厚感。同时在作品《古人咏荷诗意》中,荷叶的塑造是通过泼墨法与渍墨法的结合来表现,而在荷花的描绘中又将渍墨法与破墨法结合起来加以塑造。而在作品《融融春色》中,王奇寅借助于水的流动性,将泼墨法、破墨法和泼彩法融合使用,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唯美画面,所以说,他在花鸟画创作中建构画面的语言方式来非常独特。
整体来讲,王奇寅的花鸟画作品是以水法和墨法的结合,形成了丰富而多样的个性语言。例如在作品《瑞雪图》中,他借用了一些特殊的材料来强调客观的自然物象,同时又不失中国水墨绘画本身的韵味与旋律,说明王奇寅在创作实践中的强调与弱化之间的关系把握地恰到好处,而且他将色彩使用与渍墨法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绚丽而透明的独特样式。
以水法为基础运墨和运色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语言,而王奇寅在花鸟画的创作中重点把水法突出出来,从而彰显了他在绘画技法上的独创性。例如在作品《雨竹诗意四条屏》中,在泼墨法、破墨法、渍墨法以及泼彩法的使用中,做到了淡中见厚、浓中见重的艺术效果。另外,王奇寅在花鸟画创作中体现了多样的可能性思考,例如在作品《花开平安图》中,他将渍墨法和泼彩法结合起来,形成渍色的视觉感受,从而对氛围的营造和主题的强化起到了巨大作用。再如从作品《昨日芳华——宋美龄》中可以看到他具有深厚的书法造诣,由于绘画中追求水法的运用,也导致了线性因素比较式弱,但他以楷书题写跋文,起到了弥补线性因素的不足,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精致和舒适。另外从《最难风雨故人来——吴冠中》《金梦》《金狐》《七彩云霞绘锦绣》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出王奇寅具有综合性的绘画能力,这也是他能够在绘画中进行如此多水法试验的根基和前提。
王奇寅在坚持渍墨法的路径也在积极探索求变,如在作品《静》中是有意识地将荷花的形态呈现了一种照相机慢拍式的艺术效果,而且在边缘上施以浓墨刷成的带有构成性的背景。再如在作品《晨霜》中,他又追求以诗意建构画面,在明确的在灰色调中寻求意境的丰富,让两只鸟雀的呼应呈现出自然生活的诗情画意。而且在作品《淡然》中,以淡然的墨色体现了纯粹而绚丽的灵动之美,使得画面中形成了梦幻性的情境和流动性的生命蕴意。从这些作品中都可以看出王奇寅在求变中做出的许多思考与尝试。
另外,王奇寅的墨彩运用可以分解出多重层间的变化,使得画面具有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在作品《双清图》《一鹭莲升》中,以色间的多样变化让画面显得十分干净和纯粹,在从单纯的表现中做到了内在境界的丰富。因此,从整体上来说,王奇寅是以水法开辟了花鸟绘画的新篇章,而且随着他进一步地深入和升华,会让花鸟绘画更加具有单纯的意境美感,更加具有主观的情感流露,更加具有偶然性的视觉审美体验。
【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