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峄山谁所为?
古邾初疆及都邑迁徙考 (三)
尽管《公羊传》唐徐彦疏谓:“《公羊传》以邾娄为大国,仅次于齐、鲁。”《毂梁传·文公十四年》则称邾国为“千乘之国”。但相比之下,力量远比鲁国弱小,邾国常受鲁国侵掠。《左传》载:哀公七年“鲁师入邾,邾人保于绎”。邾国也曾在反击鲁国的侵略中,“获僖公胄,悬诸鱼门”。不仅黎民百姓蒙受苦难,而且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遂有“三迁”之举。从史书记载看,邾国亦称邾娄国,早时定都于訾娄(陬)。二迁于句绎,但无险可守,为趋利避害,又三迁于峄山之阳。《左传》载:鲁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公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君,以利民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公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但邾文公所迁之绎,还不是今峄山之阳。为什么这样说呢?
邾文公死后的第二年,即鲁文公十四年秋,晋派郤克率数百乘战车护送邾公子捷菑经宋、郑、滕、薛回邾国与邾定公矍且争夺君位,至邾都城才被婉拒而归,所以未果。(《谷梁传·文公》“十有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晋人纳捷菑于邾。弗克纳。是郤克也,其曰人何也?微之也。何为微之也?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夐(xiong,远)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
试想如果邾文公生前已迁往峄山,为什么晋师去邾都竟舍近求远向东绕到薛地?如果邾文公生前未完成迁都,按照今天官方“自任(邾瑕)迁峄山”的说法,当时晋师更不应该舍近求远到薛,而应该从卫或宋直达任(邾瑕)。晋师去薛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时邾定公所在的邾国都城实际上仍在薛国以北、峄山之东的邾国某地。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九·句 》说,“邾文公迁于句绎,后氏焉”。邾文公迁绎实际是迁往句绎。这也佐证邾文公所迁之绎,并不在今天峄山一带,而应在古薛北地区的凤凰山连青山一带。宋代《路史》称:番, 邾国也。汉县,属鲁国。一作鄱、邰,位于今滕县东北。这或许就是春秋时邾文公迁绎的具体地点。
关于句绎的位置。《左传·哀公二年》“春王二月,季孙斯、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帅师伐邾,取漷东田及沂西田。癸巳,叔孙州仇、仲孙何忌及邾子盟于句绎”。当时句绎还属于邾国。《左传·哀公十四年》“春,小邾射以句绎来奔”。可见后来句绎已属小邾。小邾位于今枣庄市北部山亭区一带,其位置正在薛北地区。这与晋人纳捷菑路线吻合。也就是说,前614年邾文公并非迁往峄山,而是自訾娄(陬)迁往绎地,具体地点在句绎。直至鲁宣公十年(前598)秋,鲁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左传·宣公》秋,……。公孙归父帅师伐邾,取绎。……冬,子家如齐,伐邾故也”),此“绎”实际还不是峄山,而是句绎(今滕县安上村)一带,邾国都城实际还没有迁到峄山。就是说,邾文公迁绎后,邾国都邑还一直在邹东绎地。《尔雅·释山》说“属者,峄。独者,蜀。”《尔雅注疏》云:“言山形相连属,络绎然不绝者名绎”。连青山本意就是古“绎”的标准含义。邾文公迁于绎实际就是从訾娄(今凤凰山前)迁往绎(今连青山前一带),可见春秋时的绎还不是后来的峄山。有人将今天的峄山与《尚书》绎阳孤桐之绎硬扯,是没有道理的。(作者:刘召琢)
古典所载晋国干涉邾国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