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那些抓知了猴的夏日
又到知了猴上树的季节!
前段时间,我说知了猴快出来了,让小朋友画知了猴上树,结果小朋友画成这样,这是在她心中的知了猴。
知了猴,即蝉的幼虫,我们老家叫它们姐六猴子。一说起姐六猴子,很多抓过和吃过它们的小伙伴,甚至老伙伴,都禁不住会两眼放光,双手发痒,恨不能面前立马出现树林一片,大树一颗,上面爬满姐六猴子,继而喷香的味道浸入心田,挑逗着这些吃货们的每一根味蕾神经。
我也是其中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
小时候,或者说我们的祖祖辈辈,因为物质匮乏,很少能吃到猪牛羊肉,知了猴、蚂蚱、土鳖子、蝎子、蜂蛹、小鱼小虾等等,都会爬上餐桌,填补肉食的空缺。那时候人穷,但是时间多,所以对于抓这些小东西,大家有着共同的记忆!
那时候的吃货不像现在只管吃不动手的纯吃货,自己不动手,还想吃,没门,除非你家里其他人会抓给你吃,但是这可是花费时间的纯手工活,多一双手就能多抓点,所以袖手旁观的吃货不多。闲暇时候,一家人除了母亲不去抓之外,其他人都会出动。
一场大雨过后,大人们也因为雨天不干农活而得空,全家总动员,一溜烟的跑向村北的杨树林,有些人是冒雨跑去。经过雨水浇灌,本来要等待晚上爬出来的知了猴们,因为自己留的小洞口进水,不得不提前出来,出来之后赶紧往树上爬,不管爬的快的还是不快的,只要碰到正在搜寻它们的吃货们,都逃脱不了被抓的命运。
正常知了猴出窝时节,也是麦子割好要脱粒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麦场里摔麦子、晒麦子,最早的时候不管割麦子还是打麦粒,都是纯手动,后来才有滚子机和割麦机,我们小时候还是纯手动,因此,整个麦收季节比较长。
白天和父母帮忙,下午快收工的时候,小伙伴们便约在一起,先去西河里洗个澡,洗掉白天沾染麦子的毛刺刺的感觉,赶在天黑之前上岸,带着事先准备好的手电筒,往北河的杨树林出发。
到达目的地后,天还没完全黑,刚开始手电筒还派不上用场,早出来的知了猴有的爬树一米高了。找知了猴不仅要眼疾手快还要腿脚遛,老远就看见树上一个黑黑的猴儿,嘴上先喊“我的”,然后一溜烟狂奔过去,抓下来就往塑料袋或者小筒里放,来不及嘚瑟自己的战绩,赶紧寻找下一个目标。
小树林群魔乱舞,吆喝声一片,当时应该啥表情和动作都有,但大家都顾不得彼此的动作和表情,完全沉浸在的淘金式找知了猴的热情之中。
天色完全黑下来之后,手电筒就派上用场了,刚开始的那股疯狂急切也随之而去,大家都安静下来,凝神静气,用手电筒一棵树一棵树的从下往上扫射,发现之后,也是静悄悄的装进袋里,继续扫其他树。
有时候,一棵树上会发现不止一个,内心的狂喜会一下子被提到嗓子眼,那种感觉太美妙了。
当然也有照到知了猴皮的时候,大部分猴皮都是爬的比较高的知了猴脱掉的,用杆子打下来一看,空壳,内心难逃一阵唏嘘,不过,没事,正常现象,继续寻找下一个目标。
像下图这样的,如果白天的话,一看就是猴皮,空空的没有质感,整个躯干干了吧唧的,仔细看,背部还有一道开口,而没破壳的知了猴是完全相反的感觉,实实的,油亮亮的,很有动感。
一直照到晚上9点钟左右,大家结伴而回,一般都对自己照了多少知了猴大概有个计数,先彼此关心一下别人照了多少,然后说说笑笑回家。到家之后,父母刚忙活完,正吃饭或者刚吃过,然后把知了猴放盆里,再吃饭。饭桌上有可能还有早上没吃完的知了猴,晚上清光,第二天再做新的。
知了猴的吃法,也多种多样,但是小时候,我们最常吃的还是把知了猴洗干净,放花椒大蒜一起剁碎,然后打上几个鸡蛋,下油锅煎成饼吃,刚出锅的软酥可口,卷在我们山东特有的煎饼里吃,喷香喷香滴,彼时的味道胜过长大后吃的所有的山珍海味。
除了抓知了猴,粘知了也是件耐人回味的超有趣味的事情。
小规模粘知了,只需抓一把麦子放进嘴里嚼碎,吐掉白汁,一直嚼到筋道的面筋的感觉,拿出来放水里再反复洗几次,一小块面筋就出来了。趁面筋还是湿的时候放到提前准备好的竹竿或者木头竿子尖尖的顶部,一般顶部需要用棉线多缠几圈,防止面筋脱落或者被蝉翼带走。
嚼面筋的一般都是小打小闹,粘着玩,就一块面筋,粘不了几个,面筋就被炎炎烈日给烤干了。
有经验的粘知了能手,都是自己动手洗面筋,趁大人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到自家面缸里挖点白面,先和好一团面,然后放水里一层层的洗,洗掉白色汁水,直到洗清水为止,一坨筋道的面筋就出来了,赶紧装进事先准备的塑料袋里,带上长竿,伴着炎炎烈日,一头扎进树林里。
为什么要偷偷洗面筋呢?因为一般大人是不支持孩子去粘知了的,一是浪费白面,一大团面才能洗一小块面筋;二是天太热,怕孩子热,粘知了的时候越热好粘,天凉快的时候知了飞的高,竿子还没碰到就会飞走,天热的时候知了叫得凶,还会边叫边往下退,这时候就比较好粘,有时候戳几下都还不飞;三是知了太老不好吃,皮太多,没有知了幼虫好吃。
其实,粘知了的人,也不是为了吃知了,因为相比起知了猴,知了确实不好吃,感觉全身都是皮,比较硬,那粘知了的人,更多的为了乐趣。当你花上一上午的时间穿梭在树林里,仰着头一个一个把知了粘下来,那种成就感,的确很难用言语去表达,就像喜欢钓鱼的人不一定喜欢吃鱼一样。
去年夏天,有幸在上海诸翟公园里找到一个知了猴窝,成功破窝抓获一只知了猴,重温了一下小时候发现知了猴窝的兴奋。
不经意在公园大柳树下发现一个小洞,正值知了猴出窝的季节,小时候无数次扒知了猴窝的经验让我觉得这应该就是知了猴窝,洞口很小,边缘很薄,而且极不规则,毛毛刺刺,就是知了猴用它前两个大钳子挖开的,等待天黑就可以破洞而出。
上面的小洞眼,随便用手指一挖,就能把洞口挖开,因为边缘已经极薄,知了猴为了保护自己只留一个小口。挖开之后,已经隐约可以见知了猴藏在里面。
继续挖周边,尽量不要惊动知了猴,大到手指可以从侧边伸进去的时候,就可以把知了猴给掏出来。有时候,如果知了猴洞口太干太硬,不好挖的时候,很容易惊动知了猴,导致它掉回深深的窝内,用手就掏不到了,这时候,一般我们都会用个小细棍插到洞里,然后往洞内灌水,不一会,知了猴就会自动沿着小棍子爬出来,这和大雨过后知了猴爬出洞是一个原理,知了猴怕水淹。
刚掏出来的知了猴,满身都是泥巴。我们老家是杨树林,沙土地,挖起来会省事不少,出土的知了猴也会干净很多。
下面这个是刚刚挖过的洞口
这个大洞洞和最上面小洞洞比较,就知道这个是自然破土而出的知了猴留下的洞口,大而扩,直愣愣的没有丝毫隐藏的痕迹。如果不注意用手抠一下,有可能会摸到软软的小蛤蟆,运气不好的还可能挖碰到蛇。
虽然见过无数次知了猴和知了,小时候经常临睡觉前,放个知了猴到蚊帐上,第二天早晨再看的时候就变成知了了,至于怎么变的,还真没见识过。直到近两年,才第一次完完整整的目睹围观了知了猴蜕皮的全过程,很惊艳,也很惊讶。
这是朋友圈当时的记录
三年前在老家的一个夏日晚上,捡到一个知了猴,拿回家放在简易鞋柜上,因为外层是网布,所以很适合知了猴抓住前行,静静的等待知了猴蜕皮。知了猴爬到一定高度就没在动,过去看了几次,都没动静,直到22点47分再去看的时候,半个身子已经裂开来了。
身子抖动出来后,把爪子和翅膀拉出来,身体用力后仰,除了本身的力气,还用了一定的身体重量惯性,尽量把下面的身子多拉出来一点。
最后只剩尾部还连在猴皮上
身体不再后仰,往相反的方向用力前倾,用前面两个大钳子抓住知了猴皮,抓稳之后,用力把尾部从壳里拽出来。
经过一番独立挣扎,整个身体全部出来,体量比皮长多了,嫩嫩的,翅膀还是皱皱的,没有展开,只留空壳在爪子下面,就这样停留了一会,为的是把翅膀晾干,为展翅高飞积蓄力量。
翅膀慢慢舒展变大,变薄。
直至完全舒展开,才慢慢怕离自己的壳子,从露出半个身子到爬走,用了整整一个小时。
不禁感叹大自然造物主的神奇和魔力,每个物种都有其生存之道,每个物种活在世上都不容易,生命就是不断蜕变和向前的过程。
唯有人类,会经常回首过往,愿每个人都能在有知了猴和知了相伴的夏日,过得更丰富、更精彩,不输我们曾经有过的美好夏日。